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流花桥上 - 天下行商 - 城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下行商 >

第一百九十四章流花桥上

那个被潘有度称作邱熺的人站起来恭敬地对那傅姓老太医深施一礼,不卑不亢地说道:“前辈,您的种痘之法晚生略知皮毛,一为‘旱苗法’,二为‘水苗法’,这两种方法往前可追溯至前朝隆庆年间。‘旱苗法’就是取已痊愈天花患者的痘痂研为粉末状用银管吹入待种痘者鼻中,‘水苗法’就是将那粉末倒入适量乳汁或温水中调匀,再用银管包裹棉球点蘸送入鼻中。二者也可统称为采用鼻入方式的‘人痘法’。而西洋运用的‘牛痘法’与前辈的这两种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先让种痘者沾染轻微天花之毒,然后辅以精心料理,待出疹后即获终身不染之能力,只是‘人痘法’将人痘送入种痘者鼻腔,而‘牛痘法’将牛痘栽入臂内,但两者相比较而言,牛痘比人痘得来容易方便,且能保证种痘者性命百分之百安全,没有因种人痘失败而带来的丧命之忧,出过疹子后也极少引起水疱,不会在身上留下麻点,不损容貌……”傅太医一边听一边不时用手指敲打着桌案,面有愠色,听到后面几句刺耳的话更是忿然将其话打断,“年轻人,你将我们老祖宗百年来的治痘之法简简单单归结为‘人痘法’未免说得太轻浮,也看得太简单了!乾隆七年(1742),老朽之前辈吴谦就编写了《医宗金鉴之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在其中对种痘要旨如五脏传送之理、旱苗种法、痘浆种法、信苗、选苗、蓄苗、天时、择吉、水苗种法、补种、自出、调摄、禁忌、可种、不可种等作详解,你用道听途说来的只言片语对此妄加评论,真是信口开河不知羞耻。再有,圣人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问你,你将那牛痘栽入臂内,必然是要破臂才行,此乃大不孝也。洋人野蛮尚未开化不懂这天道人伦也就罢了,可我天朝之人绝对万万不可仿照效法,此风一旦盛行,必会坏我伦常朝纲春秋大义!我问你,这个罪过你毛头小子能担待得起吗?”

卢观恒坐在那里听着傅太医的话,连连点头表示赞赏,又对伍秉鉴耳语道:“看来我们还是要弃那西洋之术,而采用这可靠的国人之法。”

伍秉鉴未置可否,“暂且不要下定论,再听听那邱熺怎么说。”

可还没等那邱熺开口,傅太医又从那袖口掏出几页纸来,对旁边的一个年轻弟子说:“将老朽给高宗纯皇帝(乾隆帝)和硕和恪九公主的种痘医案念给他们听听。”

那年轻弟子忙站起来,十分恭敬地手捧那几页纸带着颤音大声地读了出来:“癸卯月乙酉日,九公主脉息平和,精神起居俱好,于本日巳时布种喜痘;甲辰月甲子日,九公主脉息弦滑,惊恐发热,似有见喜之象,开‘透喜汤’侍服;乙丑、丙寅、丁卯、戊辰连四日观症候,酌量增减‘透喜汤’;己巳日,痘出,谢痘神而祭之,又诊九公主有‘胃气不清’之症,开保和丸方煎服;甲戌日,痘出齐,结痂;乙亥日,用甘草汤薰洗为九公主洗鼻;丙子日,九公主‘右项浮肿’,内用清化汤,外用八宝丹;庚辰日,浮肿渐除;辛巳日,又现‘耳前浮肿’,用消肿化毒散调理;乙巳月丁卯日,九公主痊愈。”

傅太医听弟子念完,手捋长髯,鄙夷一笑,对邱熺说道:“年轻人,你觉得我们这种痘之法潦草简单吗?”

邱熺同样报之一笑,“前辈之法确实是不了草,也不简单,刚才我算了一下,这前后您给九公主种痘用了大概有四十几天,可谓精心备至,可过程也是冗长复杂,甚至惊心动魄。可也正因如此,我要问前辈二句,您的种痘之法可能侍奉皇家龙子凤孙、王侯将相少爷小姐绰绰有余,可适合普及大量寻常百姓家子弟吗?九公主种痘之后被您那般精心料理都是几经反复才出痘痊愈,穷苦百姓人家的子弟若是出了此样情形可该怎么办呢?”

傅太医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用手指点着,“你……”

邱熺没有等傅太医回答,也没有容他辩驳,“晚生主张之‘牛痘法’选择人臂消泺穴、清冷渊二穴上下交连之处接种,此处乃手少阳三焦经必经之地,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通内外左右上下之气,痘毒可以通过皮毛、血脉、筋络直接传入人体,深藏在人体内的胎毒,就会自然引出体外,在栽植过程中不会存有任何凶险,七八日出疹即可痊愈,非常安全。至于您刚才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晚生认为无论中外治病救人乃郎中行医根本,婴童平安健康于其父母来讲乃最大孝也,破臂种痘防御天花这般恶毒更不必拘泥于此。”

“真是岂有此理!”傅太医听邱熺如此一番辩白,胡子早被气得翘到眉毛上,他手拍桌案愤而起身,拂袖走到潘有度近前,“潘东家,我和这乳臭小儿掰扯不出个里表,信他的,还是听我的,何去何从,你拿主意吧。”

潘有度看了一眼伍秉鉴,忙站起身,陪着笑脸说道:“傅太医,您久居天子脚下,更时常得见龙颜凤姿,日日见的都是大世面,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千万不要和几个无名晚辈生气,若是将您这金贵的身子骨儿气坏了,我可是担待不起啊,哈哈。”说完,又偷偷朝那邱熺挤了个眼神,示意他说这几句瞎话哄这傅老爷子呢,你那头儿可别多心。

“不是……他……”傅太医余怒未消。

伍秉鉴拱手施礼,“傅老先生是太医院出来的名家,请容在下言说几句短浅见识。我认为无论是‘人痘法’,还是‘牛痘法’,二者只是痘剂不同,种法不同而已,但究其宗源都是集我华夏先人之智慧为大成,无论亲疏远近。既是救死扶伤,我看哪一个更好用,咱就选哪一个,不能草率行事,但也不必求全责备,总归我们怀善心行善举,把好事办好才是宗旨。”

傅太医听伍秉鉴这么一说脸色好看了不少,“那从你这门外汉来听来看,哪一个更好用?”

伍秉鉴答道:“对于医术,恕在下不敢妄议。我想这样,我们在东西厢房各设两个种痘台面,任百姓自行选择,不出几月自有百姓口碑流传,到那时哪个好用,哪个不好用,也就自有论断。”

卢观恒附和道:“嗯,这个办法不错。”

伍秉鉴再次诚恳对那傅太医说道:“当初建这‘牛痘局’时,我们几人的本意是借助此局也将那虎力拉和鼠疫疾患一同防治诊疗,傅老先生乃是宫中太医院里磨砺出来的泰山北斗人物,我看往后就请您在这里全面主持局务,也好中为洋用,洋为中用,东西结合,互为依托辅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老朽勉为其难试上一试。”傅太医答应了下来。

“好,那我们暂且就这么定了。”伍秉鉴一锤定音,“我看有百姓也在外面候着呢,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开始种痘了?”

“好。”

众郎中走出厅子各就各位。院子里又多了一些刚刚闻讯而来的百姓,可面对这东西厢房立起来的两张桌面却犹疑起来,纷纷站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

伍秉鉴见状,第一个褪下袖管走到了西厢房邱熺和他的那位洋人师父皮尔逊那里坐下接受种痘。他用实际行动来打消人们的疑虑,也意在表明对‘牛痘法’的支持。后面人见状也就不再踌躇,各自打定主意在东西厢房两侧排起队伍来。

卢观恒这个岁数是不想种痘了,可他在左右观察情形,好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合适一个为儿子文锦接种。

潘有度的九子四女也都来了,其中正亨、正炜、正耀、正绵、正修、正纲、正常、正琛几个年长的和伍家元芝、元兰、元莪、元华、元薇等子弟都是熟悉,只有卢文锦在人群里显得孤单了些,可年轻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没隔阂,没多大一会他也就进了那圈子里面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伍秉鉴沿着一条曲径去流花桥看风景。

刚走到桥头,他猛然看见清妍正站在桥中间低头欣赏那潺潺流水,秀发垂落下来遮住了她半个脸庞。伍秉鉴想退回去,却来不及了,清妍一抬头也看见了他。

四目相望,默默无语,仿佛周遭都凝结成霜了一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