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乡城7》(9) -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 - 王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八十一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乡城7》(9)

约瑟夫.洛克

夜色降临的时候,二十八岁的泽仁顿巴走出帐篷,沿着零星古柏间的小路,朝亚丁三神山之一的仙乃日雪峰下走去。格让和洛让扎西带着两个兄弟远远地跟在后面。一钩残月悬于冰峰之上,把雪峰的顶部照得银光闪闪。月光不能企及的峰脚,暗影像一个张开的巨口,吞吐着阴冷的气息,叫人产生一种面对别的东西时绝不会有的恐惧。雪峰半隐于天幕,像一幅画,又像一尊佛。

顿巴把手中的念珠绕在手腕上,双手合十跪拜雪山。

格让走到他身后,对他说:大哥,甲日活佛派人送来一封信。

顿巴没有回头:什么内容?

说他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要来朝拜亚丁神山,请我们提供方便。格让言简意赅地说。

顿巴朝后伸手:把信给我。

一个手下赶紧打亮鸦片客商从遥远的汉地带来孝敬顿巴头人的手电筒,为顿巴照信。

这是一封言词谦恭的来信。原来,甲日活佛的这位外国朋友是个探险家,叫做约瑟夫.洛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他偶然从千里之外的峨嵋山顶看到了西南方有三座并列的高耸入云的雪峰,不禁心生向往。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三座雪峰是藏地著名的亚丁三怙主神山,位于乡城头人泽仁顿巴的势力范围之内。由于听说泽仁顿巴是鸦片商人的保护神,颇有匪气,不敢直接前往朝拜,绕路到老朋友甲日活佛那里,请他利用和顿巴的交情帮忙疏通疏通,保障一行几十人的安全。

约瑟夫的担心不无道理。此时的泽仁顿巴,已经是扬名藏地的大头人。尼玛丹珠头人去世后,他的继承者洛让扎西也归顺于顿巴,把大片的领地拱手相让,心甘情愿听命于他。这一来,鸦片之乡甲日就完全在顿巴的掌控之中了,一条不同于任何时代的烟道就在他的调理之下进入了鼎盛时期。顿巴把烟道向四方客商开放,自己则带着队伍以日瓦寨为大本营,提供保护,坐收烟税,结束了尼玛丹珠时代的保守策略。

不出几年,各路鸦片客商云集烟道,来来往往间,把一条偏僻小道走成了马帮大道,为乡城和日瓦寨提供了取之不竭的财源。而顿巴的兴趣不仅仅在鸦片上,他用安全和信誉保证,把奔波于汉藏两地之间经营药材、茶马的商人也引到这条路上了,久而久之,这条烟道就逐渐并入了汉藏通商大道,收取的过路费直见飙升。乡城和日瓦寨地区成为了远近知名的富得流油的地区。

于是,顿巴不可避免地与周边的土司头人产生了许多矛盾。对此,他采取的是武力。由于财力越来越雄厚,他每年都可以新购很多精良枪支武装自己的队伍,然后用这支队伍“说服”别人放弃和自己作对。同时,曾经以烟道为生的一股股土匪强人,都遭受到了顿巴毁灭性打击,许多匪众不得不远走他乡另谋生路。在他们看来,顿巴的队伍垄断烟道,其实就是取代他们的更大的匪帮。

在这样的武力政策下,顿巴和乡城人的“匪气”声名远播,不仅许多土司头人对他们敬而远之,就连一些不明就里的大户客商也望而却步,不敢再走甲日烟道,担心有朝一日会被顿巴头人弄得倾家荡产。繁华的烟道,眼看着开始有些冷清了。

这几天,顿巴正为这事烦恼着呢。由于一时没有好办法,他就带着十几个兄弟来朝觐亚丁神山,顺便散散心。

他读完甲日活佛的来信,苦笑着对格让和洛让扎西说:瞧吧,那些被咱们收拾过的胆小鬼把咱们的名声糟蹋到了什么地步,就连远渡重洋而来的外国人也知道咱们是一伙“土匪”了。

格让发狠地说:索性我们就作一回土匪,把他骗进来抢他个人财两空。

顿巴抬眼看看洛让扎西:你说你妹夫的办法行不行?

洛让扎西笑道:他就知道打打杀杀。依我看,咱们保证这个大鼻子外国人来去无恙,正好堵上诽谤咱们的人的嘴,给走烟道的客商吃一个定心丸。

顿巴点点头:不愧是头人家族的后人,有远虑。格让,你以后就跟你舅子多学点吧!

格让吐了吐舌头。其实格让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顿巴不会采纳自己的进言。他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多年来养成的一个正话反说的习惯。他喜欢被顿巴批驳,觉得这样显得亲近。

格让并不是工于心计的人,也不长于奉承,他这样只是一种对顿巴的崇敬与感激的表达方式。自从父亲铁超让他跟了顿巴以后,顿巴像关照亲兄弟一般关照他,不仅提携他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还给他寻了青措这样一个世间少有的漂亮贤惠的女人。士为知己者死,他死心塌地地跟着顿巴,准备随时以生命来报答知遇之恩。

顿巴吩咐洛让扎西回信,交代道:你就说我们的地盘里没有任何不安全因素,叫他们不要听信外部传言,我保证活佛的外国朋友出入平安。马上写好信,派快马送到甲日活佛的寺庙。

洛让扎西说:不用咱们送,甲日活佛的信使正等着回信呢。

顿巴点点头,挥挥手叫他们去办,闭上眼睛继续对雪山顶礼膜拜。

月亮升到了当空,仙乃日神山周身都镀上了薄薄一层银箔,山脚的黑暗也被月光驱散,懒懒地躲进了柏树和桦树交杂的树林里。树林里有什么鸟扑哒哒从一棵树飞向了另一棵。

顿巴没想到那个约瑟夫会如此性急,给甲日活佛回完信的第三天傍晚,就在朝觐央迈勇雪山的转山途中与他们相遇了。

当时,顿巴和兄弟们坐在一块林间草地上休息,放哨的兄弟急匆匆赶来报告:有一队三十余人马的马队朝这里来了,马铃铛可能都塞上了草,没有声响。

一行人忽地从地上跳了起来,纷纷抓起放在身边的枪支。顿巴没动,他想了想,恍然大悟地拍拍后脑勺:是甲日活佛的外国朋友到了。

果然,那队人马钻出杜鹃林,悄然出现在草地的另一头。看见顿巴等人,牵马的驮脚汉们停了下来,回头朝林子里观望,似乎是在等谁来决定是否继续前行。不一会儿,一个背着长枪的汉子牵着一匹高大的骡子赶到队伍前面,骡子上是一个穿着暗黄色绸袍,带着圆盘礼帽的白人。骡子上的人对牵马的汉子说了句什么,牵马人便扯着喉咙喊道:你们是泽仁顿巴头人的人么?

顿巴叫格让回话,格让高声喊道:是的,顿巴头人就在这里。你们有话过来说,没人会吃了你们。

话音一落,身后一帮兄弟哄堂大笑。顿巴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对面骡子上的白人在牵马人的帮助下下了骡子,徒步走了过来。顿巴也从地上站起来。和手下的兄弟们一样,他也想好好看看这外国人究竟和藏人有多少不同。

走近以后,约瑟夫摘下帽子向顿巴问好,顿巴也同礼回应,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除了皮肤白点、鼻子高点、头发黄点、眼珠子蓝点,这外国人和藏人也没多少区别。

在约瑟夫的牵骡人的翻译下,他们进行了短暂的交谈。

顿巴:外国也信佛教么?

说完他就觉得这话很多余,佛教是普照世界普渡众生的教派,不管这金发碧眼的家伙来自哪里,都应该是在佛光照耀之下,信不信佛教怎么由得了他?于是他不等对方回话,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你到这里就是为了朝觐神山?

一脸笑容的约瑟夫总是在顿巴说话的时候频频点头,似乎不需要翻译就已经听懂了似的,尖尖的鼻头投在他嘴上的阴影老让顿巴觉得那是一撮滑稽的小胡子。

翻译把顿巴的话翻给约瑟夫以后,又把约瑟夫的回答翻给顿巴:是的,朝觐是主要目的,除此之外,我还要拍一些照片,采集一些花草种子。

顿巴感到这个大鼻子外国人很有意思。他知道拍照是怎么回事,一年前烟道上的商人就送过一个相机给他,还教会了他怎么使用。他拍的两筒胶片已经托人带到汉地去冲洗,估计过几天会带回来。然而采集花草种子,他就有些不明白了,难道是作为神山圣物带回去?

这个推测从翻译那里得到了证实,他不禁为自己的思路敏捷而沾沾自喜。

而格让和其他兄弟却对那个翻译倍感兴趣。他们奇怪一个和他们一样的藏人居然懂得外国话,七嘴八舌猜测起他的身世来。格让的推断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同——他是外国人和藏人杂交的产物,没准还是眼前这个约瑟夫的私生子。

只有细心的洛让扎西听出其实约瑟夫说的是汉语,而那位藏族翻译也不过是会说汉话而已。洛让扎西虽然和汉地商人没有太多交道,但对他们那种老是把舌头打直说出来的话印象深刻。

这时,顿巴和约瑟夫的交谈也接近尾声了。

顿巴:这里和你的家乡哪里更美?

约瑟夫:在这里,我看见了世界上最美的雪山。

顿巴指指西北方向: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日郎央措七湖”,也是世间少有的绝美景致,你若感兴趣,我可以派人带你去,绝对保证你们的安全。

约瑟夫婉言谢绝:这次时间安排不下来,下次一定去。

顿巴:那可是天底下最美的湖泊。

约瑟夫:我知道藏地有无数极美的景观,真想把它们都游览一遍,但时间确实不允许,请头人见谅。

顿巴呵呵笑道:也罢,也罢。我收到了甲日活佛的信,已下令任何人不得为难你们。你可以把马铃铛里的草叶取出来,只管拣着大道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