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天后宫下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流而成,又分别通过东边的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以及西边的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口分流注入南海。月黑。
风高。
浪急。
帆樯林立,舟楫浩荡。
伍秉鉴、卢观恒和潘有度傲立船头,他们三人带领的这二十艘船只行进的方向是出虎门,进伶仃洋,在那里与单掌柜指挥的二十艘商船汇合。
大风撑着满帆,恶浪拍打船舷,激流蹿涌上了甲板。
向远处瞭望,位于大角山南麓的天后宫南岭塔上的灯火已是清晰可辨。
这座天后宫始建于明朝,里面供奉的是妈祖,她的传说广为流传不必赘述,作为博爱、慈悲、坚强勇敢的海上女神,从宋宣和五年(1123)至此,各朝历代皇帝对妈祖的褒封已多达二十几次,其中康熙十九年(1680),康熙帝玉封其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圣母”,四年后,又加封为“护国庇民妙应昭应普济天后”,从那时起,“天上圣母”和“天后”从此便成了妈祖的圣称。宫中的南岭塔高十五丈余,共八层,塔上有常年不灭的灯火为夜间行船的人们指引方向,普渡众生。每当船上的人在漆黑中看见了这灯火,都会在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畏和崇高之情。
船上的每个伙计手中都执着高高的火把,熊熊火焰随风摆动,好似一条条火蛇在肆意吐着信子,又在风浪声的应和下“噼啪”作响。他们年轻的脸庞在火光的映衬下更显得红膛膛的,虽然都是默不作声,但也能看得出一个个像即将奔赴沙场冲锋陷阵的勇士一样,坚毅果敢,临危不惧。这些人或许永远不知道,这一夜,他们的举动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历史进程。
“东家,你看,前面那挂着三色灯笼的小帆船好像是景春掌柜他们!”小伙计兴奋地对着伍秉鉴喊道。
伍秉鉴点点头,“敲上三声铜锣招呼景春上这船上来。”
三声锣响之后,前面的船渐渐慢了下来。等二船靠近时,“震云号”上放下小船,待景春上船后,连人带船被拉了上去,“秉鉴哥,英吉利人跑得仓促,临时找两个愣头青引水的,船只行得缓慢,我估摸着就在咱前头五里左右。”
秉鉴命令道:“告诉伙计们将手中的火把熄灭,不要让对方发现我们尾随。再放慢一些船速,咱按照这个距离跟着就行,伶仃洋朝外是个扇子状,不是布口袋,逼得紧了,倒容易让他们跑掉。”
珠江上又陷入了黑暗之中。
江风越刮越大。
大敌当前,每个人的手心里都沁出了汗水。
景春小声说道:“英吉利人的这艘船船头有八门火炮,船尾有五门,看着那炮管粗壮火力应该是不小。秉鉴哥,一会你不要露面,我上前和他们交涉。”
伍秉鉴摆摆手,“要是怕他这个我就不来了。你尽管帮我照应好船只和伙计们就行。”
景春劝说道:“兔子急了还咬手,这洋人自来又是翻脸不认人的主儿,你还是要多加留神,最好是不出面,他们找不到你,想撒邪火也没处……”
“景春,那是不是单掌柜给我们发的信号?”
景春顺着伍秉鉴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几束亮光腾空而起,而后有绚烂烟花在空中快速绽放,最后徐徐飘落。他不由得激动地答道:“没错,正是!看来单掌柜和四哥已将英吉利人拦下了!”
“加速前进!”伍秉鉴再次发出了指令。
再次扬帆。
火把再一次点亮。
只过了不到二刻钟的光景,就已见到英吉利人的船尾了。
对峙!
单掌柜带领的二十艘船一字排开挡住了英吉利商船的去路,那英吉利商船虽然船体巨大,但在这样的阵势之下也是显得孤单。
可以看得出两方都在努力控制船只不发生大的移动,但这样的想法却是枉然——风实在是太大了,何况英吉利船算是顺风顺水,用上什么手段都是不断向前漂移,此时距单掌柜和其他各位行商乘坐的“镇洋号”五十丈不到!
“震云号”从后面快速赶上,然后降帆与英吉利商船呈并驾齐行之势,间隔有二十丈余。景春接过伙计递过来的铜锣,“哐啷啷”猛敲了几下。对方有人从船舷处探头出来,并用那单筒千里镜往这边偷偷瞧看。
有十人划桨的一只小船过来靠近了“震云号”,伍秉鉴令水手放下悬梯,他准备下去。景春一把拉住他,“秉鉴哥,还是我去吧。”
潘有度和卢观恒也在一旁劝说道:“秉鉴,先让景春到近前去判断个眉目出来,你这样冒失前往很可能有危险。”
伍秉鉴摆摆手,“这样对峙下去很容易发生船只碰撞,必须抓紧时间才行。你们放心吧,他们不会把我怎样。再告诉单掌柜尽量和洋船保持距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发生直接冲突。”
“单掌柜带的二十艘船上也各有火炮一门,虽说没有英吉利人的威力大,但在数量上我们占优势……”
“我不是告诉秉钐都卸下去了吗?”秉鉴惊讶地问。
景春为难地答道:“四哥担心咱们吃亏……”
“瞎胡闹!你告诉单掌柜那边,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轻举妄动!火炮更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使用!”说完,伍秉鉴踩着悬梯下了船。
浪颠船簸。
小船缓慢而艰难地向洋船划去。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我是伍秉鉴,让大班出来说话。”伍秉鉴手执火把朝洋船上喊。
洋船上没人接话。
伍秉鉴再次喊话:“我知道你们能听得明白!我告诉你们,不将茶树留下,谁也走不了!”
那大班探出头来,满脸怒火地叫嚷:“快告诉你的船让开!要是不听我的话,我把它撞得粉碎!”
“哈哈,”伍秉鉴大笑了一声,“阁下脾气真是不小,来,撞吧!我这里有四十艘船,奉陪到底!”
大班见伍秉鉴不吃他这一套,对旁边一个水手模样的人大声命令:“准备好我们的加农炮!向他们的船开火!”
“只要你敢开火,我就令我的这四十艘船同时撞向你这艘船,大不了我们同归于尽!在公所里你假模假样不会说、也听不懂我们的中国话,现在,你也不要装腔作势拿出这副嘴脸恫吓谁!我告诉你,我既然料到你逃跑,且追赶上来,就是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我奉劝你不要抱任何幻想,快将茶树还给我们!”
“你就真不怕死?”大班吼完,从甲板上捡起一把长枪,端在手上将枪口瞄准了伍秉鉴!
景春也是拿着千里镜密切观察形势的,眼前情形突变,惊悚之余他也不顾不了多了,忙用灯笼向单掌柜发出紧急信号,顷刻间,二十艘船上炮衣尽被捋去,露出黑洞洞的炮口齐刷刷对准了洋船。
剑拔弩张!
这电光火石间发生的一切同样引起了洋船上的骚乱,洋人发出了一阵慌乱而尖厉的呼喊声,同时有炮手也在快速地去调整炮口,却不知对准哪一个目标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