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黑天使2》(11)
1再拿什么感动你
老黄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儿子小黄,在体育馆逆人流而行。他的脸上挂着笑,碰见熟识的,他停下来打招呼:“走路啊。我儿子……”对方没等他说完,就啊哈两声甩着手臂离开了。老黄更殷勤地笑,可仍然没有人停下来问候小黄。
老黄给记者李克打电话,说:“李记者,我在体育馆,你可以来采访,我儿子能站起来了。”
记者李克听老黄说完,没说来,也没说不来,只是挂了电话。
老黄推着小黄又转了几圈,时不时把电话拿出来看,生怕记者李克找不到他,错过了。
电话一直沉默,其实老黄的电话已经很久没响过了,没人找他。
老黄调整一下脸上的肌肉,笑也会让人疲倦。他把儿子推到练器械的场地,一个正在做仰卧起坐的男人看见老黄,蹦起身抓了衣服离开了。老黄半抱半扶把小黄放在练背肌的器械上,拉着小黄的双手,清了清嗓子,喊:“起……来!”
“起……来!”老黄的声音很有节奏。小黄半闭着眼,身体像一张弓仰躺在冰凉的铁质器械上。小黄很配合老黄,一次又一次地欠起身,父子俩的动作可算得上完美。可仍然没有人停下来观看。
体育馆里人很多,有人跳劲舞,有人甩扇子,有人练太极,有人快走,就是没有人停下来,问候小黄。
“起……来!”老黄的嗓子有些嘶哑了,额上也沁出了汗。他用眼光挽留走过他身边的那些人。有一些他认识的,秃顶的男人两年前给小黄送过一本书,叫什么坚强;穿红绸缎衣服的女人,在本地电视台镜头前深情地喊过小黄儿子;对,还有那个教跳舞的教练,当时也信誓旦旦要帮小黄做康复训练。可他们现在都像不认识他,不肯为小黄停下脚步。
老黄又给记者李克打电话:“李记者,你过来看,我儿子能站起来了。”
李克说:“你买房吗?我能给你搞到最优惠的价。”
老黄说听不清,重复一句:“我儿子能站起来了。”
李克一字一句地说:“我能帮你搞到最优惠的房价。”
老黄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李克最后一次采访小黄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李克把老黄和小黄的境况做了很详细的报道,指责有些企业的许诺只是空头支票,指责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缺少持续性,当然也对老黄和小黄对于鲜花和掌声的依赖予以抨击。李克的报道没能为老黄带来救济和荣誉,老黄认为是李克的文章写得不够好。他固执地给李克打电话,希望他能重新写一篇,而李克在无语之后,总是让他买房子。“李克有病了。”老黄想。
老黄的脸阴下来,看看小黄,小黄的手还伸着,好像一个婴儿在等待父母的拥抱。老黄又像注入一种兴奋剂,立马觉得自己很强大,他拉着小黄的手,说:“起……来。”老黄记不清小黄起来多少次了,跳舞的人散了,灯光暗淡下来,老黄的眼角渗出泪,被风一吹,割得已经裂口的眼角生疼。他把小黄扶回轮椅上。轮椅的手把很有弹性,老黄使劲地捏着手把,想把什么捏碎。
路灯把老黄推着小黄的身影拉得很长,身影不断地覆盖榕树的影子,斑驳的影子在地上很热闹。老黄踩着这些影子向前,说:“我明天去找李克,让他给你写文章,你一定会站起来的。”
小黄说:“我站起来了,你怎么办?”
老黄松了轮椅,轮椅沿着有些斜坡的街道快速滑动,轮椅撞在街边护栏上,小黄埋下头,像狼那样低号。
老黄跑过去,抱着小黄,又是揉肩又是拍腿,说:“我儿子能站起来。”
小黄停了号,望着老黄,望得老黄转到背后,推着轮椅继续向前。这路一直通往江边,老黄就让路带着到了江边。
冬天的夜晚,江边寒噤。一个男人牵着一个女人的手从树的阴影里钻出来,瞟了一眼老黄和小黄,女人很害怕地说:“疯子。”拉着男人跑开了。女人的背影让老黄想到老婆李小花。李小花长得有些姿色,平日对老黄横挑鼻子竖挑眼,怨他不像男人,活得籍籍无名。老黄总是为这点事和她争。说你称二两棉花去访问访问,我小时候就出名的,当值日生,上课时间突然跑上去帮老师擦黑板。同学们现在还说这件事呢。李小花说恐怕那是你一生最得意的事了。老黄说运气不好而已,总有一天会做出点什么。老黄实质上很聪明,只是工作不停地换,刚弄个一官半职,单位就垮掉了。小黄出事前,老黄刚从丝绸厂下岗,虽是个车间主任,却没拿到几个钱。李小花好一顿讥讽,说她同学都有私车了。唉,李小花心大得无边啊。
老黄点了一支烟,看着江发神。五年前读高三的小黄就是从这里走下江的。老黄一直想不通小黄为什么会自己走下江,从那么高的护堤上走下江,小黄跌成脑震荡。老黄平日喜欢往人堆里扎,对儿子小黄并没有多少了解。老黄在医院看到儿子的第一眼,真想给他一个巴掌。只是巴掌未到,小黄突然间吐起来,喷出的食物残渣糊了老黄的双手。小黄昏迷了,脑出血。
天,你眼瞎了?老黄喝了酒就喊。老黄用在丝绸厂下岗发的钱维系儿子在医院的开销。等钱用完,小黄却还像个植物人那样躺在床上,不说也不动。老黄决定带小黄回家,老婆李小花搬动小黄的时候,老黄看到小黄眼角滚出泪。那一刻,老黄的心疼得痉挛,父性在沉睡了十八年之后突然苏醒过来。治好小黄,哪怕医生说过恢复的可能性极小。
为了小黄的病,老黄到处借钱。到医院照顾小黄,成了他下岗后的新工作,有事做总比无事做踏实,何况可以回避老婆的数落。
老婆李小花在一个纸盒厂上班。为了给儿子治病,把材料带回家晚上做,白天到一个律师家里做钟点工。可能是律师出的主意,说小黄走下江,与城建的河堤坏了没修有关,可以找城建索赔。李小花到城建闹,没个结果,反而被纸盒厂辞退了。
老黄很绝望,可是更心疼小黄,开始变卖一些家具为小黄治病。老黄天天陪小黄,没事时就帮小黄按摩。小黄的右手能动了,脚能动了,老黄很感激小黄让他在绝望中看到生机。在医院康复走廊里,老黄帮小黄按摩下肢,等小黄能扶着站起来的时候,老黄想了个办法,把小黄的腿绑在自己的腿上,带着小黄往前移,移动几乎是看不见的,不长的走廊对于老黄和小黄来说,像一生那么长。
老黄的腿和小黄的腿绑在一起向前移的场面,让看男科的记者李克发现了,李克写了一篇稿子,发在当地的报纸上。老黄想不到以这样的方式出了名。有人到医院来看小黄,总是看到老黄满头大汗帮小黄按摩。好心人买来饮料,佩服老黄作为父亲的慈爱。
老黄的腿绑住小黄的腿能移动五分之一走廊的时候,李克又写了追踪报道。文章写得很煽情,还配了父子俩腿绑在一起的图片,说老黄为了儿子的病,放弃了工作,放弃了人生许多享受,到处借钱,后来变卖家具,只因为心中有一个信念,帮儿子站起来。
因为李克的文章,来看老黄的人多起来,首先医院医疗费打了折,然后电视台又做了报道,接着老黄被评为“感动三江”人物。
“感动三江”,老黄念了一遍,想起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感动中国”人物,多荣耀啊!夜色中的江水竟然星光点点,美气。
烟烧到手指,老黄才掐了烟蒂。看了一眼小黄。小黄的手撑住头,若有所思。老黄用皱巴巴的手纸帮小黄擦并不存在的鼻涕。在亮晃晃的路灯下小黄看老黄的眼光有些悲切。老黄心虚,其实老黄很怕小黄不再需要他,老黄背过小黄深深地抽了口气。
老黄推着小黄拐入江边的一个巷子,路灯暗暗的,微弱的光被茂盛的小叶榕吸收了。一只流浪狗窜到小黄面前,小黄侧了一下身子,老黄说:“儿子,别怕。”
小黄张了张口,趁老黄不注意,伸出一只脚踹了狗一下。
老黄说:“你一定会站起来的,儿子。”
小黄说:“我现在就站起来。”
老黄说:“别急,你一定会站起来的。”
小黄不说话,无话可说。
进了屋,家里冷清清的,老黄拿了一个热水袋放进儿子手里。倒了一碗一元钱一斤的白酒,打开vcd看录像。
老黄穿了一身西服扶住小黄。戴金表的男人对着镜头笑了一下,送来一把轮椅,把小黄扶在轮椅上坐下。戴金表男人说,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轮椅,质量过硬,希望为更多的人服务。然后男人握紧老黄的手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老黄推着轮椅上的小黄,接受领导的接见,同时接受那个叫“感动三江”的奖杯。老黄的双手握着领导的一只手,嘴笑得合不上,说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做的。掌声中,小黄的轮椅上摆满了鲜花。记者李克也获了奖,和治疗过小黄的医生一起,亲切地谈起老黄和小黄的事。
老黄和李小花推着小黄走进一家房产公司的大厅,坐在沙发上的女老总和员工都拍起了手。女老总发表一番热情的演讲,还走到小黄面前,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脸,当场和李小花签了用工合同,许诺会一直负担小黄康复的治疗费。“为社会担点责任”,是女老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老黄推着小黄在体育馆走,两边的人好像欢送一个获胜的冠军,纷纷为其让道,送水的,擦汗的,还有拥抱小黄的。小黄笑着,不停地说谢谢。小黄仰躺在器械上,老黄拉着小黄的手,喊:“起……来!”
围观的人一起喊:“起……来!”小黄挣扎着,只起到一点点,老黄使劲地拖他,满脸是汗。
镜头出现雪花,老黄喝完最后一滴酒,看小黄正咧嘴笑。
老黄说:“儿子,你一定能站起来,我们要感动中国。”
小黄立刻合上嘴,脸色又沉重了。小黄摇着轮椅慢慢进了卧室。
老黄揉了揉眼,看看表,十一点,睡不着。他又倒了一碗酒,重放那些镜头。等镜头再次出现雪花,他才摇晃着推开小黄的门看了一眼,小黄没睡,在报纸的招聘信息栏涂满了圆圈。老黄说:“睡吧,儿子,爸爸坚信你会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