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迹 - 农家锦绣路 - 凡间小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农家锦绣路 >

踪迹

踪迹

“原来是王夫人,失敬失敬。”李善长看到进来的小妇人,愣了一下赶紧上前行礼。苏小麦笑了下,“李老爷有礼了。”

两人各自行礼落座后,李善长捋了捋胡须,不解的道,“不知王夫人来有何贵干,可是哪里需要李家出力,只要王夫人提出来,李家必定鼎力相助。”

他大方直爽的道,看上去就让人有好感,若是只看他的言行,让人察觉不出丝毫不妥。

苏小麦赶来自然是做好了准备,她笑得真诚,“正是知道李老爷侠义心肠,小妇人才敢走这一趟,相比李老爷也知道边关情况不好,咱们宝安县本就名声在外,在戎人眼中更是块大肥肉,早就想扑上来咬一口了,往日没有机会都要绕来试试,这一次若边关战事真的起来,宝安县恐怕危矣。”

李善长立刻道,“确实如此,王夫人说的是,可是需要人手,李府不才,可以派出一百家丁,李某不才有些号召力,可给夫人组出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定会保宝安县平安。”

苏小麦笑容不变,摇摇头,“人手之事先不说,现在缺的是粮食,李府年年救灾,府中定有不少存量,加上李老爷手中的粮铺,若按照往年的量来算,当有两万余斤,素闻李老爷侠义心肠,小妇人才斗胆上门借粮,想来李老爷也愿意给这宝安县的百姓尽一份力吧。”

看着李善长有些惊愕的表情,苏小麦心里暗笑,一只由他拉起来的五百人队伍,谁知道这队伍最后是听官府的,还是听李善长的,一个弄不好,非但不是帮手,反而会成了敌人的助力,苏小麦自然不会答应。

但从李善长的话里,苏小麦也清楚这人手中有一批人手,在几百到一千之间,多余一千,李善长养不起,若是少了他刚才不会那么自信的脱口说组成五百人的队伍。

是的,现在苏小麦可以肯定李善长确实有问题,她天生对人的善恶敏感,尤其是别人对她的,所以哪怕刚才李善长表现的一直大方豪爽,她也没有错过对方偶尔流露的恶意。

她和李家素来没有来往,对方不该对她有恶意,更何况李善长对外向来都是有情有义的好人,若真如此,面对她这个县令夫人不该流露恶意,更不该说到组织人手时,那般从容镇定,仿若早有预备。

“这,夫人,这不是小事,且李府并t没有这么多存余。”李善长眼里闪过一抹幽光,神色有些局促,额头都因为紧张有些冒汗。

任何一个人拒绝苏小麦的要求都是没问题的,唯有李善长,他是大善人,他总是愿意帮助大家,曾经在灾年,逼迫当时的县令开仓放粮就是为了救人,甚至先开了自家的粮仓作为表率。

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大好人,所以他不能也不应该拒绝,当然若是拒绝了也不能说是错。

苏小麦笑了笑,“听说八年前,有位颇有风骨的县令在职期间,因为没有接到命令,不肯开仓放粮,被人打了一顿,毁了一双腿和一只手,那些难民怎么那么大的胆子,敢威逼朝廷命官,更何况当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其他县也是一样,却没人敢这么做,你说稀奇不稀奇。”

李善长眸子冷了一瞬,他自然听的清楚这是对他的敲打。但让他给出两万斤的粮食,不可能,他恨不能把城门打开,怎么愿意出粮食,让苏小麦他们对付自己人。

但他也清楚不给也不行,对方代表的是县令的面子,若是不给,他日后定会被找些麻烦,更何况提到那位县令,不是在警告自己吗,看来这位县令也不过如此。

他垂了垂眸,很快恢复了脸上的神情,“夫人,不是在下不愿意,实在是有心无力,我李府年年施粥做善事,家中的余粮确实不多,且粮铺的粮食前两天刚好和人说好,要卖给对方,在下不能言而无信。”

李善长无奈的作揖,表现的十分卑微,苏小麦侧身避开他的动作,笑了下,“我查过李府这些年的粮食,李老爷需要我一一说明吗,至于说和外人的交易,李老爷的信誉重要还是整个县里的百姓重要,亦或者李老爷可以把对方叫来,让县令和他好好谈谈。”

苏小麦现在的表现特别像是话本中的反派,李善长就是那被欺压的主角,可惜现实不是话本,李善长也不是什么被欺压的无奈之人,苏小麦更不觉得和一个有可能是奸细的人这么说话有什么不对。

确切的来说她今天来就是为了打草惊蛇的,毕竟不惊动蛇,怎么知道蛇窝在哪,蛇又准备做些什么。

当下放下了茶盏,对着还想说什么的李善长道,“对了,忘记告诉李老爷了,晚一会县中会发出告示,因为边关战事紧张,城门不准随意出入,还请李老爷见谅。”

李善长目光狠厉的看向苏小麦,他自从名声越来越大之后,外人对他都是客客气气,崇敬有加,何时有人胆敢这么对他说话,这般对待他。

那一瞬间李善长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哪怕他很快反应过来,收敛了神情,却发现对面的人对他刚才的意外似乎毫不在意,这让李善长开始怀疑,这位县令夫人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看着苏小麦走出去的背影,李善长脸上的神情彻底冷了下来,想到苏小麦的话,他神色越发狠厉,“原本还想再等一等,也免得有人察觉,既然如此不识擡举,那就死在这里吧。”他自言自语,很快就回身去安排事情。

苏小麦离开李府并没有走远,她身边跟着的是老家的人,叫孙武,名字英武,人却长得瘦弱,却是个盯梢的好手。

孙武转到了李府的角门旁,没多久就看到有李府的人往外走,他跟着对方前往了一处赌坊,赌坊中人来人往,气氛热闹,往往一个不注意,人就找不到了。

孙武看上去对赌坊好奇,跃跃欲试的看着各种赌具,看似在寻找喜欢的玩法,实际上死死的盯着那李府之人。

苏小麦并没有等太久,就等到了孙武的消息,知道对方是在赌坊接头,就知道中赌坊肯定是有李善长的人。

从知道李善长可能是个奸细后,苏小麦就一直奇怪,为什么抓起来的那些奸细从没有吐露出这个人,哪怕一个是硬骨头,还能各个都守口如瓶。

加之知道了豆腐王身上的问题,连夜审了这些人,才知道这些人只知道有人和他们暗中联系,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联系他们的人是谁。

连豆腐王都不知道,可想而知这人的谨慎程度,李善长更像是总领这些人,甚至是暗地里监视他们的,这样的人才是最不好察觉的。

若非瘸子夫妻的告知,苏小麦的试探,她还真不敢相信。但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之后,苏小麦也不得不佩服对方,正是因为对方名气大,来往的什么人都有,甚至没有和那些奸细,包括这次捉到牢里的豆腐王的女婿,也是戎人那边的三王子联系,他们才一直没有发觉异常。

一国的王子被抓,李善长都没有露出异样,这样的谨慎其他人怎么可能察觉得到,想来正是因为他动手的少,才会让瘸子夫妻认为就算是说出来也没人会相信,说不定还会引去杀身之祸。

这就像是草原中的狼,谨慎,狠辣,她今日的举动,绝对能让这人做些什么。

毕竟若是李善长什么都不做,他的东西就会成为朝廷的,说是借还不知道何时还,就算是不提这一点,李善长会在晋朝境内这么小心的经营自己的名声,不可能就只为了好听。

更多的可能是借着做生意的由头,收集晋朝的消息,给戎人收集物资,若他是个正经的生意人真正意义上的大好人,就会认同苏小麦的提议,若他是戎人的奸细,他定然不甘心给晋朝做了嫁衣。

苏小麦就是要看一看这个人到底是忠是奸,才好有下一步的动作。

原本她都想到若是李善长真的足够有忍性,忍下来或者等之后战争起来,宝安县被攻打时暗自做动作,那苏小麦除了着急也没有别的办法,总不能没有证据就说人家是戎人的奸细吧。

好在李善长没有苏小麦所想的那么能忍,当天就从赌坊出去了几个人,这些人去的地方很有意思,有找靠近城门的朋友喝酒的,有找靠近县衙的亲戚说话的,还有看上了粮仓附近的小寡妇的,总之出现的地点都有那么点不能言说的感觉。

看着这些人去的地方,苏小麦神色严肃了起来,她想到了他们会做的事,戎人手中有炸药,这东西查得严,能出现在那些奸细的手中,肯定是有人给的,但之前一直没有找到是谁给豆腐王的。

要不是这些炸药,那位三王子也不敢弄了个假身份就跑来了,正是因为有这东西,他们自信能攻打晋朝,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说起来也是苏小麦他们的运气好,审问过才知道真正不是豆腐王亲子的是那个嫁出去的女儿,那女孩是他们捡到的弃婴,刚好做了身份的掩护。

原本是能当个大用处的,毕竟对方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还一心觉得父母对自己好,谁知道命不好出嫁没多久就病死了,这才让三王子不得不冒险寻了个容貌相仿的冒充,没想到偏偏被记性好又认人的王五发现,不然这样的情况谁能察觉。

豆腐王说不知道是谁给他的火药,那最有可能的不就是李善长,身份上不会有人怀疑,若他真是奸细,有理由也有能力把火药弄出去,也是和肖重恩来往,也不会有人怀疑的身份。

若真的是他,那李善长手中难道会没有那东西,若是有,他现在会不用?

直到这时候苏小麦才想到对方一直隐隐的傲气,甚至不怕自己发现的底气是什么,一般人哪里会想到有人放了一次火药还会放第二次。

且谁又会怀疑自己的朋友,亲人会在自己的家里放这种要命的东西,苏小麦闭了闭眼,给孙武下了个命令。

之后那些正准备,或已经做了的人就被衙役抓了个现行,发现自家有这种东西的人也被吓得不轻,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这东西听衙役说了之后也知道这是真正要命的东西。

一个个恨得不行,根本没有包庇的意思,甚至有的当场和所谓的朋友断t绝了关系,这种要害死自己一家人的朋友他要不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