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6什么未来什么爱
卢玲从医院出来时想了很多,关于老师的立场、学生的叛逆和不同家庭的教育。其实她没有总结得很深奥,毕竟阅历有限,就是对比自己父母和他人父母,对比学校其他老师和赵老师。
她想白驰的父母能改变、莹姐捡回一条命且终于让赵老师意识到她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她们上辈子可能拯救了世界。
她也想到了在感情里互不妥协的她和钟之意,觉得“本性难移”这四个字还真是先辈们总结出的真理。
于是她的救世主中二思想又冒出来,她做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却也仓促的决定——她想考英语专业,当英语老师,她要让枯燥学习英语的差生们听听她这个英语渣咸鱼翻身的故事,再用正确观念引导他们走向未来。
慷慨激昂的目标是定下了,再回到现实,想起她的英语成绩。
卢玲叹口气,先问白驰对她考英语专业有什么看法。
白驰说:“以你的成绩估计会很辛苦。”
对啊,题海里摸爬滚打一年,知识量和语感仍然有限。
白驰补充说:“你再学一年看看呗,也不是现在要决定高考志向。”
卢玲又问甘阳,他的看法基本会引导她的决定。
甘阳一如既往帮她分析利弊,“以你高一一年学英语的劲头再坚持两年不是不可能,你要做好准备,高二高三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去和英语拼命。不过你有记忆优势,向着那样的目标努力也是不错的选择。下学期分文理吧?有些学校英语专业只招文科生,你提前看好。”他问:“你们什么时候填分班意向?”
“高二前的返校。”
“那你可以暑假研究大学的事。”
卢玲其实想到了钟之意上学期邀她一起考s大的事,分手后自然不作数了。
s大是一所偏理的院校,相比城市另一边的a大语言类专业薄弱不少。a大她没去过,反正食堂不如s大有名。
甘阳笑问:“你把食堂作为主要参考依据是不是有点草率?”
卢玲强调说:“只是参考之一,当然还要看专业本身。”
“没事,你可以随时和我研究。人生是自己的,想好就做,没什么可怕的。”
“害怕?那不是本人风格!”卢玲忽然慷慨激昂。
甘阳看着屏幕笑出来,“对,你最英勇,为祖国的花朵呕心沥血,早早定下当老师的目标。”
卢玲发个得意表情,冷静地将目标埋在心里。
如果能站在讲台上,将自己青春时的经历当成借鉴,她少有的叛逆也许会成为与学生们沟通的桥梁。至少她希望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就算不能很好理解,也不必要敌对。
她把自己当做“救世主”,想给在叛逆与迷茫中的孩子们一个交代,毕竟她身边人经历的那些很多人都没经历过。
卢玲激动地想着,也快把自己感动了。
然后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现在的成绩能不能考上a大.
听说高三各科题目更难,学文学理都可以拼一下,只有英语距离120二十多分,还要会多少东西?
卢玲激昂的表情变成哭丧脸,她告诉自己:“暑假再说,暑假再说”否则期末考试都没有信心了。
很久没有七人游了。盛夏来临之前,几人约定到公园看花,公园正举办花展。
七人队形有所改变——“一对情侣拉着手,卢玲尚渊中间走,三个跟班在最后。”
这是卢玲现编的顺口溜,她特意把尚渊拉到她旁边,说“儿子和妈并排走天经地义”,只怕钟之意在她旁边尴尬。
怕自己尴尬。
尚渊本来要往她身边凑,有这机会求之不得。
几人在公园门口往里看,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满眼不见花,只有“攒动的人头”。
钟之意说:“没有回头路了。”
白驰和郭忠不在意,拉着的手不会松开。
尚渊去抓卢玲的手,“这样不会走散。”
“又是麻麻和儿子那套?”
“对。找不到麻麻的孩子多可怜啊。”
卢玲打趣道:“怎么这时候不脸红了?”看尚渊的脸微微染上颜色。卢玲以探究的目光看他。
尚渊不好意思地挪开视线。
崔天凯说:“怎么觉得不太对劲?”
蒋云峰与身边两人对视一眼,“拉手就免了吧。”
崔天凯白他一眼,“谁说这个?”
尚渊插话,“快进去吧,中午之前出不来午饭肯定吃不上了。”
卢玲说她惦记在附近吃饭的事也指望不上了,预计饭点不会有七个空座,分开的都算。
钟之意说:“还不是你提议来看花。”
卢玲不和他斗嘴,“我检讨。”
几人随着人潮往里走。
春天的花熄了,夏天的花正开着。月季、风铃草、蝴蝶兰、鸡蛋花,一片片色块在树木间、花坛中,填满空场,让人沉醉。
至于花名,都是写在展示牌上的,对于几个“花盲”来说,只认得月季和池塘里开得星星点点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