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困境
针对百府市支行实际情况,陆祎对支行目前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困境、需要破解的问题详尽剖析。强化执行是当务之急。
解决执行力不强问题是支行发展的当务之急。执行力不强反映到思想上,就是观念意识陈旧、进取意识不强、执行力缺失;反映到业务处理上,就是上面发展有要求,下面落实有偏差。无论哪个条线的工作,只有执行力得到提升,才能有工作效率。面向“三农”服务应该成为大谷银行未来立足之本,发展之基,而不是“上级的要求,政策的规定,考核的需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上下联动”,防止出现“上下”两张皮、“上热下冷”现象。如果不能真正行动起来,工作主动性不高,再好的方案也只能是美丽的文字,不能变成广大农民的笑脸。因此,强化执行,有效落实是当前工作当务之急。
生存问题刻不容缓。
百府市支行需要剥离不良贷款84429万元,目前正常形态下各项贷款余额3457万元,人均贷款25万元。息源减少,收入减少,经营形式严峻。各项存款余额62632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41845万元;对公存款余额为20787万元。人均存款444万元。点均存款7829万元。中间业务收入215万元,人均中间业务收入1.5万元。
股改后的大谷银行,商业性市场主体地位必将进一步加强化,利润成为无可辩驳的经营目标,因为大谷银行必须为股东负责,必须为提升大谷银行的市场价值而努力。增强主动发展意识,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有效资产规模小、生息资产少、盈利能力不足的生存问题,刻不容缓。
风险意识亟待增强。
基层普遍存在对风险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业务发展,轻风险管理”的顽疾,没有真正树立起风险管理意识。经营中应彻底纠正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高层重视、基层轻视,领导重视、员工忽视”等上热下冷的不良作风。
风险意识亟待增强:反复强化每个员工尤其是基层负责人对风险认识的文化导向,不断培养员工重视风险的自觉意识,促进每办一件事都要衡量风险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彻底根治风险管理让位于业务发展的错误思想,让业务部门真正理解风险管理是业务稳健高效发展的保护神,在拓展业务中自觉重视风险因子,形成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在防控风险上的紧密配合、良性互动。开展新一轮行情教育,教育员工正确理解股份制改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
员工结构有待改善。
百府市支行目前在职员工141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40岁以上员工84人,占员工总数的60%。一是年龄结构老化。目前,县支行大部分员工年龄都在四十以上,青年员工十分有限,团员青年更是寥寥无几。一线柜员70人,平均年龄41岁;客户经理33人,平均年龄46岁。前台操作层面与同业比较,呈老化态势,普遍存在如:思想观念陈旧、学习能力下降、工作激情不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外在形象较差等。
二是知识结构断层。百府市支行在职员工全日制教育程度为:大学2人,占1.42%;大专4人,占2.84%;中专21人,占14.89%;高中114人,占80.85%。
同业情况:夏天银行从劳务市场招聘50名金融专科学生;信用社采取换岗、招聘普本大学生;通讯公司在社会上招收高中以上毕业生等从事一线柜员工作,效果明显。用人渠道及机制值得研究。
职业规划势在必行。
多数员工入行十几年来都是从事一线工作,业务知识显得比较单一、片面,难以适应业务经营发展需要。虽然近年来一直提倡“创建学习型银行”,加大培训力度,但收效甚微。一是一线员工受训面较窄,但大规模的学习培训又与工作起冲突;二是缺少实际案例的培训,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自身素质低与经营发展快的不适应导致员工对自身职业生涯缺乏方向感、归属感。员工职业规划缺失,政治成就感空间狭窄,直接导致员工缺乏进取心、责任感和危机感,职工素质也由于缺乏源动力而难以提高。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员工的思想状况,是加快支行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县支行的人力资源现状,在没有“增量”的前提下,只有依靠盘活“存量”的办法,这就需要各专业条线多频次、多渠道进行业务培训,和员工共同设计其职业规划,明确职责及方向,使其工作有内容,生活有方向,奋斗有目标,提高对大谷银行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使之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用卡环境急待改善。
制约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瓶颈是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一是与县城相比,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很差,无论是网点还是自助机具都非常少,制约了银行卡功能的发挥,农民使用大谷银行“丰收卡”受到极大局限。二是农民的金融意识薄弱。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仍习惯使用传统的存折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制约了银行卡的使用,导致银行卡使用率不高。国家在农业和农户贷款、保险、资金支持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银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面对难得的市场机遇,支行应该不断扩大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和使用率,在银行卡方面打好“农村牌”,充分发挥丰收卡支持、服务“三农”的功能。加大农村市场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地区的银行卡受理环境,为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作为发卡行,基层行要加强对银行卡产品的宣传,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使用信用卡。加大与地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丰富、使用“丰收卡”业务功能,将“丰收卡”与农民低补、医保、各种补贴、扶贫贷款发放进行归集整合,以“一卡多用”、“一卡多能”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打造满足农民需求、适合农民使用的“丰收卡”品牌。
网点建设加大力度。
百府市6家金融机构在百府市现有营业网点46个,而大谷银行百府市支行仅有8个营业网点,仅占17.39%,其中县城6个、乡镇2个营业网点,极其不利于支行强势占有县域市场。百府市支行现有8个网点当中,有2个营业机构办公用房为租赁形式。支行网点表现为:农村营业网点与信用社、绿色银行比是网点数量少,县城营业网点跟同业比是高产网点数量少,地理位置相对较差,网点面积小、装修陈旧。应优化网点布局,培育县域支行所在地的网点建设。
自律乏力急需解决。
目前支行的专业自律呈现执行不力,监管乏力现象。出现自律监管乏力,该发现的问题发现不了的现象,主要是前台从业人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支行,从事银行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的人员,既承担营销、管理工作,又承担专业自律监管工作,一个人专业素质的局限性,导致很难发现自身业务的瑕疵。县支行专业自律、风险防控工作亟待加强。
和谐银政势在必行。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地方对银行信贷资金的惯性依赖严重,对银行信贷的期望值过大。一旦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就认为是不服从地方的领导、不配合地方的工作。而对信用联社进行地方性保护,甚至动用行政力量,左右财政资金的流向、大项目的归属,因此,构建和谐的银政关系,对于稳定大局,拓展业务势在必行。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向地方领导勤请示,多汇报,阐述只有大谷银行在服务“三农”中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回报股东,才能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并实现良性互动;宣传大谷银行的金融政策、惠农态度及行动,取得地方领导对大谷银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