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价格推手
世上万物皆有金融属性。当价格足够敏感,就会吸引资本快速聚集。当大蒜涨价再次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百姓对“蒜你狠”的来势汹汹心有余悸。恰逢多年不遇的好行情,让囤货的蒜商尝到了大大的甜头,大蒜的价格甚至赶超了鸡蛋的价格。即便曾经猜错过行情,却始终按捺不住乘胜追击的冲动。
价格的暴涨暴跌让很多蒜商血本无归。近期,伴随着各种蔬菜的疯狂涨价,“蒜你狠”推波助澜,当价格再次站上高点,迎接蒜农的除了高涨的热情,恐怕还有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隐忧。
投机本性容易引发投机风潮,除了市场,没有谁能决定大蒜的价格。即便最聪明的蒜商在预测蒜价这件事上的胜算也丝毫不比一个小孩子多。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赌局”。可是人类本来就有好赌的天性,何况还有巨额利润让人容易铤而走险。
虽然谁都明白今年可以赚上千万,明年就有可能亏损上千万,但是任凭谁都愿意相信,自己的决定一定是对的。然而市场是琢磨不定的,你永远不知道别人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更不可能依据别人的决定而做出自己的决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人们投机的本能交织在一起,最终引发市场投机行为。
大蒜金融属性成为“蒜你狠”幕后推手。由于天气变冷,蒜商储存成本降低,加之新蒜要到明年4、5月份才能上市,市场需求不减和蒜商“捂蒜惜售”造成的供需关系已经失衡,再加上大量的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使得大宗商品市场的不少产品价格都上涨了,这其中就包括大蒜。
大蒜金融属性逐步增强,人为炒作因素在大蒜价格飙升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金融资本的强势流入,让今年的“蒜你狠”更加底气十足。所以业内人士预测,春节前大蒜价格高位运行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能期待下个收割季节产量正常,到明年第二季度,大家就能吃到不那么“狠”的蒜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我们再一次站上顶峰,是时候换个角度看待当下,避免陷入羊群效应,在全社会的非理性狂热中保持一丝清醒,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为慎思明辨的投资者。
“满嘴蒜味才是真土豪”,夏虎征疯狂地“爱”上了吃大蒜,早午晚三顿顿顿都能吃一头大蒜。
“你少吃点蒜,这么吃你那位能受得了么?”
“没事,没啥感觉。”夏虎征“吭哧吭哧”吃得相当欢实。
哎,什么便宜都想占。蒜价奇高,夏虎征每一口都像是占了极大地便宜,心里美的很。
吃蒜的这一头,消费者怨声载道;卖蒜的那一头,作为上游的农户和下游的商贩,并没有真正从中获益。农户手中的大蒜大多早就被收走,如今的价格涨落与他们无关;对于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贩,价格高得离谱购买者就会明显减少,同样没有多少盈利空间。谁赚了?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人笑称今年是投入百万纯赚百万的“傻子年”。
梳理新一轮“蒜你狠”的出现,固然不能撇开天气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不断有“部分地区大蒜绝产”、“全国库存仅剩60万吨”等假消息陆续出来,中间商炒作信息、自买自卖、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嫌疑。
周期性波动已成为影响三农问题的痼疾。最大幅度抹平这种“波动周期”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农业等职能部门要有前瞻性的分析预测,及时发布权威数据,为农户提供有效参考,要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平台,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快电商进入农村市场的步伐。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也亟待升级。我国种植养殖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跟风”现象严重。通过进一步发展合作社,提高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农户就能多点议价能力。同时,强化“农超对接”,也能尽可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
“蒜你狠”“姜你军”反复出现,“菜篮子”里很多品种因为游资炒作而涨得让人望而却步,那就是关系到“幸福感”“获得感”的事情了。但作为监管者,相关部门应当多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查一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幕后推手。
都说供应量减少是导致今年蒜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其实大蒜价格上涨离不开资金推动因素。炒作,是暴涨的最大因素。
“十一”期间,16个房地产热点城市出台了地产调控政策。总体来看,这是高层应对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控。调控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地产市场量缩价平,资金挤出。
这些从房地产行业出来的资金将去往何处?商品市场整体向好氛围叠加大蒜基本面利多,吸引了资金进入炒作。
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价低伤农,价高伤民”,这是一个矛盾。省物价局、农业厅等部门开展蔬菜目标价格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当蔬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农民将获得保险赔偿,以此来规避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首批入选的试点品种就有大白菜、大蒜、马铃薯。随着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发挥功能,将一定程度上缓解价格波动风险。
“蒜你狠”表面上看是产量减少、市场供求造成的,但其背后是一些投机者或明或暗的推波助澜。这场“蒜你狠”的江湖博弈,源于商家逐利天性使然,从而进一步推高了大蒜价格。不仅是“蒜你狠”事件,其实近年来不少产品的价格波动背后,“价格推手”几乎如影随行、乐此不疲。
《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串通定价、低价倾销、哄抬物价、价格诱骗、价格歧视、变相定价和牟取暴利等不正当价格行为。法规早已明令禁止,还有人胆敢投机取巧,这恐怕是投资的利益回报要远大于处罚成本。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大蒜商对操纵价格还有不少手段,其中之一是自买自卖,制造价格假象,引导其他蒜商跟风;二是准备出货时,以更高价格收购,同时暗地里大量签订单出货。当蒜商们这只背后推手“兴风作浪”,大蒜价格暴涨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