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高效能人士的情商训练课》(9)
情商社交:情商决定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往来,通过传递各种信息来获得各自的需要,这就是社交。人际交往并不都会如每个人所希望的那样。事实和心理学家的各项研究成果都清楚地表明,决定一个人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成效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学识、智力,而在于情商。缘于社交对个人事业成败的影响巨大,近年来,从情商中剥离出的社交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将人的智力和情商两种要素共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认知,并分解为社交意识和社交技巧两个微观层面。
剥离出社交商的概念,其最终目的还在于提升人的情商。所以,不论从何种角度看,情商都决定着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情商,就是提升人的社交能力。当一个人在事业追求的道路上,碰到行业壁垒、人际樊笼,尤其是所追求的事业在技术层面都进入同质化阶段时,人际交往能力就会成为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对此,就得不断调整自己,适应新形势,提高应变能力,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让高情商助力自己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1.高情商人士为什么都具有卓越的社交能力
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从一万个人的工作经历分析中发现:因为技术熟练、头脑聪明和工作能力强而成功的人占所有成功者的15%,剩下的85%,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其具有卓越的社交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是社交能力。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即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表达能力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体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等内容传达给外界,使外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认知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通过他人的语言和非言语方面对他人内心世界认知和了解的能力,也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关系现状的了解和认知;控制能力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形,对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做必要修饰的能力。
一个人想要获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社会交往中,社交能力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培养社交主动性。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如果很愿意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并且善于表达,有社交能力,就表示他具有社交主动性。具有社交主动性的人,能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与他人进行自觉主动的交流。
社交主动性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动沟通意识和主动沟通行为。前者指的是一个人在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能积极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沟通中所存在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后者指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主动采取行动,主动进行沟通,以达到影响自己与周围环境的目的。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是活动的主体,在一场社交活动中,谁能够积极发动信息,成为信息发送者,谁就对这场社交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活动的发起、过程和效果。能够建立起广泛人际关系的人,一般来说,都是具有主动性人格特质的人。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反过来对个人的主动性社交行为给予了积极反馈,使之得以强化,从而更加促进他对社交行为的积极主动性。
因此,人们有必要培养自己成为具有主动性人格的人,也就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能够让自己具备那样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和倾向,成为积极主动的人,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一个人如果具有主动性人格,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环境的变化,去发现机遇,采取主动措施和行动,直到达成目的。相反,如果不具有这种人格特性,就只会在生活中被动接收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无法做到随机应变。
图8-1-1情商、智商高低四位
研究发现,具有主动性人格的人,通常具有果断、健谈、积极进取、善于表达等特性,而且极具冒险精神。由此可见,社交主动性高的人,对外界事物往往是充满好奇心的,所以他们喜欢接触新事物,在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时具有更强的动机。在团队中,正是这样的人使团队气氛变得活跃,也会对大家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可见,社交主动性对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起到的作用。既然社交主动性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这种特性的人呢?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时,每个人都希望能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愿意与给他留下好印象的人交流,并愿意与之继续往来。因此,在他人面前建立良好的印象,是与之深入交往的基础。而想要在社会交往活动之初留给别人好的印象,就应该先注意自己的仪表,也就是穿着、仪态、风度等,这些因素对社会交往的影响不容小觑。衣着整洁,举止大方,会让人感到亲近。相反,浓妆艳抹,油头粉面,则会让人产生反感。人们对那些仪表有魅力的人容易产生好感,并愿意与之接触和交流。因此,在社会交往活动之初,要先在仪表上下功夫,争取主动出击的优势局面。
(2)在与人交流时,尽量避免给他人留下高谈阔论、垄断主题、油腔滑调的印象,那会让人感到不愉快。
要实事求是,以真诚热情的态度与人交流,增进他人对你的信赖感和亲近感,从而使交往能够继续深入。不要表现出虚伪的态度或是冷淡高傲的态度,那是社会交往中的极大障碍。虽然在初次交往中,留给别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极为重要,但也不能因此而只顾表达自己,要记住,表达自己的同时要做一个好的听众,让他人有愿意与你继续交谈的兴趣,这样才有机会使交往深入下去。
(3)让自己在社会交往中变得更加主动,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交往主动性的人。
在生活中,虽然很多人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烈,但朋友却是寥寥无几,甚至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其中原因无非是他们在社会交往上总是处于消极被动的退缩方式。这些人往往不敢主动出击,总是等待别人来接纳自己。因此,失去了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人们应该清楚,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就对一个人感兴趣的,所以,想要在社会交往中赢得更多的朋友,就要主动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成为先出手的那个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如果你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人,但是又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要在人际交往中去尝试主动出击。
(4)学会多关心他人,对别人的不幸遭遇和坎坷,要表达出自己的感同身受,并给予其鼓励和帮助。
这样可以赢得更多人的好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对他人的冷暖毫不上心,自然就会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被淘汰。
社交能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很大,虽然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先天因素密切相关,但经过后天训练,也可以掌握一些技巧,从而达到与人和谐和深入交往的目的。
2.怎样培养良好的“社交商”
“社交商”一词,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于1920年第一次提出。他这样说道:“幼儿园、操场、营房、工厂和商场里到处都能发现社交商的踪迹,但是它在实验室等人为场合却不存在。”
社交商是从情商中剥离出的一个互动新概念,指的是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会影响人的智力,这种智力反过来会指导人的社交行为。所以,社交商指的是主管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种人际关系,主要指与自身交往最为密切的如父母、子女、配偶和亲朋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它包括社交意识和社交技巧两个方面。作为情商的一部分,社交商自然要从后天的培养中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鼓励自己多与人接触。
要想提高社交能力,首先就得勇于与人接触。只有多与人接触,你才能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缺点,从而有了弥补和提升自己的参照物。如果长期将自己禁锢在一些狭小的圈子里,就会给自身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说,对外界的新变化知之甚少,造成视野狭小、思路狭小,严重与现实脱节;自身的一些表现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会严重退化,这会成为人际交往中人为制造的障碍;情绪会严重低落,甚至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些负面影响,粗看起来是妨碍了人际交往能力,实际上是阻碍了成就事业的能力。所以,必须多与人接触,这样才会校正自己,建立成就事业的人脉圈。
当自己的接触面很小时,可以自己设计接触机会。对于父母来说,想在孩子很小时就自觉地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种人为设计的机会就非常有效。比如说,让孩子做东邀请小朋友到自家做客。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干涉孩子的行为,让他以家长的方式自主决定与小朋友交谈、玩耍的内容。这种人为设计,往往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二,树立尊重意识。
在与人交往时,不管对方与自己有着怎样的差别——或身份地位悬殊,或财富差距太大,首先都要树立起主体平等的意识,懂得彼此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让交往呈现出礼尚往来的良性状态。因而,在交往时,要时刻做到以诚待人,不圆滑世故;以心换心,不盛气凌人;保持适度的距离,不侵犯对方的隐私;谦虚友好,不能只顾自吹自擂,把别人晾在一边;言而有信,不见风使舵。只有这样,才能俘获人心,赢得信任和友谊。这样,自然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尊重虽作用在行为上,其根源却在意识上。这种意识,不应是一种应付式的暂时存放,而应是指导行为的信息源,可以与心性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交际中出现意外情况时,才不会让情绪突然陷入失控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尊重意识是高情商的一种内涵。
第三,懂得掩饰不良情绪。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形是:已经约好了与客户见面的时间,可是在赴约途中,突然与他人的车辆发生了剐擦纠纷。这时,分不清谁对谁错,对方蛮横无理,不仅用难听的语言对你进行谩骂,甚至还想对你拳脚相加。可以想象,这时的你一定气愤难平,觉得特别委屈。不管这件事最终是如何收尾的,对方强加给自己的那些胡言乱语一定不会让你有好心情,你的情绪波动一定特别大。如果这时你不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十有八九会使此次会面收不到任何成效。
为此,遇到类似受不良情绪干扰的事件时,你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学会掩饰,以饱满的热情和灿烂的笑容去与人交往。在这之前,可做一些身心调整的活动,比如说,找个熟人寒暄几句,驱散心中的不愉快;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可通过用凉水洗脸或喝饮料来缓解情绪。
社交的一个不自觉的目的就是以彼此开心的方式来营造一种宽松的相处环境。一个人将不良情绪带进社交场合时,必然会给他人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是同他人的主观意愿背道而驰的,因而,不管当时你的不良情绪有没有遭到别人的抵触,事后你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定会大大下降。这时,你定会追悔莫及。
能够控制自身的不良情绪,是情商高的一种表现。学会在与人交往时掩饰不良情绪,还体现着一种你对他人的尊重意识。
第四,永不泯灭热情。
热情,是一种建立在情感上的积极、主动、友好的态度,它是人的积极情绪的外在反映。
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一种生活状态,也可以说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更多的时候,对更多的人来说,通向成功之路并不平坦,有时是非常坎坷。这种境遇,可以充分地反映在每个人的心态上,体现着每个人的心理驾驭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后发现,那些最终拥抱成功之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在于他们自身条件多么优越,也不在于他们先天基础多么雄厚,而在于他们比他人有更可贵的两种心态,一个是坚持,另一个是热情。
“热情”并不是一个专属名词,每个人都拥有热情,情绪高涨时,任何人都会热情似火。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对热情都时刻保持着新鲜感。有些人会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让热情突然熄火,甚至彻底变得冷漠。从社交的角度来看,热情是一种积极情绪,它能转化为投身事业的干劲。这种干劲中,包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热情具有感染力、鼓动性,能让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永不泯灭自己的热情,也就意味着让自己永远受人欢迎,从而在社交中赢得一席之地。
如果不是刻意教导,人的社交行为方式,都是从后天模仿中得来。这些被模仿的对象,基本上都是自小与自己接触最深且负有教养义务的人,比如说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影响孩子行为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他对行为方式的取舍。一旦孩子长大成人,就会在父母影响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行为方式。经验和事实表明,采用培养的方式,自小就向孩子们灌输社交意识,教导他们掌握社交技巧,就可以影响和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只要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注意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也可以培养起良好的社交商,从而为自己的事业营造宽松的人际氛围,让自己领略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喜悦。
3.怎样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现代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从一定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社交圈。然而,随着与社会接触层面的不断扩展,不少人会发现,自己身边所谓的社交圈,不如叫生活圈更准确。因为这个圈子里的成员,多不过是家庭成员或亲戚邻居,甚至连一般意义上的朋友都很少见。因而,出于个人内心的渴求以及事业发展上的需要,人们都希望通过广交朋友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人们扩大自己社交圈的做法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与陌生人结识,最终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熟人,并且长期保持这种关系。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亲力亲为的社交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通过网络媒介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地交友。不管哪种做法,要想成功实现交友,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赢得对方信任。怎样才能做到取信于人呢?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因而,要想取信于人,就必须做到提升自己的情商,以过硬的自身素质实现有效的交流,从而达到目的。要做到这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调整自己的心态,让积极情绪常驻心头。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显然是从攀比的角度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抱着攀比的心态来衡量自身时,就会因双方产生的巨大落差而让消极情绪控制大脑,从而被怒气折磨得苦不堪言。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往往是欲望越高,却又得不到满足时,社会在巨大反差面前产生心理的严重失衡。
虽这世上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但只要拼搏进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高回报者。因而,实在没必要把目光仅盯在不公平本身,而应该在承认不公平的基础上,把自己培养成为不公平中的最大受益者。当人的思维能力转向这个层面时,他就不会被消极情绪所控制,对现实也就不会再抱以悲观失望的态度。这时,他的事业就会有目标,会产生干事业的动力。这种动力,往往会让人变得积极乐观,从而在事业和社会交往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这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法则。谁都可以想当然地举出这条法则在现实中的重要体现。比方说,让愤世者去迎合政客,让守财奴去巴结慈善机构等。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这条法则实际上是诸多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在社交场合,当人们都对收藏古董侃侃而谈时,你却像个局外人一样,一脸茫然,谁还会把注意力落在你身上?这样,你自然结交不到新朋友。
知识大爆炸,注定了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通过不断学习,人们不仅能了解更多的知识,还能拓宽视野,开阔眼界,让人变得广闻博识。这些从社交上来说,能让人有能力与各方面、各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如果能正确发挥,就能以学识的方式让人折服,从而打动人心,为自己赢得友情。
当然,世上的知识无穷无尽,人的有限精力不可能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而,在学习时,既要掌握方法,也要注重目的。有时,出于应急的需求,可以通过培训、充电的方式让自己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当然,这种方式只是权宜之计,仅可作为应急之用。真正提升自己素质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在于持之以恒和日积月累。
第三,不要放弃接触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