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会说话是修养,管住嘴是教养》(5)
有趣的高级阶段是幽默,聊天不必太严肃
1.初次见面,来个又炫又有趣的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学长,证据就是我学得好,长得也好。”一句话,让大家都记住了这个人,觉得他有趣。我们知道,在初次与人见面时,一个幽默的自我介绍,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在聚会或面试场合中,我们幽默的开场白不但能引人发笑,还会给人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一名教授应邀给学生上课,当时正值多雨季节,教授只好冒雨出门。当他到达授课地点后,已经迟到好几分钟了。教授推开教室的门,迎接他的是几十双清澈而明亮的眼睛,大家对他的到来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看到这些学生,教授甚至没顾上整理头发和衣服上的雨水,便健步走上讲台,向学生鞠了一躬,说道:“感谢同学们对我的欢迎。我是讲《公共关系学》的老师,但和老天爷的关系没处理好。瞧,它一点儿也不欢迎我……”
听到他这么有趣的开场白,同学们热烈地鼓起掌来。
幽默的开场白是缩短人际距离的一条捷径,它的作用,是让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到角色中。并且,幽默的开场白还可以为人们消除紧张、减轻压力、解脱窘境。如果我们能在交往中运用好幽默的开场白这张“名片”,便能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哪怕是幽默的语言,如果我们说得拖泥带水,大家同样会一听就忘。因此,我们还得学会把自己的特点凸显出来。比如有个记者在“记协”聚会上这样介绍自己:“我喜欢写诗,可写不过舒婷;我喜欢唱歌,可唱不过毛阿敏;我喜欢主持节目,她俩可能比不过我……”这么一说,既显示了他的才能,又显示了语言幽默的特点,很容易就博得了大家的好感。
注重开场白,是为了给人留个好印象。就如所谓的“首因效应”,它在人们心目中一旦形成,就能定下对这个人认识的基调,成为以后交往的依据。初次见面,说话幽默得体,是在为彼此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一次匈牙利召开的国防军事会议上,瑞典少将隆伯格斯·埃里克的开场白就显得非常风趣。
他说:“我们瑞典王国的祖先是海盗,在海上几乎和当时所有的国家都打过仗,一直打了300年,后来打累了就上了岸,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建立了瑞典王国。记得我们只有一个国家没打过,那就是匈牙利……”(因为匈牙利不靠海)
话音一落,匈牙利的军官们就带头鼓起掌来,会场上也响起了一片会意的笑声。而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人会去追究他是否“亵渎”了自己的祖国,更无人去考证他所说的是不是真的,因为大家都被这名少将的机智言辞和友好的态度所感染了。
在这里,幽默成了一个成熟军人睿智的象征,也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军营文化语言。在这种幽默的氛围中,军官们彼此情感的隔膜很快被消融,人际交往的距离更被大大缩短。
另外,我们在说开场白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微笑,如果我们一直绷着一张脸,再幽默的句子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除了注意表情,就要注意我们的表达。千万不要啰里啰唆说了一大堆,最后别人却对我们的话一头雾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巧妙地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安插在一些幽默片段里。也可以适时地引用别人的言论,或者朋友老师对我们的一些评价,这样便于大家记住我们。尽量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也千万不要自吹自擂,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当我们掌握了以上这些技巧,并且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常见错误时,开场白对我们而言不再是问题。
2.尴尬了,幽默来救场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比如,不小心失言失态,或者我们说的话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反应,或是周围的环境出现了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又或者出现了针对自己的恶意攻击、难堪言辞,等等。总之,这些都会令我们陷入狼狈不堪的窘境。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小心以对。因为一旦应对不当,不仅会丢人丢份儿,还会影响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格调。但如果应对恰当,不但会得到人们的称赞,还会因此化解很多矛盾,从而赢得诸多朋友。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用幽默来摆脱这种尴尬。幽默,能让融洽的关系锦上添花,更能使尴尬的气氛烟消云散。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
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
“当然能。”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幽默的魅力众所周知,它能让人感到愉悦。所以,那些善于运用幽默的人都是会说话的人。他们能够侃侃而谈,不时用笑话让气氛变得异常轻松,面对那些已经尴尬到极点的场面,也能用一句话打破,叫人会心一笑。
并且,幽默还可以让我们在遇到挫折时提振信心。我们在遇到他人的恶意攻击时,也能利用幽默做出有力而优雅的还击。比如,海明威在面对一个嫉妒者的信“我知道您的身价一字千金,现寄上一块美金,请您寄个样品来看看”时,他不仅淡定地收下那块美金,还回答了对方一个“谢”字。
所以,一个幽默的人,不但能把自己从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中解救出来,还能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但是,怎样说话才能让人觉得幽默,却又不落俗套?其实,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多留意那些有趣的事、有趣的词,并对其加以运用,我们的幽默指数就会直线上升。
林妙妙是名油画爱好者,平时很喜欢在家画油画。一次,林妙妙约了一些朋友在家里聚会,玩得正高兴时,大家闹着让林妙妙“露两手”。
当时,有个朋友坐在林妙妙旁边,一边欣赏一边说:“我真希望能够把这些奇异的色彩带回家。”林妙妙抬头看了对方两眼,说道:“你会如愿以偿的。”这话让对方既惊奇又欣喜,接着她又说道:“因为你正坐在我的调色板上。”
朋友一摸自己的屁股,满手都是黏糊糊的油画颜料。顿时哭丧着脸说:“我的妈呀!这可怎么办?”其中一个朋友故作平静地说:“不急,你妈打酱油去了。”直引得在座的人哄笑不已。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这种幽默的魅力,它需要一定技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幽默而风趣地说话呢?
幽默其实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结合当下流行的字、词,比如“跑跑”“不差钱”“躲猫猫”“我倒”“衰哥”“暴汗”“灰常”“杯具”……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去记录那些有趣可笑的语言,或者是当下流行的词汇,然后加以整理,并适时使用,必然能达到很好的幽默效果。
另外,幽默也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听取别人的说话内容,幽默将无处不在。比如丘吉尔当初因为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以致他不能进行自己擅长的讲演,结果导致竞选失败。然后他说:“转眼之间,我发现自己失去了职务、失去了党派、失去了席位,甚至还失去了阑尾。”这话让他原本情绪还很沉闷的朋友们瞬间轻松起来。
正如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所说的:“幽默是智能、教养和道德感的表现。”因为幽默与诚实、道德、良知、真理息息相通,也跟虚伪、无情、不义、谬误格格不入。所以,人们更喜欢与幽默的人交往,也更加信任具有幽默感的人。
如果我们想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那不妨偶尔“幽上一默”,相信定能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一抹亮彩。
3.适当自黑,活跃气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自信”“自卑”“自负”等词汇来概括总结自己,但“自黑”意味着什么?当一个人开始“自黑”的时候,是代表他正在进行自我贬损、批评吗?并不是,那只是高情商的人活跃气氛的一种手段而已。
比如马云经常将自己“不懂技术,也不聪明”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还经常对外谈起自己因外表不佳应聘受挫的经历。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而觉得他真实又亲切,更有人格魅力。从这一点而言“自黑”也可以说是一种“自信”,就像学霸经常说自己“很弱”一样。因为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充足,所以他们不介意自黑。因为他们有信心,明白这些“黑自己的话”不会伤害到自己的价值,并且他们也不介意用这种自黑的方式来“取悦”一下身边的人。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自黑,那样反而会让我们显得很“可怜”。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树立自信,然后把自黑当成是偶尔放松的空档。如此我们就会发现,在生活中,善于自黑的人比那些高高在上、故作姿态的人拥有更好的人缘。
唐圆圆人如其名,整个人都是圆滚滚的,像个球体。她和闺密站在一起,总是这个说那个脸大,那个说这个肉多,“黑”起对方时,愣是让两个明明看起来腼腆内敛的小姑娘显得格外欢快又撒泼。
除了“黑”对方,唐圆圆还善于“自黑”。像什么“我脸大是为了更好地沐浴阳光”“我祈求上帝让我发达,但它却一直让我发福”“我胖,是因为我心里藏着很多秘密,所以不好‘瘦’”……
她的“自黑”为她赢来很多朋友,大家却觉得她的性格率真随性很好相处。
英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富勒曾说过:“先嘲笑自己的人,不会被别人嘲笑。”当一个人开始“自黑”时,就可以在别人笑之前先“堵住别人的嘴”,从而达到缓解尴尬的作用。比如当我们摔倒后,可以选择先问问别人:“我屁股成两瓣了吗?”这样就可能会让别人对我们的印象“扭亏为盈”,使人感觉我们很有幽默感、有魅力、有亲和力。
同时,“自黑”也是一种“先发制人”的说话之道,把出丑的瞬间转化成展现自己幽默口才的机会。
有个小故事证明了这一点:古代有个石学士骑驴不慎摔在地上,若是别人,定然不知所措,他却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岂不摔成碎片了?”一句妙语,让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同时也让他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
所以说,出丑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会正确地应对。有的人一遇到这种情况,只会红着脸躲到角落里,觉得大家会渐渐忘了这样的事情。却不知这样的做法只会给人留下逃避、怯懦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口才处理出丑或者尴尬的瞬间,用自己的豁达和机敏赢得别人的好感,比如“自黑”。
除此之外,自黑还能给自己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好多明星不就是依靠耍宝自黑,才顺利开启了事业第二春的吗?还有很多成功的演讲者,就是常常巧妙地拿自己“开涮”,才拉近了自己与听众的距离,进而调动起现场气氛,为自己的演说博得“满堂彩”。
美国神经科学家吉尔·泰勒在一场18分钟的演讲中,详细陈述了自己在左脑中风后右脑开悟的神奇经历。
她说:“我意识到‘天哪!我中风了!我中风了’,第一反应是‘哇!这太酷了!有几位神经学家有机会研究自己的大脑啊’。”“紧接着,我的脑袋里又蹦出来一个念头:‘可我那么忙,哪有时间中风!’”
泰勒对自己中风那一刻情形的描述,不仅引得观众哈哈大笑,还精准地掐断了那些充满攻击性的言辞。她知道,像那些喜欢捅别人刀子、取笑别人缺点的人,若是发现你很在乎这件事或害怕被嘲笑,他们将骂得更起劲,说得也会更难听。但如果你能抢先一步,把自己黑个透底还无所畏惧时,这些人就无法伤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