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堂阳血尸案 - 荒年锦书传 - 干戈止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荒年锦书传 >

第72章堂阳血尸案

第72章堂阳血尸案

杨洵之问道:“关大叔,后来发生了什么?”关木匠叹了口气,说道:“他娘子投河自尽之后,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那时候景榕不过才六七岁,这么小的孩子哪儿经得住他打?我本来不想多管别人家的闲事,但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去教训了他一顿,打断了他的两根肋骨,并且把景榕接过来和我住了几年。起先,他常骂骂咧咧想来要回景榕,景榕害怕呀!不愿意和他回家,他吃过我的苦头,不敢来招惹我,渐渐地也不再来了。只是成天的赌,喝。我本想教景榕学习我的手艺,但是他不喜欢这一行当,几年前,我只好把他送去给仵作当学徒。他这孩子,乖巧懂事,可惜摊上这么个父亲,也是可怜。”

锦书也叹气道:“这么说来,景榕的娘亲可真是死得凄凉可怜,可是又无能为力。”她想象着这个女人跳下河之前的绝望伤心,该是多么的无助才会抛下自己的孩子了却一生!心道:“娘亲离开我之前可也伤心绝望吗?”

她对关木匠说道:“景榕能够遇到你,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村中的百姓有心帮忙,却又不敢惹上吴启山这么一个泼皮,而且大家负担也都很重,有心无力。我一个大男人,空有点力气,又是个孤家寡人,我应该早点出手,景榕的娘也许就不会死了,我做的还是太少了。”

锦书宽慰他道:“关大叔,你别这么说,如今这个乱世,大家都只求自保。像这种事,连衙门都不愿意多管,你赔了好些银钱不说,还给了景榕一个容身之地,实属宅心仁厚。”

幻羽实在忍不住说道:“景榕他娘为什么不离开吴启山呢。带着景榕一起跑,永远也不回来。难道逃跑比死还难吗?”

杨洵之解答道:“你以为她一个女人家带着个孩子能逃到哪里去呢?已经嫁为人妻,娘家不敢收留,夫为妻纲,只要吴启山没有休她,她就没有自由之身。”

“这太也不公!我要是遇到吴启山这样的夫君,我早就将他一剑给杀了!”

杨洵之不禁笑道:“你这动不动就要杀人,谁还敢娶你啊?”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可别小瞧我,想娶我的人可多着呢!”

“我杨某真真佩服这些不怕死的好汉!”

虽然关木匠把吴启山的娘子投河自尽的前因后果讲明了,杨洵之还是没有找到吴启山和唐夫人之间的关联,他问道:“关大叔,昨天下午仵作已经投案自首,你既然放心将景榕交到他手中,对他多少也有点了解吧?据你所知,他真的会去杀害唐夫人和吴启山吗?”

关木匠有些惊讶道:“老仵作投案自首?”

杨洵之点头道:“不错,我请求冯县令暂时封住这个消息,所以大家还不知。”

关木匠明白过来道:“你认为真正的凶手不是他,所以你才让冯县令将这件事保密,也是这个原因,你才来这里找我?”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我认识老仵作十几年了,他的模样丑陋了些,心肠却很好。和人相比,他更多地是与尸体打交道,我难以想象他会去杀人。他孤独一生,对待景榕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我听说吴启山常常找景榕要钱,老仵作也许会为了景榕杀了吴启山。可是,他和唐夫人的身份那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八杆子打不着。”

杨洵之自知再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进展,而且也耽误人家多时,起身说道:“关大叔,打扰你了,谢谢你花时间和我们说了这许多,我们也该告辞了。”

锦书和幻羽也站起来告辞。

幻羽把手中的木鸟放回桌上,关木匠见她刚才一直拿在手中把玩,甚是喜欢,拿起来递给幻羽道:“我看你挺喜欢这木鸟的,便送与你吧!”

幻羽开心地接过,笑道:“真的送给我吗?”

“难道还有假吗?这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左右不过是些小心思,拿去吧!”关木匠说道。

幻羽欢喜地把木鸟放在怀里,连声道谢,一同辞别了关木匠。

锦书看杨洵之愁眉不展,说道:“杨大哥,这案子毫无头绪,虽然我们对死者生前的事都有所了解,可是除了仵作没有找到一个可疑之人,两个死者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害死过亲人,凶手会不会真的就是仵作,只是我们不肯相信而已。”

“吴启山的娘子因为不堪忍受殴打跳河自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可也是十年前的事了。为什么仵作现在才开始报复?而且唐夫人谋害她婆婆一事外人却是难以知晓的。关大叔也说了,唐夫人和仵作那是八杆子打不着,唐夫人怎么会独自在驿馆与仵作会面呢?我们还是得再去一趟唐府才行。”杨洵之说完,三人转向唐府的方向走去。

走到半路,幻羽看到一个庙宇,指着喊道:“那不就是冯县令说的普贤寺吗?我得进去烧炷香,求个平安。”

杨洵之说道:“我们在办正事呢!哪儿有功夫游玩朝拜?”

幻羽哪里听得进他的话,一溜烟儿便跑了进去,完全忘了要去唐府这回事。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锦书摊开两只手,说道:“总不能丢下她一人在这里吧!我们进去找找。”

杨洵之无可奈何地抱怨道:“她是三爻山庄萧遗墨的女儿,要求平安也是遇到她的人来求才对!”

“她兴许从没出过三爻山庄,才会看到什么都觉新奇,杨大哥,这两日你心弦崩得太紧,放松一下也挺好。”

“你一说,还真是,也许就是因为我想得繁杂了才看不清真相。咱们也进去看看这普贤寺,感受一下香火气息。”

自隋朝以来,佛道两教便被帝王和百姓推崇备至,影响深远。唐懿宗更是对佛教顶礼膜拜,广建佛塔。这座寺庙明柱素洁,青砖铺地,轻烟袅袅,气象庄严。行入其中,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心中宁静。大殿两边赤色的柱子上分别写着:“常得正念,普行大慈。金色的大字气势磅礴。

当今乱世,香火不似大唐盛世时鼎盛,尽管大唐已经衰亡,百姓还是对佛教奉若神明,仍然有不少虔诚村民日日供奉,请求佛祖的庇佑和平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