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后的王公》(3) - 缪娟作品集 - 缪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缪娟作品集 >

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后的王公》(3)

劫数

1。明月见到的男孩实际上是吴兰英十六岁的弟弟兰荃。姐弟俩两年前从哈尔滨坐火车来到奉天,一直都没有回去过。他们生长在一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村庄,父亲的时间一半务农,一半教村庄上的孩子们读书写字,学费是每年秋后的三斗麦子。他们的母亲在家里织布做鞋。兰英姐弟从小就聪明勤奋会念书,尤其是弟弟兰荃,这个男孩的记性尤其好,小小年纪就把附近十里八村山路怎么走,近路怎么抄记得滚瓜烂熟,连大人都要问他路的。只是兰荃长到九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烧坏了一只眼睛,脑袋瓜子有些糊涂,再也记不住东西了,后来给爹爹搭手伺候家里的三亩地。

“兰荃把地里的活儿做得很好,插秧子像用线逼出来的一样直。人也又乖又懂事,跟我可好了。后来我去哈尔滨的中学念书,花光了爹娘所有的钱,家里再也拿不出来钱让我来奉天念大学。弟就跟爹娘说,那我跟姐姐来奉天吧,我总会找得到活儿干的,我可以养活她,让她念书。”吴兰英说到这里用手帕子擦了擦眼睛,她停了好一会儿,胸口快速地起伏,“从我到这里,生活费都是用弟赚的工钱。他做过各种各样的短工,自己够吃饭,就把钱都省给我。你看到我的鞋子了?又破又旧对不对?我告诉你,原来那可是一双新鞋子呢。那是在商店里面买的,可不是旧货摊上的便宜货,那也是弟给我买的,我穿去学校,同学们都很羡慕的……那天我生了病,弟从工厂跑出来看我,又把赚的钱塞给我,又误了工,又要扣钱了。你看到了,他还是小孩儿呢,是不是?他可能还没有你大呢……”

“你弟弟,他在那个橡胶厂工作,对不对?”

吴兰英点点头。

明月半晌方说:“我能不能帮你做点什么?或者,我能不能帮帮你弟弟呢?”

“我说这些不是要你同情,更不是要你施舍我。你帮助了我,所以我想跟你解释一下,但是请你不要告诉别人。这就是你能帮我做的事情了。至于别的,我快毕业了,我会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我比不了你,但是我也会越来越好的……”

明月点点头,心里记挂下的却是吴兰英说“我比不了你”。吴兰英怎么会比不了她呢?她是个勤奋努力的大学生,她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前途,更重要的是她还有父母弟弟,还有那些用铜板和破旧的皮鞋标记的,来自家人的关爱。

他想要把她抱到床上来,明月大呼小叫地喊疼不让碰。于是半夜叫了中医和跌打师傅,开了汤剂膏药,又嘱咐好好休息不让乱动。明月因此得偿所愿,捞到一个多月清闲睡觉,再不用对另一个人开放了身体,一下一下地数着数入睡。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明月捂着脸,彻底呆住,眼睛的焦距放在小桌上面放着的一个景泰蓝花瓶上,只觉得金光四射之后,那里一会儿红一会儿绿。

陌生人看着她,正揣度这年轻姑娘的话儿有几分真几分假,逼仄的走廊里那一盏阴暗的小灯忽然吱吱啦啦的熄灭了。

他挂了线就觉得自己有点没劲,转身又回到热闹里面去了。

——————分割线——————

还有她在外面待得越来越久,回家越来越晚,他还想是不是学校留下扫除或者跟同学们做作业。结果有一天他出门会友,在汽车上看到这个家伙自己推着车子在街头闲逛,他以为自己看错了,让司机开回去,看见她蹲在路边看老头子下象棋。象棋案子旁边有两个摊子,一个卖西瓜,一个卖香瓜。一只香瓜被掰开成两半让人看生熟嗅味道,时间久了被阳光烤熟,被苍蝇爬过舔舐,跟另一侧摊子下面一摞西瓜皮一起发出腻乎乎臭烘烘的味道。矮房子里面出来一个女人,一盆脏水泼在地上。显瑒想下去把明月从如此所在中给揪回来,门开了半截又关上了,让司机开车上路,心里想也罢,也不是什么过失,她自己乐意就好。

天擦黑的光景,吴兰英从郊区徒步走回城里。她在一个小摊就着白水吃了两只烧饼,身上添了些力气,这才回学校的宿舍。走到开水房遇到住在隔壁的刘月,刘月说你一天没露面,有人找了你三回呢。吴兰英问是谁。刘月说不认识,没见过,几个男的,三十多岁,白衫黑裤的。吴兰英听了就去没再往宿舍奔,她去找机械系的祝新梅,新梅是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住的,吴兰英摸进那个二楼的小屋,借着走廊的光,只见一片狼藉。错愕之中,有人拍了拍她后背,回头一看,是不知来意的陌生人。

她纳闷,摸了摸书包的带子:“为什么?”

“那可不是姑娘的名字。”

但是,在彩珠的心里,所有这一切的意义都比不了兵兵在两岁时候做的那件事情意义重大。

抵制日商和日货的运动在八月初开始,借着由民间的自发性行为发展为集会和游行。又是大学生们首先走上了街头,他们得到了市民的响应和支持,标语口号铺天盖地。明月扑到窗台上,看到吴兰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当时上的是代数课,二十六岁的老师将课本扔到桌子上,带着学生们在窗口向游行队伍招手鼓掌,呐喊助威。待游行队伍经过,老师让学生们各自回座,继续上课的时候,他发现两个学生的位置是空的:汪明月和刘南一。

她终于被小女孩领到一个圆形小院,坐北朝南的方向有一个两层小楼,不必说也是精美非常,但奇怪的是二楼一楼所有门窗都紧闭上锁,南一跟小姑娘说:“真是这里?我,我要找汪,明,月。”

明月没说话,眼泪却落下来。南一麻了爪,想要安慰又怕说错话,想了半天,换了个话题:“你家太大了,你家像故宫一样。你们不会是皇室吧?明月,你不会是公主格格吧?”

3.

明月诧异显瑒怎么会突然翻脸,接着她便开始强烈反弹了,也不去争辩,抬脚就往外面走,眼睛瞪得像只被挑衅的小牛犊子,嘴巴紧紧闭着,牙齿咬的发疼。可是她脚还没有迈几步呢,就被显瑒拽住了胳膊,一把抻过来:“我告诉你今天不许出去。你聋还是我说外国话了?”

“‘大磊酱园’已经逮到真凶,证据确凿,可是罪名怎么定,刑罚是轻是重,让人难以预料。”

浙商会将一纸官文递交法院。同时声称逮到了向大磊酱园投毒的日本人。法庭起先不予受理,然而消息却在民间迅速地传播渲染,人们对于粮油物价飞涨的强烈不满很快波及到其它各个领域,他们赫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已被东洋小国占领,在其与军阀政府之间利益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才叔说你干啥?让我姐带回去给爹娘。要多少?一个。才叔给他拿了五个。这下把兰荃给难住了,看了半天那五枚银元,没动弹。跟工头说自己腰疼的才叔看上去身手灵活,也没什么大碍,跳下床窜过来拍拍他肩膀:你有急用就拿去,不白拿,以后帮我办一件事儿就好了。兰荃二话没说,拿上就走了。

“你去后面研究行,手表给我留下来。”

明月的头垂得更低了,整张脸都被藏在刘海后面,只看得见一个白色的尖尖的小下巴。显瑒看她这样子就叹了一口气,随手翻了翻放在书桌上的她看的书,写的字,纸上都是些歪歪扭扭的文字和支离破碎的笔画,他道:“字写得不好,心里面乱,是吧?”

吴兰英抹了眼泪说,是我害了你,把你给卷进来了。审讯的时候我会说清楚的,让他们放你回。

彩珠跑了一溜道,根本没力气争辩,一屁股坐在船上哪也不去。显瑒没辙,让船老大开船,对那女子说:“不舒服了马上说,咱回啊。”

“汪明月小姐也在?”

傍晚时分,大帅秘书终于出来传话:大帅责成法院审理大磊酱园告日本人井上三郎一案,并将于今日开庭,同时允许社会各界旁听。至于另外两项请愿内容:首先政府将会采取有力措施干预物价,而日商和日货的问题仍需磋商解决。

“冰雪的冰?”

明月闻听此言,忙向前走了几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手攀着他的膝盖,卑微地,迫切地:“王爷,王爷再帮帮我。更我一起被抓的还有一个女孩名叫吴兰英,你把她也救出来好不好?你再想个办法,找找关系,让她别被学校开除。好不好?那个女孩很可怜,伤天害理的事情没有做,只不过游行的时候走到前面去了,王爷你也帮帮她好不好?”

请愿书里首先要求的是法院接受审理大磊酱园被陷害投毒的案件。继而要求军政府采取措施干预物价。继而废除扶植日商和引进日货的官方协议。接受请愿书的是大帅的一位秘书,看上去年纪不大,斯文干练,他表示将把学生们的请愿呈送大帅,请示研究。

“你说她叫什么名字?”

九月二日早晨,张明权同学像往常一样提前二十分钟来到教室,想在老师来之前预习一下功课。

明月和南一跑出王府,跑出雨露街,一口气跑得远远远远了,踩在马路牙子上坐下来,她们浑身大汗,气喘吁吁,费了半天劲才把气给喘匀了。她们相互看看,南一这才看见明月肿着半张脸,她用发抖的食指指了指明月:“你,你怎么了?”

一个坐在他们旁边的男孩笑呵呵地说道:“字才认识几个啊?道理还没明白呢,就跟我们一起起哄,对不对?”

明月忽然看定了他,咬着牙,凶狠地说:“我不!你回去告诉他:我不!”

风波的源头是发生在六月中旬的一场食物中毒事件。岐山路第二小学的二百多名师生在一天午餐之后开始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腹泻。其中一些情况严重的被立即送入了就近的医院。六个学生与两位老师极其危重,几乎有生命危险。他们陷入了昏迷状态,数日后方醒来,脏器严重受损。

十天之后,“大磊酱园”诉日本人井上三郎投毒一案开庭审理。中日商界人士,学生市民代表,还有媒体记者们出席旁听。谁知道案情居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井上三郎当庭翻案,拒绝承认自己投毒,坚称收了浙江商会的好处,在这里当替罪羊,本来不知道罪责如此重大,如今知道了,坚决不认!“大磊酱园”老板和经理都傻了眼,开始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结果庭审三日,最后得出结论:“大磊酱园”之前的官非未消,如今又添上“欺诈”一条,数罪并罚,多人入狱,永不翻身。

大赵朝着明月凑上来一些,掩着嘴巴说:“姑娘,老爷在那边等您呢。说要是我请不回去您,他就过来请您回去。”

显瑒道:“那怎么能行?折腾死你。”

“汪小姐也在。”

兰英心里计算了一下弟弟为了要辛苦工作多久,要省吃俭用多久才能攒下来这么九枚音乐,当时就流眼泪了,低着头半天不说话,直到兰荃说道:“姐你走吧,我还得上工。”

“你一个人怎么去?”

可是,一束奶声奶气却清晰无比的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面,两个字:“狐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