第7章善用奇兵:出奇制胜的用兵方略
第7章善用奇兵:出奇制胜的用兵方略
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破任城暗渡陈仓的意思是进行正面佯攻,利用敌方已决定固守的时机,暗地里悄俏迂回到敌人后方偷袭,出奇制胜。
曹操征缴黄巾军的时候。有一次,他的人马把张燕、唐周的黄巾军围困在任城城内,准备调集强兵悍将,将对手一举歼灭。没想到这块骨头,咬得住,可惜咽不下,卡在喉咙里,反倒让曹操骑虎难下了。
黄巾军的军师唐周对张燕说:“任城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再加上我方粮草储备丰富,兵多将广,9万大军,丝毫未损。曹操虽有10万大军,势力与我们不相上下,就算把我们团团围住,也奈何我们不得。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拖垮对方。等到数月之后,他们的给养难以为继,到那时,他们就会士气低落,毫无斗志。我们趁机再杀将出去,一定能大获全胜。”
张燕非常赞同这一建议。于是,传令将士,严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战,违令者军法处置。曹操兴师动众,大兵远道而来,苦战十几天,不仅没有攻破城地,反而损兵折将,死伤无数。张燕、唐周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得意,不由得暗自佩服自己的妙计。一天,唐周正在品茶读书,忽然有人来报,说:“曹操的大队人马正在运土填河,不知曹操这奸贼又在搞什么诡计?”
唐周听后大为吃惊,顾不得多想,急忙邀了张燕亲自到北城墙上查看,果然见那曹兵三五成群,挑担提筐,把黄土填进护城河里。只是护城河水流很急,一筐土倒进去,马上便被冲得无影无踪。曹兵虽然众多,却是毫无成效。
唐周笑着说:“精卫填海,无济于事。”然后附在张燕耳边言语一番。张燕闻听后大喜,连称“妙计,妙计”。到了深夜,张燕挑选数十名善水的的兵卒,悄悄从城墙顺绳向下,手持挠钩,潜入河中,把刚刚填进去的新土,用挠钩一搭,纷纷坠下,顺水流走。霎时,曹兵白日所费心力全部付之流水了。次日一早,二人再登城观看,果见河床如旧,那曹兵又如昨日,往来担土,亦如昨日。唐周冷冷一笑道:“曹操就是把泰山搬来,又有何用?我们只管养精蓄锐,准备出城破敌便是了!”如此一连数日,曹兵白天填上,黄巾军晚上就把它扒开。这样一来,曹兵只是白费了许多力气,对护城河没有一丝影响。
这一日,曹操亲临护城河边,面容严肃,亲自擂鼓助威,令军卒涉水过河。张燕急令部下放箭,曹兵倒下几个,余者纷纷退回。曹操无奈,只得下令停止进攻,仍让士卒担土填河。唐周笑道:“曹贼计穷。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谁知到了半夜,唐周却被满城杀声惊醒。亲兵来报,说曹兵已经入城。唐周不相信,难道曹兵长了翅膀不成?急忙提了佩剑,出来一看,果见曹兵正从南城如潮水般涌来,担枪持戟,呐喊震天,灯笼火把,照得全城白昼一般。
原来,数日来的担土填河、是涉水攻城,不过是曹操在明修栈道,麻痹黄巾军罢了,目的是使其防备懈怠。曹操却暗渡陈仓,命进攻南城的曹仁的部下每人备谷草一束。待至半夜三更,便挑选几个善水的官兵,潜入护城河内,把一根根竹竿、木棒,横七竖八地胡乱插在护城河中;又令军卒从南城上游,把谷草连续抛下。谷草顺水漂流,被竹竿、木棒阻挡住,霎时便筑起一道浮桥。曹操令许褚、典韦的500军士,悄无声息地跨过浮桥,架起云梯,爬上城头。
黄巾守城官兵睡梦正甜,灾祸降至而浑然不觉,一时如砍瓜切菜,被杀得一干二净。许褚、典韦占了南城,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曹仁大队人马一涌而入,呐喊厮杀,向北推进。此时张燕还在衙中酣睡,听说南城被陷,曹军入城,知道大势已去,急忙出衙上马,带了部下亲兵,打开北门,放下吊桥,冲出城来。众军将见主将离去,果然是兵败如山倒,一齐弃城而逃。曹操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什,一举攻破了任城。
曹操知道敌军城厚壕深,粮草充足,一时难以攻下,而自己远道而来,若与敌军相持,自己粮草战线太长,于己不利。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一面迷惑敌人,一面为最终的战斗做准备,最终一蹴而就。
曹操为什么在明知硬攻无法攻破城池的情况下,仍然让少量军士攻伐不止呢?况且暗渡陈仓的计策也在井井有条地进行中,这样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了?其实不然,要不是正面攻城以分散敌军注意力,暗渡陈仓之计必然令人生疑。所以,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暗渡陈仓,须有明修栈道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这就是为什么一向以熟读兵法著称的曹操,也会出正面攻城这样的“昏招”的原因。
二浑水摸鱼曹操妙计方出逃
浑水摸鱼的原意是将水搅混,使鱼看不清去向,再趁势将鱼捉住。后来人们就把它演变为利用对手混乱迷惘,毫无主见之机,从中渔利的谋略,运用于军事,就是一种乱中取胜的计谋。
浑水摸鱼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形势已是“混水”,这时只要抓住时机,趁机“摸鱼”就行了;另一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精心谋划。因为客观上形势还比较明朗,还是“清水”,不好下手。这时需要主动把“清水”搅浑,然后趁机“摸鱼”。多用于后者。
浑水摸鱼,是利用混乱时机,趁机摆脱困境的一种技巧。曹操一生经历大小战事无数,也曾数次历险,幸亏曹操有急智,每每化险为夷。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第二次东征讨伐陶谦。大军进入徐州后,吕布钻了一个空子,乘曹操后方空虚之机,率兵占领了濮阳。曹操听说之后,只得急忙回师濮阳。来到濮阳城外后,城中有一位田姓的大户,给曹操送来封密信,信中说:“吕布进城后,烧系掠夺,残暴不仁,老百姓非常痛恨,请曹公今夜攻城,本人愿作内应。”还约定了攻城的暗号。曹操见信后非常高兴,认为上天要助他灭吕布。
晚上,曹操带着人马悄悄靠近濮阳城。到了约定时间,果然顺利进入城中。哪知田氏与曹操联络之事早已被吕布知晓。吕布将计就计,在城内设下埋伏,准备伏击曹操。曹操的兵马一直冲到城中心,竟没有遇见一个人。曹操何等聪明,知道中计了,心中叫苦不迭。慌忙拨马退兵,企图逃出城去。可为时巳晚,只听一声炮响,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燃起冲天大火,各处伏兵一齐冲杀过来,曹操一行兵马全被冲散,各自逃命去了。
曹操单人独骑急忙向东城门冲杀,正行进时,火光中正撞见吕布跃马而来。曹操一看,知道难以躲避,便急中生智,索性放慢马步,低着头继续向前走。吕布赶到曹操跟前,手持方天画戟,敲着曹操的头盔,厉声问道:“曹操在哪里?”曹操半掩着脸,假装非常害怕,哆哆嗦嗦地随手一指说:“那边有个骑着黄马的人,他就是曹操。”吕布信以为真,催马疾驰而去,曹操乘机逃出城外。
天黑人杂,曹操用浑水摸鱼的手段死里逃生,算是保全了一条性命。其实,这不是他唯一的一次浑水摸鱼,他西征马超时,也曾有相似的经历。
曹操西征马超,不想被马超取了长安。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让曹洪、徐晃守潼关,谁知曹洪不堪忍受敌军骂阵,出关杀敌。不想中了敌人奸计,失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本要杀了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气势汹汹杀奔潼关,不想被马超杀得大败。
曹操慌忙回逃,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听后马上脱下红袍扔掉。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连忙用刀把胡子削去大半。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走了。后人有诗说:
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仓皇逃命,不想被马超追上。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幸好曹洪杀出,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乱,眼看不能抵挡。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于是重赏了曹洪。并收拾残部,命令各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曹操两次运用浑水摸鱼逃得性命,而且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混乱局势下,又逐个把军阀像抓鱼一般一一剪除,可谓浑水摸鱼的高手。
这样看来,浑水摸鱼即可攻,作为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相结合的手段。也可守,作为保全自身的逃生之计,不失为一个进退有余的绝妙计策。
三偷梁换柱诱敌出山歼敌军
偷梁换柱,原意指暗中偷换或抽去房屋的粱柱,房屋就会失去支撑而坍塌。其实质就是偷偷换掉事物的内容、本质,而只是保留外表蒙骗别人的做法,运用此计常常能收到一击必中的奇效。
曹操在任济南国相时,经过多方侦察,基本上掌握了济南王刘康在南面群山中秘密训练军队,阴谋篡位的证据。出于全盘考虑,曹操没有惊动他们,而是一直盘算怎样将叛军一举歼灭。手下将士、官员也说出了好几套方案,曹操都不是很满意。
这天他正在紧皱双眉,伏案沉思破敌之策。忽然,差役押了一个百姓模样的人走了进来,上前禀报说:“这个人非要进南山,说是去砍柴。我们见他言辞闪烁,神色可疑,所以押来相府,请国相亲自处置。”
曹操没有说话,而是上下打量了此人一番。只见他虽然一副普通百姓的打扮,却不似他们粗壮有力,眉宇间倒透出一丝狡黠。就断定他绝非普通百姓,有可能是联络叛军的人。
于是,目光中立刻露出一股凛然杀气,神情严肃地盯着那人,半晌不言不语。那人抬眼偷偷望了曹操一眼,见了曹操凛然正气、神情威严,不由心中一阵发毛,脸色顿时大变。他的手还不由自主,有意无意地去触摸衣服的下摆。曹操猛地一拍案几,怒喝道:“站起来!”
那人吓得一阵哆嗦,慌忙爬起身来。曹操回身从墙上抽出大刀,一步跨到那人面前,忽地伸出手去,抓住他的衣角,大刀一挥,哧地一声割了一块衣服下来,拿在手中,转身回到书案旁。那人吓得瘫在地上,口中连连哭求:“小人该死……国相爷饶命……我说实话……”
曹操并不去搭理他,而是把衣角抖开,见里面有一幅黄绫,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曹操见上面写着:赵虎、张豹二位将军,我们的行动一定要保密,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现在国相曹操又四处侦察,想寻找我们的蛛丝马迹,所以你们的行动一定要慎重,以免暴露行迹。什么时候采取行动,我再另行通知。
下面还盖着济南王的虎头金印。曹操看了一会,沉思良久,忽然眼光一亮,心生一计。只见他走到送信人前,厉声喝问道:“你究竟是何人?快说实话,方可饶你一命!”
“小人姓陆名元。”
“现居何职?”
“济南王府长史。”
“你去过南山吗?”
“没有。”
“真的没有?”
“小人不敢撒谎,真的没去过。以前常去的那人因犯了事被关押起来。事情又紧急,王爷才命我前去南山的。”
“你认识赵虎、张豹两人吗?”
“不认识。”
“真的?”
“小人不敢说谎!王爷从不让南山中的人入城,怕暴露了行动。”
曹操探明了虚实,就大喝一声:“押起来!”差役过来,给他戴上枷杠,关进了府衙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