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南非:钻石和魔鬼同在(1)
第4章南非:钻石和魔鬼同在(1)
冒险者的决定
我不是个冒险主义者,尽管这趟旅行听起来是需要那么点冒险精神。自打迈入非洲,耳边持续不断接收到各种关于南非的负面信息。每一个提到南非的人都会顺口补充几句:犯罪率高,到处都在抢劫,到处都有枪战……听起来和地狱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这些只是道听途说也就罢了,偏偏曾到过非洲旅行的人回来也这么说,这下事情可就大了。
“我在约翰内斯堡的火车站门口被四个黑人大汉团团围住,一人掐住我的脖子,使我无法叫出声音,也无法呼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翻遍我的包、口袋,甚至是腰部,还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名走南闯北多年的姑娘张牙舞爪地对我说。
她所说的腰部是背包客常用来放置隐形钱包的地方,为了防偷防抢,通常将重要的证件、现金、银行卡放在隐形钱包里并贴身扣在腰间,藏在外衣下面。贼手伸向腰部显然是“行家里手”。好在,这位姑娘也不是“衰鸟”。她事先将钱缝在了衬衫内侧暗袋里,以保证重要物件可以逃过一劫。“他们一走远,我几乎歇斯底里地叫喊起来,那感觉糟糕透顶,压抑极了,我当场买下最近一班回国的机票,那一刻,我只想立刻走人。”姑娘心有余悸地描述起那场噩梦。
坐在从博茨瓦纳驶向南非边境的大巴里,联想起那位姑娘被劫持的场景,我有些紧张,努力搜刮种种有利证据,企图说服自己前往南非是正确的。皱皱巴巴的护照被我翻来翻去,最后定格在一张绿油油的签证纸上。这张苦等半个月才拿到手的南非签证是多么来之不易,还有那份别出心裁的资金证明,更是费尽千辛万苦——递签南非时,使馆要求出示一份银行卡流水单,证明有资金可以支付南非之旅的费用,比如余额大于1000美金。而我只有银联借记卡,尝试通过网络客服和电话向国内银行索取电子版流水单,最终未果,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听取了背包客前辈们的建议:登录借记卡网银查询近几月流水,按下截屏键,将图片打印出来并自付一份英文翻译版。这一连串的行为,几乎搬动了我所有的关系,我又欠下一大堆人情。
事实上最后我成功了,靠着这份使用“歪门邪道”折腾出来的银行卡流水单,我拿到了南非签证,它被好好地贴在这本剩余页数不多的护照里。冲着这份艰辛,无视一条又一条差评,我义无反顾地奔向南非。
一路壮胆前行
虽然做好了一万种准备,但被偷、被抢、被骗的情景有时会像烂苹果一样准确无误地砸中你。但你大可不必吓唬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切都很正常,除了想从你手里多赚几张票子的无良小贩,大多数路人与你无冤无仇,何苦要坑害一名外国游客呢?就在我几乎要说服自己时,大巴停在了约翰内斯堡长途车站,我迷茫地看着周围那些阴冷的西洋派老房子,踮着脚尖四处张望,向身旁的黑人大妈打听一家背包客旅馆的方向。“我能从这里走到旅馆吗,好像不会超过半个小时……”黑人大妈一脸惊讶地瞧着眼前这个胆大包天的姑娘,指了指我的背包:“当心,你这样会被抢的。”
一路壮胆,却在一瞬间崩塌得像被戳破的皮球,我无力地耷拉着脑袋,怯生生地企图说些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
南非的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简称约堡,是名副其实的“罪恶之都”。入室打劫、拦路抢劫、凶杀强奸时有发生,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难逃劫数。
“白人很容易被抢,你又是小姑娘,小心。”一旁带着孩子正在等车的黑人大叔凑过来提醒我两句。他嘴里所说的白人不是别人,正是指我。在非洲常有“非黑即白”的观念,认为黑人以外统统是白人。我咽了咽口水,浑身的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背脊发凉。步行去旅馆的方案已经被彻底否决了,我开始小心翼翼地打听其他抵达方法。公交?地铁?中巴?最后的结论是只能打车。
为此我付出了一笔不小的打车费,这让我感觉被黑心司机坑了。后来才知道这是约堡出租车的正常价格。至于公共交通,还是忘了它吧,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打车昂贵得离谱,步行易被抢劫,我真是好奇,没有私家车的人在约翰内斯堡要如何生活呢?
透过出租车窗打量着萧条的街区,街道破破烂烂,垃圾遍地,像极了好莱坞电影里的纽约贫民区。我心里七上八下,不停地嘀咕,若是10分钟前选择步行穿过这里去旅馆,我就是这整条大街上唯一的白人,太恐怖了。想到这里,我感觉自己被抢劫的概率在直线上升。好在出租车渐渐驶出了阴霾,来到了另一片明亮的住宅区,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之前的萧条已经烟消云散。我将下车的速度放慢了一半,左顾右盼,生怕被司机丢在某个古怪角落。说实话,这地方看起来不像有背包客旅馆的模样,没有招牌和大门,只有一扇不起眼的门紧闭着。
不做钻石生意的南非人
我硬着头皮敲开大门,被一位白人小哥招呼进了旅馆,这才发现门内别有洞天。这是一间大院子,环境优雅,设施齐备,还有漂亮的游泳池,而最让人兴奋的是,价格很公道。只是要在来之前打听好地址,不然就算在门外晃悠到死也摸不到门路。如此隐蔽的旅馆要怎么做生意呢,白人老板用浓重的英式口音回答了我的疑惑:“隐蔽是为了不让本地人来住。本地人,你弄不清楚他们是些什么人……你知道,南非这地方,实在是不安全啊。”
我将旅馆打量了一圈,这里明明就有约翰内斯堡土生土长的白人房客,我想,这位白人老板所指的“本地人”大概是指黑人吧。
旅馆厨房里,胖乎乎的白人大叔一边忙着烹饪一边和我闲聊。没想到,这位在昆明工作过十几年的西门子工程师是个地道的中国通。“我刚退休,从中国回南非做钻石生意,这里是我的家乡,中国是我另一个家乡,我是半个中国人。”说起中国,大叔可打开了话匣子。“我最喜欢中国的食物,好吃、便宜,昆明的小吃10块钱管饱!你看,我还背了几罐中国调味料回来。”大叔兴冲冲地打开橱柜,向我展示那些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瓶瓶罐罐。然而聊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关系,胖大叔一脸无奈,他对中国的“关系学”深恶痛绝,官员们层层叠叠的关系让他感到疲惫,“在中国,noguansi,nobusiness”。
“我是半个中国人,说真心话,虽然中国人工作很辛苦,但是做事情总是不按照规定来,永远想着走捷径,投机取巧。就好比盖摩天大楼,只有一层一层地严格按照标准盖上去,大楼才会稳固。如果每层都想着投机取巧,省事抄近道,如何能盖得起摩天大楼呢?”也许是出自工程师的职业本能,忧国忧民的胖大叔逮住我抱怨了几句“中国特色问题”。然而,更让他烦心的还是他的祖国南非。“过去是种族隔离,现在是一团混乱,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有点家底的人早就移民了,留下许多贫穷的人在这里煎熬。”说起那离谱的出租车费,胖大叔愤愤不平。“那些该死的出租车,他们就是沾了约堡公共交通不便的光,漫天要价,荒唐,荒唐至极!”约堡的公共交通糟糕透顶,用胖大叔的话来说:“约堡根本没有这玩意儿!”我想出门转悠一圈,最终只能搭乘旅馆老板的顺风车去购物中心晃悠,甚至没能踏出室外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购物中心里的人种比例让我觉得这里和外面的街道是两个国家,仿佛整个约堡的白人和亚洲人全部聚集在了这里,而先前在街上我根本不曾见到他们的身影。“因为不安全,白人和亚洲人大多开车。”旅馆老板提醒我。“买得起车的人早已开车出行,买不起车的居民才在路上走着。”白人在南非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10%。相比之下,同样拥有大量白人居民的纳米比亚让我感到安全和放松,可是在约堡总有根绷紧的神经。后来在土耳其遇到的南非白人小伙也告诉我:“莫说外国人了,就连我这样在南非土生土长的人也总是担心被抢劫。在南非生活的每个人都很紧张。”
我喜欢将大脑放空,然后在街上随意乱晃,但在约堡被生生剥夺了这样的乐趣,这使我感到失落。我甚至看到有人靠近,都要落荒而逃。依靠办理签证的理由,我说服了自己尽快离开约堡,然后再坐车去不远的比勒陀利亚。事实上去哪里都比留在约堡更让人心安。热心的旅馆老板开车送我去火车站,直到临下车的最后一刻,仍不忘咨询老板豪登列车的治安状况,直到得到肯定答复才放心搭乘。
也许是我反应过度,也许约堡压根就没有我心里认定的这样可怕。我向全世界承认,我怂了,让人心里不停敲鼓的地方一刻也不想多留。三十六计走为上,约翰内斯堡,等你让我感觉到轻松自在的那一天,我会回来的。
想在南非放下警惕只是一种奢望
南非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3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即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比勒陀利亚,司法首都即最高法院所在地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即国会所在地为开普敦。比勒陀利亚一副小欧洲的模样,是一座当之无愧的花园城市。一位好心人开车送我到了旅馆,看起来这里的治安比约翰内斯堡好多了。就在我整个人开始放松下来时,旅馆大厅里一位年轻的黑人男士却又声情并茂地讲起了白天险些被当街抢劫的经历。我这才意识到,想在南非放下警惕只是一种奢望。
在多人间里转了一圈,选定了一张角落里的床铺。隔壁床铺一位身着阿拉伯白袍的摩洛哥大哥死死地盯住我。“你睡觉容不容易醒?”“睡眠质量一流,雷打不醒!”白袍大哥松了口气:“我会打呼噜。”背包客旅馆多人间经济实惠,容易结伴,是低预算旅行者的好选择。缺点是动静大,睡眠极度敏感者在多人间里很难睡个安稳踏实的好觉,像我这样沾着枕头就睡着的“没心没肺者”最适合这里。第二天在街上巧遇摩洛哥大哥,“去市区吗,当心你的包!”看着我讶异的眼神,他补充了一句,“嘿,我不是在开玩笑!”
市区依旧无法摆脱高抢劫率的阴云,但是我所居住的比勒陀利亚大学区却是当地治安最好、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区,至少光天化日之下,可以放心溜达。我站在路边等候中巴车,学着本地人模样伸出食指。伸大拇指是国际搭车手势,伸出食指是什么意思呢?站在我身边的黑人大姐绘声绘色地为我演示了一遍:“喂,车子,给我停!”这么一比画,这手势真可谓气势十足。
害怕天黑后遭遇抢劫,我早早地回到旅馆参加“共享式晚餐”:参加者将名字写在厨房里的小黑板上,工作人员根据人数去超市购买食材,大伙儿一起在厨房烹饪,继而一起享用晚餐,最后平摊食材费用。27岁仍在读书的南非白人小伙,30多岁来南非做生意的黑人大哥,年纪轻轻在这里做访问学者的美国哲学博士……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房客们因为一顿晚饭而聚集在这个小小厨房里。人人摆足架势,其实都不过是临时抱佛脚,哲学博士干脆搬出一本像大英词典那样厚的西餐食谱现学现做起来,对烹饪西餐一窍不通的我帮助大家打下手。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群门外汉总算做出了还算丰盛的晚餐。谢天谢地,我们顺利地填饱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