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认知和操作
不知道郑军怎么在芮行长那回的话,总之那个卖炉灰渣子的电厂没有贷款。半个月后,陆祎给郑军打电话,“郑行,请我喝酒。”
“凭啥?你都勒索到市行头上了?请客不是支行的强项么?”
“这回得你请客。吕虎涉黑,进去了,刚刚的事。要是贷款放出去,你我都够喝一壶的。”
“啊?真的?”
“真的。”
“你回来吧,我请你喝顿好的。多亏你坚持住了。说实话,我也不想搭理吕虎,没办法啊,得给芮行长面子啊。”
“靠。没出事都是面子,出了事都是鞋垫子。”
“那你说,芮行点贷了,我咋办?要是你,你咋办?这关系咋协调?”
“你要是认为这是人际关系你就错了,其实这是认知和操作问题。做什么,怎么做,一定有其原因、有所考虑,这个原因和考虑就是认知。”
不假思索地做事,那是经验主义。芮行长点贷,郑军就让陆祎给吕虎贷款,这是靠经验做事情,而不是靠思考和分析。陆祎拒绝,指出财源电厂没有主营业务收入,靠卖炉灰渣子维生,不符合贷款要求,拒绝有理由、坚持有原则,无可辩驳!
“郑行,这个事要解决的是服从和遵守的矛盾,一边是服从领导的规矩,一边是遵守制度的规定。为了保证行政效率,单位里有下级服从上级的规矩。所以一般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现在也做领导了,你也喜欢听话的下属,不喜欢顶嘴讲道理谈规矩的下属。但是,如果不分具体情况,盲目服从领导,那领导让你去行贿去受贿,你也去吗?这肯定不可能。”
大多数人之所以把执行领导安排理解成人际关系,究其根源还是“官本位”作祟。
和领导进行解释沟通,需要讲究沟通技巧,履行下属职责以及做人做事艺术。沟通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只要向领导表现出自己的坦诚,让领导意识到你也有自己的原则,并不是有意不服从他的指令,时间久了,领导会理解的。
当然,坦诚不等同于生硬。坦诚是原则,但不是细节。具体的细节、沟通的技巧是讲究艺术的。
“你说的对,我也没直接说不行。我给吕虎打电话让他把电厂报表送到市行了。芮行长看我在做贷前调查,也没再催我。过了两天,我跟芮行汇报,说电厂没有主营业务收入,芮行长直接就把项目否了,没用我废话。”
“高手!”
领导交办工作,虽然和有关规定有冲突,不妨在不触及规定的前提下,先做前期工作,表现出对领导的尊重和服从。再向领导汇报遇到工作和规定发生冲突的困难,并请示领导,如何处理。领导是明白人,像芮行长,直接表明态度。领导是糊涂蛋,也好办,违规的事情,贷审会是通不过的,集体意见,领导也没有办法。
领导不是万能的,他布置工作时,不一定完全了解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下属,有责任和义务为领导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在工作中,遇到了意外情况,比如出现法律法规风险,也不能擅自做主,一定要实事求是报告领导。
在大单位里工作,无论是对领导,对同事,都要有原则和底线。如果为了服从领导,赢得领导的认同,毫无原则,这在品质上是不符合“人”的基本要求的。
郑军和陆祎,就规矩和沟通又聊了很长时间。
和领导相处,首先是讲规矩,单位有很多规矩,按规矩行事是基本要求。那些不讲规矩只讲人际关系的,其实都是忽悠。其次是沟通技巧。同样的话,同样的事,说话和做事的方式不一样,给人心里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这需要长时间学习感悟,不是朝夕可达的事情。省行市行机关里的人都是老油条,不要玩小聪明,被人看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坦诚的人即使不是大家最喜欢的,也不会被讨厌。
“你说,如果在工作中,你的上司安排你去做一件明显违规的事情,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分几个层面,得看具体人的经历和阅历。”
“这有啥区别?还分那么多。”
当然,年轻人会认为这年头到哪不能吃饭啊,何必担这个风险呢,直接拒绝。如果领导打击报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年龄稍大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会略显老道,要看什么事情,如果事情违法是坚决不会干的,甚至会悄悄录音留后路。如果违反单位规定,要看情况,比如违规有损单位利益需要承担严重后果,一定会婉拒,不会当面得罪上司;如果只是轻微违规,既然上司安排去做,说明信任,也是一个拉近上下级关系的机会,就会执行上司的指令。
受过正规培训,比如在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呆过,就会中规中矩,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违规的大事,坚决不做,这条底线一定坚决守住;但轻微违规的小事,还是要讲一点风格的,该做的就做,哪怕出点问题,也要勇敢地替上司背黑锅。职场生存两难啊。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做过管理层的会指点江山,要看什么规定?有些单位规定,根本就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干,能干必须按这个程序,按那个程序就不对。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为了让管理部门逃避责任,要知道职场上许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灰色的地带很多。比如,你办一个手续,如果你不给有关部门表示表示,这件事情就绝对办不成,但是你表示了,怎么入账?作为上司,经常要处理一些不黑不白的事情,只是不方便对下属讲清楚罢了。所以,不是严重的事情,就帮上司办了吧。在职场上太较真,很难混啊。
“郑行,这么说,你是不是挺赞成?”
“这倒是换位思考,可是有几个做过管理层又有这么好心态的呢?”
“嗨,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然即便赢得了一两个领导的认可,也会受到其他所有人的鄙视,也会丧失自己。”
确实,现实中许多管理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监督别人、解脱自己的责任,甚至过度管理,内控程序又复杂,这些过细过严的制度体系,让具体办事的人员很难操作,干了就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