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壮志凌云
马戛尔尼见到那迎风招展的四面旗帜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伍秉鉴事先将话都说的明白,他也没有什么办法。“阁下可否将使船上的贡礼清单拿出来让我一看?”伍秉鉴问。
马戛尔尼摇摇头,敷衍说:“我们运来的礼品太多了,出发得也很着急,忘记写了。”他还是不信任眼前这个年轻人,恐怕被敲诈,他也担心被伍秉鉴发现礼品太多,报告给粤海关,而被重新要求缴纳关税。
“奥。”
伍秉鉴颔首表示理解,“那贵国国王请阁下转呈给我们皇上的国书想必一定是有的,这个可否让我见识一下?”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誊本也行。”
副使老斯当东代马戛尔尼答道:“伍经理,国书是有的,但是密封,不见到你们的大皇帝是不能拆开的。不好意思,国书只有正本一份,没有副本。”
“嗯。”
伍秉鉴同样表示理解,接着问道:“那二位作为贵国国王的特使,除了给我们大清国皇帝陛下祝寿、朝贡之外,二位身上可还负有其它使命?”
马戛尔尼和老斯当东听后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都摇了摇头,“没有。”
伍秉鉴看似不经意瞟了一眼陆进,陆进会意,他冲马戛尔尼和老斯当东点了点头,“二位,请不要误会我们东家这番苦心和好意。他问这些问题,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你们,尽力保证此次朝贡顺利进行,并且让二位不辱使命,这是我们责任之外的事,其实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或者是干脆在心里不信任加以排斥,我们东家也没有办法,更不会强求,我们只做好保商就是了。”
布朗给马戛尔尼翻译后,又在耳边小声嘀咕说了几句,马戛尔尼听了点头,“伍经理,不是我们不信任你,有些话我们必须要见到你们的大皇帝才会说,在这之前,对谁也不能说。再说得明白一些,我们现在也没有想好要说什么,该怎么去说。”
伍秉鉴听后很失望,他本来想和对方在一些重要细节上好好商量琢磨一下,避免出现什么差池和意外,他也想英吉利人一定对此感兴趣和心怀感激,但现在看来对方并不买他的这个帐领他的这份人情,但思来想去,他觉得有些话必须说,“我知道马戛尔尼先生和斯当东先生从前游历过世界各国,见到的世面很开阔,但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处的景色不同,每一处的人情世故规矩礼仪也自然都不同,就比如二位拜见你们的国王单膝跪地就可以了,但到我们这里觐见我们的皇上陛下必须是三叩九拜才行,不只外国使节如此,就是藩属国的国王来了也是如此。再有,我华夏族人自来是礼仪之邦尊崇孔孟之道,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都讲究个以‘和’我贵,讲究大度、风度、气度、高度、格度,做什么都不要过分,不提无理要求,不让别人为难,也不要去盲目钻那牛角尖儿自讨无趣。”
马戛尔尼和老斯当东又是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马戛尔尼不知是习惯,还是身体原因,不自主地又摇了摇头。
伍秉鉴接着说道:“关于礼节上,我还要多说几句,你们西方人有两句谚语说的好,一句是‘apolitepersoncantraveltheworld’(有礼貌的人能走遍天下),另一句是‘therulesofcourtesyistosurviveinthisworld’(礼貌是这个世界生存的法则),那什么是礼貌呢?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尊重,那比如你们二位来了,一定要尊重我们大清国的法律、规矩、习俗习惯,特别是在觐见我们的皇帝陛下时一定要遵从我们国人三叩九拜之礼,行文呈表、言谈答辩也要讲究措辞恭敬,这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这也是贵国使团朝贡成功的关键。布朗先生已在我国生活了五年,我想我说的这些他应该很了解,二位可以向他多请教,真是做到了,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也是可能的。”
伍秉鉴如此费劲口舌,无非反复强调的是“礼仪”二字,特别重点告诉马戛尔尼一定要给乾隆皇上行三叩九拜之礼,这也是他那日在黄埔码头上听了潘有度的善意提醒,觉得非常有道理,一直记着见了英吉利人必须当面要强调的。
马戛尔尼听后还是没有表态,而是傲慢地反问说:“伍经理,你真正了解我们英吉利国吗?”
对方如此问,必然是有他的目的,伍秉鉴答道:“我只是略知一二,不敢在阁下面前班门弄斧,还望赐教。”
“我们英吉利国……”
“伯爵先生,我觉得关于保商的事我们谈得足够多了,初次见面,我们应该和伍经理说些轻松的话题。”马戛尔尼刚开口,就被老斯当东打断了。老斯当东知道伍秉鉴刚才的话刺痛了马戛尔尼高傲的自尊心,作为老朋友,他也了解马戛尔尼的固执和倔强,老斯当东清楚接下来马戛尔尼就要向伍秉鉴夸说英吉利如何如何强大,如何如何荣耀,这样造成的结果两方很可能彼此都不会服气,最后不欢而散,并且伍秉鉴只是一个十三行的普通商人,一个英吉利帝国的伯爵和国王的特使与他顶牛没有任何意义和必要。
马戛尔尼当然也领会了老斯当东的意思,作为英吉利国一名优秀的外交官,他不禁为刚才的不理智想法感到惭愧,但他还暂时不想在伍秉鉴面前低头,“伍经理,我还想问你个问题,我听我们东印度公司的人讲,他们近几年来一直没有与你名下的‘怡和行’做过生意,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原因吗?”
伍秉鉴不慌不忙地答道:“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布朗先生来回答。”
马戛尔尼本想让伍秉鉴当众出丑,可没想到对方竟然轻松地把球又给踢了回来,他只能看着布朗问:“为什么?”
布朗相当难堪,东印度公司这几年在华贸易萎缩,他这个商务代表是有责任的,他之所以不和“怡和行”做生意,一是怕老主顾“同文行”、“广利行”和“万和行”等有想法,不愿意;二是伍秉鉴一直与咪唎坚人交好,他心里不舒服;三是他从前也没有瞧得起伍秉鉴,后来发现“怡和行”发展如此神速,他想找,却也不好意思了;所以在他负责广州贸易的这几年,东印度公司一直没有与“怡和行”有过生意往来。此时马戛尔尼问,他还必须回答,怎么回答是好呢?布朗用手搔了搔金色的卷发,支支吾吾地说:“伍经理一、一直在和咪唎坚人做生意,所以……”
“奥,知道了。”马戛尔尼打断了布朗的话,对伍秉鉴又问“你觉得你和咪唎坚人做生意得到的好处比我们的多吗?”
伍秉鉴摇摇头,“阁下,我这人做生意从来不会把得到多少好处和利益放在首位考虑,我讲究的是互相尊重,平等互惠,这是前提。我从来不与傲慢的人的打交道,因为那样,我也会学他一样,变得暴躁和失去理智。”
老斯当东对伍秉鉴有着莫名的好感,他说道:“伍经理,我们英吉利人对人谦卑是出了名的,希望从今以后,布朗先生能和你达成合作。”
伍秉鉴说道:“是的,斯当东先生,前几日我和布朗先生就保商之事商谈时顺便也谈了生意上的事,我们之间就一些细节问题达成了共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令人满意的合作的。”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马戛尔尼一直没在伍秉鉴身上占到口舌便宜,所以心理不痛快,还是怏怏不服,“我们英吉利东印度公司成立193年来,将生意做到了全地球,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选择最有实力的商人合作,这个不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而是生意上也要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我想,我们的东印度公司之所以不和你的‘怡和行’合作,这才是主要原因。当然,也没关系,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后又肯努力和踏实工作,就如你所说,总归会有一天能争取到与我们合作的机会的。”
碧珠听了生气,这马戛尔尼也太能埋汰人了,啊,和你们没有生意,就说我们不配,没资格,你也太妄自尊大了,她不等秉鉴说什么,抢先接话道:“马戛尔尼先生,您或许不知道,我们五年前和你们东印度公司是有过合作的,但是差点害得我们破产。这几年我们‘怡和行’没有与你们东印度公司有过生意,可我们的生意却越做越红火,我也真纳闷,这其中是什么道理呢?那日我们东家在和布朗先生商谈时,也说了以后双方若有合作的想法,我们东家是做大事的人,他是有胸怀,眼光,远大抱负……”
“那你可以告诉我伍经理有什么抱负?”马戛尔尼抓住机会问,样子很是不屑,一旦碧珠说得小气,他就会可以反唇相讥了。
碧珠俏皮地答道:“说到我们东家的抱负嘛,那日我们东家已经和布朗先生说了,你可以问他啊。”
马戛尔尼转头不耐烦地问布朗:“伍经理到底有什么远大的抱负?”
布朗不敢看马戛尔尼的眼睛,低着头小声地说:“他说、他说未来要做我们东印度公司在全亚细亚最、最大的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