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
李善长
“咚咚,咚咚。”门口传来一阵阵的敲门声,院子里却没有丝毫动静,若不是知道这家里肯定有人,恐怕都要让人怀疑没人在家了。
王五看着没有一点动静的院子,有点着急,他想的有点多,担心这两口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毕竟是在这么紧要的时候。
“继续。”王皓透过门缝察觉到屋子角落微弱的烛光,对着王五道。
王五只好继续敲门,在周围的狗吠声接连响起,有些人家开始有了动静的时候,院子里终于有了声音。
“谁啊?”好半晌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众人面前的大门打开,露出一个佝偻的老婆婆。
“瘸子婶,是我。”王五尴尬的应了声,这大晚上一群人跑到人家家里,怎么看都有点不怀好意。
老婆婆擡起头,浑浊的目光在一群人身上打量,目光在苏小麦和王皓身上多停留了一会。
才颤巍巍的道,“是你啊,进来吧。”
王五还想着和受到惊吓的老人说一下身后人的身份,没想到根本没有开口的机会,只好跟着人往里走。
“婶子,这是咱们县里的县老爷和县令夫人。”王五还是多解释了一句,看到老婆婆不说话,这才闭上了嘴巴。
屋子里,瘸子叔缩在墙角,那里看的出来是他经常睡的地方,被褥脏兮兮的,配上瘸子有些不正常的模样,瘆人之余也让人觉得有些可怜。
苏小麦几人在屋子里坐下,老婆婆没有和他们说话的意思,连介绍一下瘸子叔的意思都没有,明显不乐意和他们打交道。
王五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正打算硬着头皮套近乎,眼角余光接受到王皓的示意,干脆跑过去试着和瘸子叔搭话。
“老婶子,你应该知道我们今天来是做什么的吧?”王皓直视着老人的眼睛。
老婆婆咳了一声,沙哑道,“县老爷擡举了,老婆子就是个给人浆洗的粗使婆子,哪会知道贵人是想干什么?”
苏小麦心中微动,按理说老两口是一起的,老爷子知道的事情,老太太不可能不知道,她现在却是这样说,就证明这县里还有漏网之余,说不定还是条大鱼。
正是知道着急两口子没有捉到最大的那一条鱼,这老人才会装糊涂。
刚好王皓也是这么想的,若是往常他肯定有信心慢慢的让老人开口告诉他们实情,或者说安排人找一找那条漏网之鱼。
可惜现在他们实在没有机会了,边关要不了三天定会打起来,已经发生了小股摩擦,不出明天消息就会传到县里,炸药的事情陈情那边若是不够及时,边关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这些他不可能告诉一个老太太,但他相信老人也不愿意盯了这么些年的大鱼溜走,当下道,“老人家可能还不知道,边关这段时间很紧张,过了明天宝安县的城门会定时开放。”
老婆婆身子顿了一下,直直的看着王皓,“我说了,县老爷就会信吗?”
王皓笑了笑,“我自会去查证消息的真实性。”
老婆婆没有吭声,一旁却传来瘸子叔的声音,“你说的是真的,边关要动?”
看到王皓肯定的点头,瘸子叔脸上神情变幻莫测,“老婆子还是说了吧,我没告诉你,这两天我发现他家里有异动。”
老婆婆还是有些犹豫,瘸子叔却没有纠结,“你不是一直好奇他们的消息,东西都是从哪里传出的吗?我告诉你是李大善人家,传言中最有义气,愿意在灾年打开自t家粮仓救人的李大善人,哈哈哈……。”
别说是王皓和苏小麦,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吃了一惊,李大善人谁不知道,这是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就是肖重恩还在的时候,也多次为了朋友,散去大笔家财就为了救朋友,灾年更不用说,是第一个施粥救人的。
可以说宝安县的人可以不知道县老爷是谁,却没有人不知道李大善人的,人人都说他是孟尝君在世,不少人都受过他的恩惠,若说他是戎人的奸细,县里一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可这老夫妻也不可能凭白污蔑人,王皓立马就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当下谢过两位老人,“我定会查清此人,若两位还有消息可以告诉王五。”
几人走出这家小院,神情都不好看,王五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可能是李善长呢,他可是有名的大善人。
王五几乎都要怀疑这对夫妻是不是弄错了,但转念一想能够从不让人怀疑,和任何人接触都理所当然,还能随时往外运东西,送消息的,除了这一位还有谁会不被怀疑。
若是没有人说,恐怕人们就是怀疑王皓这个县令和戎人勾结,都不会相信李善长是奸细。
“无妨,是狐狸总会露出马脚,若是戎人真的有大动,其他钉子都被咱们拔了,最后这一个肯定是要动手的。”苏小麦笃定的道。
李善长,宝安县有名的大善人,据说他当初是被人所伤,逃到县里才活了下来,后来得了邻里的帮助,才落下跟来。
也是因此,他对人常怀善意,做了不少善事,谁家若是有个沟沟坎坎,只要上门了,他定是会帮忙的,哪怕帮不了,也会给些银子应急。
这样的人自然结交的人脉也广,官吏之家有他的朋友,三教九流也有,他和谁都说得来,大家也都乐意和他打交道。毕竟谁能说自己这辈子就能一番平顺,要是真遇到了什么,求这位帮忙,好歹能有个门路。
也是因此,李善长家每天都是人来人往的,有大富商,也有朝廷官员,还有县中小吏,街头的小商贩,任何时候来了,李家都是门庭若市。
苏小麦看着面前的宅子,再看看川流不息的人群,只是她停在这里的半盏茶的功夫,已经有两三个人进出李家。
是个聪明人,这样的人别说别人不会怀疑,就是怀疑了想要查证也不容易。
大概是她在这里停的时间长了,李家门口的门房看了好几次,最后走了过来,“可是有什么难事要见我家老爷?”
对于这种事情他们见得多了,老爷经常叮嘱他们,上门来都是遇到了难处,莫要看不起别人,若是被李善长看到他们欺压上门的客人,也会严厉的惩罚。
时间长了,李府的人都知道面对来家里的客人,定要恭敬尊重。
苏小麦撩起帘子,“李老爷在家?”
没想到马车里面是个娇美的夫人,这人愣了一下,很快回顾神来,“在,老爷这两天都在家。”
苏小麦从马车上下来,随着李家的家丁往李府走去,大概是来家中的多是男客,如今来了位女客,府中的下人多看了两眼。
苏小麦不急不俗的走在李府,李家的宅子不算小,比苏小麦给自家买的宅子还要大上一些,据说这位李善长在县里立足不到二十年,却有了如今的家底,当真算得上是豪富。
若是其他人家家中如此不算稀奇,但李善长不同,苏小麦来之前特意寻人问了李善长的情况,这人日常大半的家业都用在帮人上面了,就算是一天只帮一个人,只给对方十两银子的资助,一年下来都是一笔大数目,更别说李善长一天可不是只帮一人,给的也不仅是十两银子。
李家的营生也不过是各种杂物,哪怕是做的粮食生意不错,以他几乎每年都要施粥的情况,一年下来赚的钱也不过了了。
就算是那些朋友再怎么帮他,他的生意在宝安县也算不上大,可就是这么一个没多大营生的人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的李大善人,这可真是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