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监国
玉碎珠沉,月坠花折。每每午夜梦回,长宁似乎都会想起那日的场景。持盈的手是那样冰凉,没有一丝温度。她惘然地想起,原来那个和自己相伴了九年的人最终还是离去了。可究竟为什么?长宁想不明白。大抵是深宫的时日太过摧人心智,亦或者是饱受折磨的病体再也无力忍耐。
持盈的棺椁被暂时安放于翠微宫正殿内。长宁前去时,只见满目素白,唯闻哀哭阵阵。她焚化了亲手抄录的地藏经,愿持盈早登极乐。兰枝亦一袭素衣前来,发髻上不过斜插一支银簪,面色沉痛。
二人在灵前默默祭拜,尔后并肩到了殿外。兰枝有不忍之色:“虽生下皇子,追封纯妃,可也都是身后哀荣了。生前的寂寞苦楚终究无人记得。”
“你我都记得。”长宁的笑有些苦涩,“如今我能为她做的,便是尽力照顾好致晗。莫让持盈到了九泉之下仍不安心。”
“致晗可还好吗?”兰枝哭过后,眼眶微红,闻言不禁抬头望向长宁。
长宁眉头微蹙,叹了一声道:“姐姐也知道的,持盈当时生致晗费了很大一番力气。致晗的身子也要略弱一些,每晚都难受得哭闹。我已叫太医看过,更嘱咐人仔细照料。只盼着能快些好起来。”
兰枝摇摇头,轻轻擦干眼泪,面露惭愧之色:“是我这几日忙糊涂了,都没抽出时间去探望。我改明儿就去看看致晗。他刚出生没多久就失了生母,实在太可怜了。”
“姐姐帮着礼部主持丧仪已然十分辛苦。这没什么。”长宁握一握她的手,“奏折还未批完,我得先走一步了。此处就麻烦姐姐多加看顾。”
兰枝有些犹豫,到底还是点了点头,又低声道:“朝中风向有异,你多当心就是。”
“姐姐放心。我自然省得。”她说罢,与兰枝依依惜别,望着兰枝转身进了内殿。
李朔泓病重,昏迷不醒,可朝政诸事繁杂,不能无人料理。幸而李朔泓早已立了太子。孙太傅为首的群臣拥护之下,长宁推了致昀监国,又以太子年幼为名垂帘听政。而这一切的一切,那位缠绵病榻的帝王自然是无从知晓的。
无数个红烛高照的夜里,长宁伏在案上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致昀虽贵为太子,但到底年幼,晨起还要读书,不能成日成日地熬着。于是这些担子自然落到了她这位大周皇贵妃,太子生母的肩上。自然了,总有朝臣对她干涉政事颇有微词。
为首弹劾的那人,是当今御史大夫安世诚,也是慎妃之父。长宁回到宫中,看完了奏折,见安世诚又递了折子上来,满篇皆是吕武之祸、牝鸡司晨之语。长宁看得烦躁,忍不住冷笑一声,丢在一旁。
丝桐见长宁疲惫,忙上前斟了茶,又替她揉着太阳穴道:“小姐日日看这些折子,实在是辛苦了。”
“致昀年幼,陛下病重,国事再如何繁重,也总要有人扛下。”长宁喝了口茶,“只是朝中不少酸儒仍极力反对我插手政务。看得多了也真是乏力。”
丝桐面露不屑之色:“那些人惯会张着嘴说大话。弹劾了小姐,可也没有想过,小姐真的撤帘又要谁来理政。怎么也给不出个章程。”
“好了。”长宁示意她不要再说,揉了揉眉心,“最近看折子看得眼睛都酸了。丝桐,你去替我换一盏菊花茶来吧。”
丝桐点点头,含笑答道:“是。奴婢这就去。”
丝桐退下后,殿内忽然又变得极静。长宁望着窗外,暮春时分,庭院中的梧桐叶已渐染上了嫩绿,但依然带着春寒的清冷。微风拂过,枝头的嫩芽轻轻晃动,仿佛也为这凄冷的寂静而低垂。
几乎只差一步了。只差最后一步了。朝堂内外,暗流涌动,她离自己铺设好的路终于靠近了一点。
不多时,丝桐便换了茶来。菊花茶明目清火,茶的微苦夹杂着淡淡的甘甜,顺着舌尖滑入口中,继而流入心脾,带来一种透彻心扉的清爽。氤氲的茶香之间,午后殿中残留的沉闷也被渐渐驱散。
“这茶倒好,喝着也宁神静气。”长宁轻轻点头,“下午致昀回来,你也给他准备些。”丝桐自然应下。
“皇贵妃娘娘,慎妃娘娘携昌乐公主求见。”镂月进殿禀道。
“让她进来吧。”长宁放下茶盏,唇边轻轻绽出一抹笑意,移步到了正殿。
慎妃一身浅杏色复襦裙,上头缀着细细的银线莲花绣纹,映衬出她温婉的气质。她的腰间系着一枚白玉金鱼纹禁步,随着她的步伐微微摇曳,一步一响。其实这身装束对于已成妃位的她而言是有些太过素净的。细看之下,她的面容带着几分憔悴,发髻上细密的珠花发饰虽然精致,但也难掩眉宇间的愁绪。
“臣妾给皇贵妃请安。”慎妃深深屈膝,又轻轻从身后牵出一个含羞带怯的小女孩,笑着唤她,“柔华,快给你娴母妃请安。”
昌乐公主年仅九岁,一袭的石蕊红的高腰襦裙,衣料轻盈柔软,显得格外灵动。裙摆绣着栩栩如生的蝶纹,随着她轻盈的步子似乎要翩然飞起。乌油油的长发高高束起,头插着一对小巧的金凤簪。一颦一笑颇有她母妃的风范。
“儿臣给娴母妃请安。娴母妃万福金安。”柔华行了礼,好奇地抬眼望着长宁。她和这位皇贵妃娘娘相见的次数不多,乍一看只觉得高座之上的女子果然高贵明丽,气度雍容,宛若神妃仙子。但笑容温和,并不疾言厉色,心中顿生了几分亲近之意。
“快起来。”长宁含笑叫她们坐下,“慎妃姐今日怎么带柔华来了?瑾瑜呢?”
慎妃答道:“回娘娘,瑾瑜这几日偶感风寒,正在养病。”她摸了摸昌乐公主的头,笑得有些勉强,“柔华失了玩伴,实在憋得慌。读书写字都没精神,想着也好久没见她德音妹妹了。嫔妾架不住,这才带着她来了。还望不要叨扰了娘娘。”
“怎么会。本宫高兴还来不及呢。”长宁笑盈盈地唤昌乐公主上前。她是李朔泓的长女,如今九岁,虽还未长开,细看眉眼便觉得可爱清秀,令人大有好感,“德音正在太液池边玩呢。娴母妃叫人带你去找她,好不好?”
柔华点点头,甜甜一笑:“儿臣多谢娴母妃。”
“裁云,带大公主去太液池边玩吧。”长宁唤来裁云,又让慎妃身边照料柔华的侍女们也跟着。
柔华笑着跑了出去,举手投足间尽是少女的青春洋溢。长宁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檀木柄衲纱扇子,看了一眼半垂着头的慎妃:“慎妃姐姐若有什么话,如今也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