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内耗
市行营业部在任菲坐班主任的带领下,挑战整个六合市区内的所有营业机构,不论机关,不论基层,凡是跟市行营业部打交道的,都很头疼。三八分理处又差款了,分理处不干了,千防万防防市营,款袋上缴之前,都是三人核对、三人封袋,怎么可能出现差款?
那是2001年9月22日,市行直属营业室报告,三八分理处上缴款项与上缴凭证相差八万元整。市行个人业务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到市行直属营业室调查。
陆祎和魏不尽到了营业室出纳区,现金整点区桌面上摆着几把钞票,“这是多少?”
“八万五,上缴票子上写的是十六万五。”任菲撇着嘴站在现金整点桌前,伸手把一张凭证拍在桌角,“你看,上缴165,000.00元整,只有85,000.00元。”说完抱着膀、抖着一条腿,满脸讥笑。
桌上的现金是八把百元新钞,一把伍拾元旧钞。不用清点,因为差的是大数,差了捌万元整。
“点库了么?”陆祎望向任菲。
“点库干啥呀?是他们缴款数对不上,也不是我营业部差款,点啥库呀?”任菲相当不满,三八分理处缴款差了八万,点营业部的现金库,凭啥!
“点库!”扁平化管理,市行营业部也在扁平化管理范围内,陆祎坚持点库,任菲是拦不住的,不过她也没进现金库,出纳主管钟兰配合陆祎、魏不尽共同清点营业室现金库。
很快,清点工作完成。经查:营业室库存现金为3,167,770.00元,营业室帐面金额为3,087,770.00元,库存比帐面金额多80,000.00元;与桌面现金85,000.00元之和为165,000.00元,与三八分理处上缴款项相符,证明款项没有发生差错。
“没错就没错呗,赶紧把这几把钱点一下,入库。”任菲看见账款相符,想把桌上的钱入库。
“等会,据三八分理处调阅监控说,他们上缴款项的形态为一捆百元券,余下65,000.00元中,有60,000.00元为新版百元旧钞,和这桌面上的新版百元新钞款项形态不符啊?你们是怎么清点上缴款袋的?”桌面现金状态和上缴款项状态不符,说明营业室清点上缴款袋时操作有问题,否则,怎么会出现这种“魔术”现象。
问题是,当时营业室出纳监控正在维修,形态差错原因不明。
营业室副主任、坐班主任任菲承认,营业室出纳人员在没有将上缴现金与上缴凭证核对无误的情况下,将已清点完毕的部分款项打捆入库,造成所谓“差款”。
这时,三八分理处主任方晓梅未经许可,敲开营业室安全门,进入营业室营业区,直接走到营业室出纳区。
“站那。”陆祎扭头看见方晓梅迈步正往出纳区进,出言制止。
“不是说我们缴款差钱了么?我看看。”方晓梅很是着急,差了八万,可不是小数,处分、赔钱,多恐怖啊。
“调查有个人部呢,你怎么进来的?谁给你开的门?”按规定,除营业室工作人员、各级检查工作人员,其他人是不准进入营业室的。即使是营业室的工作人员,非出纳人员也是不准进入现金清点区的。方晓梅能畅通无阻走到出纳区门口,险些进入,足见营业室日常管理中安全意识欠缺。
方晓梅红着脸退了回去,但是没有离开营业室营业区,也没人意识到她存在的不合规。
陆祎在调查报告上明确提出处理意见。
1、市行直属营业室收付量非常大,应该安装业务监控器,以明确责任,确保安全。
2、营业室人员安全保卫意识薄弱,有人敲门就开,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应加强教育、管理,切实防范风险。
3、网点个别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禁止进出他所营业区。
4、市行营业室连续发生案件,尤其是市行营业室出纳大艳子、小安子私分金河分理处上缴款事件刚刚处理完毕,又出现在没有将现金与上缴凭证核对无误的情况下,就将已清点完毕的部分款项打捆入库,造成所谓“差款”。事件未查清之前,营业室坐班主任任菲一口咬定是缴款网点差错,这种对事业不负责任、对同志不负责任的态度,在银行、在营业室是坚决要不得的,必须坚决纠正。
5、2003年6月23日,市行营业室对客户提交的凭证审查、核对不细致,造成六合米业18.5万元款项损失,事件由市行计划财务部处理,个人业务部不了解具体情况。但频繁出现业务差错,说明营业室会计核算质量亟待提高。
从市行营业室日常工作表现及市行营业室发生的种种事件,市行个人业务部认为市行营业室会计核算质量存在重大问题,市行营业室坐班主任任菲同志不能胜任目前工作,建议撤换任菲,在全辖筛选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担此重任。同时调整相关柜员,彻底解决市行营业室会计核算问题,确保市行营业室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行。
不停止内耗,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内耗这种东西就是“过度思虑”,不但耗尽精力、降低行动力,让人疲惫不堪;还会降低对工作、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甚至影响对自己存在意义感的认知。
“所谓人生困境,不过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一定强迫自己做到。”
所谓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谁能做到?
单位之中,不是文人相轻,而是人人相轻!只要想轻视别人,总有相轻的理由。
在单位,硕士轻视本科,本科轻视大专,大专轻视中专,名校轻视非名校,干部轻视职员,职员轻视工人。更搞笑的是学理科的轻视学文科的,学文科的轻视学理科的,前台的轻视后台的,后台的轻视前台的。
人人相轻,自然学不会相互合作。加之私心重、视野窄、眼光短,所以中国人在企业里面非常缺乏团队精神。
最近市行推行绩效考核,有些部门经理不爽了,因为他们一算,自己的奖金要变少,还要被考核,于是背后说坏话的也有,开会大吵大闹的也有,不闻不问的也有,种种姿态,不一而足。
有同事问,“不至于那么严重吧,不就是搞绩效考核吗?一个制度而已。”
制度本身不复杂,但是损害了某些人的既得个人利益,于是这个事情就复杂了。这些经理不会说自己的奖金变少了,而会说本部门的奖金变少了,本部门的风险变大了,或者挑起部门员工对制度的敌意,来对单位施加压力。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其实,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单位好了大家好,单位垮了,个人也拿不了几个月薪水。
缺乏团队精神,单位内耗就多了。实际上,有40%的工作时间是去解决内耗的,因为部门间的摩擦太多,个人间的摩擦太多。这不是一个管理制度或者管理手段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的问题。私心太重,就不会顾全大局;不顾全大局,就学不会妥协;不会妥协,就天天吵架,你争我斗-——单位就在这样的内耗中完蛋了。
陆祎不会纠缠于内耗之中,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取决于他的胸怀有多大。与自己不喜欢或不喜欢自己的人合作,是对胸怀的一个极大的考验。一边合作,一边设防,成年人的世界最是煎熬!
“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心理承受能力”,才是决定个人价值的关键。
在处理这件内部纠纷的同时,陆祎还下发了一个《关于理财业务风险点的风险提示》,内耗虽然严重,对外风险才是时刻需要注意的。
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客户首次在大谷银行测评《风险评估问卷》,需在营业网点进行,有效期为一年,超过一年需要再次评估。评估结束后,理财经理要告知客户评估结果,且只能向客户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
重点群体客户注意事项,超过65岁的客户,理财人员应充分考虑客户年龄和相关投资经验等因素,每次完成销售前要将客户填妥资料报支行行长或个人业务主管行长审核签字。客户单笔购买理财产品超过2000万元时,完成销售前要将客户填妥资料报支行行长或个人业务主管行长审核签字。
私人银行和高资产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是指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个人客户;大谷银行在提供服务时,由客户提供相关证明并签字确认。高资产净值客户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客户,单笔认购理财产品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认购理财产品时,个人或家庭金融净资产总计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证明的自然人;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每年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家庭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证明的自然人。
交易撤销资金到账,当日撤销,实时到账;隔日撤销,下一工作日到账。
客户不可以异地购买理财产品,客户若在a分行进行过理财签约,不能在b分行交易。但可以开一张b分行的卡,做变更签约卡号交易后,在b分行交易。
所有产品的收益率都是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不保证收益。理财人员在销售时一定向客户充分告知,并让客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和风险提示。
当时陆祎只是在理论层面下发了这些风险点提示,各营业机构在日后实际操作中,这些风险点提示居然起到了风险防控的巨大作用,躲过了一波理财纠纷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