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积极策略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122章积极策略

陆祎认为,为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应从企业层面、市场层面、监管层面、政府层面多渠道出发,多部门合力,有效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第一方面,从企业层面争取金融服务积极策略。

一是盘足资产。小微企业平时要注意积累固定资产。对资产进行清理,注意收集产权凭证,通过转籍等方式落实明确的产权。不断壮大经营实力。

二是理性发展、合理借贷。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理性,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合理展业。要选择适合自身特点,适合当地,适合市场行业,做精做细产品,拓展市场,逐步培育优势地位,做行业的领头兵。不能盲目融资,盲目发展。

三是保持信誉。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开发利用是中国进入诚信社会的显著标志。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准入的前提,如果不保持一个诚信的记录,就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四是完善治理,弥补自身缺陷。小微民营企业要加强自律,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经营能力,解决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确保提供给金融机构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使得金融机构对自己有真实、完整的了解,以达到一企一策,化解症结,有效支持。

第二方面,从市场层面完善金融服务积极策略。

一是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平台,建设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加强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达到金融服务的资源、机制、手段能够及时、有效施行与小微企业。

《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突破制度提出,发挥民营金融作用,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民营经融机构,包括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金融租赁公司,风险防控手段为该民营金融机构必须自担风险。

《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在小微企业集中,发展前景良好的区域设立村镇银行,丰富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简化抵(质)押物登记流程,设立多种形式的小微企业融资咨询服务机构。

二是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快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共享信用信息,有效分散信用风险;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作用,对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信托、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实行资源共享,以达到全社会珍视信用作用,确保无信用则无担保、无资金、无出路,真正发挥征信体系的法律作用。

三是降低融资成本。规范收费,降低成本,免于收取小微企业贷款融资的承诺费、账户的资金管理费,小微企业在抵押登记时只收取工本费、登记费,不得以任何理由加收任何费用,让小微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本。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是夯实物权基础。小微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自己的房产、土地以及机器设备等进行确保,小微企业也要有足够的意识确保自己的专利和技术,为企业发展融资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说明自己的发展前景,抵质押实力,达到融资再发展壮大的目的。

第三方面,从监管层面规范金融服务积极策略。

一是政策导引。银监会研究、制定了关于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一系列工作方针和政策,先后出台《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等20多项政策,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

接连下发通知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通过细化机构准入标准、有条件适当突破存贷比、适度提高监管容忍度等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多途径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障碍,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银监会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鼓励金融资本参与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道,对金融政策体系进行调整完善,对金融竞争生态进行大力改善,增加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满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需求。

明确要求对扶持小微企业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从规模上坚持两个不低于,从形式上探讨金融互联网,以及网联网金融,从渠道上探讨资产证券化,从资本运作上探讨私募债以及小微企业上市,总之,从制度设计入手,鼓励金融机构形成差异化的小微金融服务。

二是差异化监管政策。银监会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落实“两个不低于”监管目标,进一步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金融机构内部服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要突出对团队和个人的小微金融服务正向激励,增加信贷资源配置;提高客户经理服务小微企业积极性,修改完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问责与免责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尽职者免责失职者问责;通过精细化核算,设立科学、合理的、明确的小微企业坏帐容忍度,并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进行单独考核。银监会首次明确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的占比指标,这一指标明确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坚定导向。

三是规范经营。银监会明确要求各行严格执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两禁两限”,即严禁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和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认真落实“七不准”,即不准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浮利分费、借贷搭售、一浮到顶、转嫁成本。切实做到减费让利、扶小助弱、应免尽免,最大限度地减少小微企业贷款的收费项目和附加条件,真正做到合理定价,公开透明。

第四方面,从政府层面引导金融服务积极策略。

一是加强小微企业风险缓释能力建设。倡导多方社会资金组建担保公司,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目前担保公司数量较少,管理不够规范,担保能力十分有限。担保方面的作用没有明显的发挥。建议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力度,多方汇集资金组建有实力的担保公司,为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探讨小微企业金融风险缓冲渠道,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和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平台,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二是出台激励政策。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包括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优惠、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府采购以及清理和减免涉企收费等五个方面。包括大幅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延长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

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和运用财政资金、私募资金、担保公司等多种资源,共同服务小微企业。各商业银行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全方位、多形式的综合服务小微企业。

三是搭建银企联系平台。政府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建立常态化的银企交流机制。成立小微企业协会,相互监督,并配合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信评估体系,展示小微企业圈中个个企业的信用形象。加强对抵押登记部门、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确保资产评估价值合理、经审计的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抵押登记手续的便捷,为小企业顺利融资提供服务。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政府、银监局、银行业协会牵头小微企业协会,建立“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信息查询平台”,搭建网上小微金融服务联系洽谈平台,通过银行与企业的网络互动,收集企业的问题与建议,加强银企信息对接。

四是调整小微企业的结构。通过设置担保基金等方式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及经济布局的小微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向高科技的小微民营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小微企业的结构优化升级,自然就可以获得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多方社会资金的支持。

五是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组织保障,包括通过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报告制度及组织银企对接活动等形式,切实增强政策落实力度,努力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政府部门联动,政府要定期发布全省小微企业融资报告。

维护金融债权,打击恶意逃费金融机构债务行为。银行、法院、经侦多部门联动,充分利用“银法对话平台”和“多头授信解困会商机制”,加强银行业与法院、经侦的联系,加大对风险企业的帮扶力度。通过创新还款方式和贷款方式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