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濠江过往 - 天下行商 - 城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下行商 >

第一百二十章濠江过往

六月,蓝花楹开,梦幻灿烂。凤凰花艳,枝叶招展。伍秉鉴、景春和福大人派来做通译的老童生陆进上了咪唎坚人的商船“马萨诸塞号”,在十三响礼炮过后,船队开始慢慢驶离了黄埔港。

从广州去东瀛,必经澳门。澳门地处南海之滨,东北面与东瀛、琉球和吕宋相通,西南方向可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南洋各国。又因澳门港风平浪静,从而成为风帆时代泊锚帆船的天然理想场所。

咪唎坚的商船到澳门后,三人下船四处兜转。码头上交易繁忙,澳门城里店铺林立,洋人随处可见,这给伍秉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澳门虽然与广州尽在咫尺,但想要做天下人的生意,这里却应是第一个落脚点和中转站。

伍秉鉴和陆进算是老相识,陆进也曾帮过他,但真摸不清这老童生是什么来路,冯大人找他做通译,福大人也找他做通译,虽说这人确实有才干,但在各路大人面前这般吃得开确实是令人奇怪。

陆进见多时广,在一旁说着澳门的历史。

“澳门在秦朝时属南海郡。隋开皇十年(590),属宝安县地;唐至德二年(757),废宝安县,改为广州东莞县辖;自南宋开始,属香山县。明代属广州府,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人获得批准进入澳门,嘉靖三十六年(1557)葡人以年纳地租五百两白银的代价获得澳门居留权,海上贸易也自此悄然开始。从前朝万历八年(1580)到末期,由里斯本经果阿、马六甲海峡至澳门航线畅通无阻,每年船队由里斯本起航,载着毛织品、红布、水晶、玻璃制品、英吉利时钟、法兰西的葡萄酒,在沿途交换其他产品。船队从果阿出发前往科钦,交换那里的香料和贵金属,然后前去马六甲,交换其他香料和来自巽他的檀香木,到澳门后,这些货物被换成生丝与剩下的货物一起运往东瀛,前去交换银块。澳门大船自东瀛返回澳门后,卸下载回的绝大部分白银,装上广州采购好的货物再向马六甲航行。另外一种情况是葡人从广州直接将铅、锡、大黄、金、糖、棉布棉线、白铅粉、水银等运往长崎,获利是极为的丰厚,例如从广州装船的生丝每担是80两,到了长崎就可卖到150两;绸缎在广州采购价是每匹一两半,到了长崎就可以卖到五两;其中麝香、人参、鹿茸、羚羊角、枸杞等中药材的获利更是几倍不止。”

“有这般丰厚?!”伍秉鉴忍不住惊叹。

“只是到了前朝末期,澳门的这种繁盛景象被打破了,首先,荷兰人攻占了马六甲,澳门葡萄牙人丧失了这条通向欧罗巴航线的控制权;其次,东瀛幕府宣布锁国令,全面实行闭关政策,除与我们大清国以及朝鲜和荷兰三国通商之外,禁止其他国家在东瀛贸易,使得葡人失去了澳门至长崎的贸易线;其后,因为西班牙人的报复,澳门至马尼拉的贸易线也中断了。”

伍秉鉴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点头,“那到了我朝情形又是如何?”

陆进沉着地答道:“我朝雍正八年(1730),两广总督郝玉麟奏请添设香山县丞一员,专门管理葡人事务。第二年,香山县丞衙署设立,最初驻扎於前山寨,后移至旺厦。那时澳门对外贸易虽大不如前,可朝廷仍是给予澳门许多优惠,例如抽收商船进出口税沿用前朝明制,按船只体大小分级征税。乾隆十四年(1749),朝廷颁布《澳夷善后事宜条议》,为澳门葡人立下十二条法令,加强对澳门的全面管理,并将其葡文石碑竖立于澳门议事会的所在地议事亭,中文石碑则立于望厦村的香山县丞衙署。广州一口通商之后,澳门为广州外港,重新焕发了生机,也就有了此时的兴盛景象。”

“伍东家是不是有在此设立分号的想法?”陆进是精明之人,早已看出了端倪。

伍秉鉴笑了一下,“朝廷允许行商自由往来广州和澳门之间,但是想从澳门再往外走可就难了。此次我们坐咪唎坚人的船,若不是有福大人的一路关照,连虎门都过不来。”

陆进眨着小眼睛诡秘地说道:“说的倒是这个道理,但老朽认为事在人为,此时福大人掌控两广,伍东家何不乘势而为去游说福大人给你颁发个出行的牌照?”

伍秉鉴佩服陆进的世故圆滑,可也不想此时流露过多情怀,“此事若是真如陆先生所言这般眼亮,那还真是不妨试一试。”

“老朽不才,若伍东家信得过我,到时我可以代你在福大人面前为此事美言几句。”陆进试探着说。

“那真是太感谢了!”伍秉鉴感激地说道:“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等我们从东瀛回来好好商议一下再说。真是可行,我定是要厚报陆先生的。”

“不求什么厚报,我只希望你伍东家厚积薄发将那‘广利行’卢家挤兑出十三行去。”陆进恨恨地说。

伍秉鉴心里暗笑,这位老童生见识开阔,心眼却是如此之小,真是让人想不到,想必卢观恒也没有料到会因为没有娶陆家女儿,老童生会与他结下这么大个怨仇。

兜转了一大圈子,三人回到船上。

山茂召从广州出发后就一直在船上忙,此时刚刚歇下来。他递给了伍秉鉴一杯香槟酒,“伍浩官,为我们能一帆风顺到达东瀛国干一杯。到了这里,你能透露一下去东瀛国的目的吗?”

伍秉鉴一饮而尽,反问道:“阁下去东瀛国装载什么货物?”

“这个,这个……”山茂召支支吾吾不想说。

“难道我们都到了这里阁下还在保密?”伍秉鉴微微一笑,“黄铜,是吗?”

山茂召听了大惊,酒水溅了一地,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的?”

伍秉鉴重新给山茂召的酒杯里倒上酒,“不瞒阁下说,我也是正为这黄铜而来。”

“你也要购买东瀛国的黄铜?你买来做什么?伍浩官,据我所知你们帝国不允许民间使用和出售五斤以上的铜器。”山茂召激动地问。

伍秉鉴拿起酒杯和山茂召碰了一下,侃侃说道:“这个阁下大可不必为我操心,我既然这么做,就是得到了我们朝廷的允许和支持。山茂召先生,你也不要认为我购买东瀛国的黄铜会与你形成竞争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事情上做到互利双赢。”

山茂召非常疑惑,“你想怎么做?”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阁下知道我国商船与欧罗巴各国及贵国的商船相比,船体狭小,坚固性差,难以承载巨额货物及抵抗大的风浪;又每船带炮不过二门,火药不过三十斤,难以抵御海盗袭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购买东瀛国的黄铜必然要倚赖阁下带领的‘马萨诸塞号’、‘智慧女神号’这样的巨型船只运输。又欲低调行事,我们不想和东瀛人直接交易,而是要通过阁下这个中间环节达到购买的目的。”

山茂召摇摇头,“我没听太明白。”

“简而言之,我需要阁下把从东瀛国购买的黄铜运到广州交到我的手里。就如你在英吉利国贩来货物一样,你也可以在这个中间赚上差价,分享利润,但这个差价要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至少我们双方都可以接受。”

山茂召又是摇摇头,“对不起,这个我不能答应。”

伍秉鉴镇定地说道:“我既然坐到了阁下的船上,我就相信阁下一定能答应。”

山茂召无奈地解释,“伍浩官,我们咪唎坚人购买东瀛国的黄铜是为了国家的战略需要,这是国会交给我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个人是做不了这个主的。并且你也知道东瀛国是不允许我们咪唎坚人前去贸易的,这次我们是通过荷兰人在中间接洽,冒名顶替荷兰商船去的,一会我们就要挂上荷兰国的旗帜。”

“这个我知道。但我们购买黄铜也是为了国家需要,对于我来讲同样也是政治任务,我也是必须完成的。”伍秉鉴针锋相对地说,“当然,我不是非要假借阁下之力来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国人是有权利在长崎进行正常贸易的,即使往来运输,我也完全可以找到荷兰人租用他们的船只运输。但为什么这件事只和你说了,因为我们是朋友,并且我认为这件事对你有利可图。首先,广州来往长崎航程不过一月,算上中间短暂停留也就是二月光景,风险很小,并且耽误不了阁下回船,阁下大可将这批黄铜在广州卸下后再去长崎装载回国;其次,刚才我说了允许阁下在这批黄铜上赚取差价,并且不用缴税,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即使阁下不想赚这个钱,但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密切合作,此举也定会为贵国在广州的未来大量贸易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不然。最后我再说一句,贵国国会及阁下想通过荷兰人的接洽进而想垄断东瀛国的黄铜贸易是根本不可能的,我奉劝阁下不要抱这样的幻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