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事业部制三
县支行作为三农金融部的基本经营单元,是全行服务“三农”的主要平台,也是大谷银行实施蓝海战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主力军。大谷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最终都要在县支行落地。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成效,最终体现为县支行服务能力的提高,经营活力的展现,经营潜力的释放。
与改革前相比,事业部制改革对县支行经营管理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是县支行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县支行的基本定位是,县域微小企业和个人业务的经营管理主体,县域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主体,以及县域大企业(大项目)的营销操作平台。
二是县支行的责权利更加统一。赋予县支行适当的经营管理权限,并匹配相应的资源。县支行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主经营,就近决策,自控风险,高效服务。
三是对县支行的支持保障更加有力。三农金融部成立后,实行专门化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产品,有专门的人员和资源保障县域业务发展,针对县支行特点,制定差别化的考核政策。
对不同类型的县支行实行差别定位,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经营管理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相应的服务重点,形成独特的经营优势。
对经济发达、经营管理好的经济强县支行,实施资源倾斜、放权搞活,鼓励其率先发展,多创利润、多做贡献,成为全行“三农”业务发展的排头兵。
粮棉大县支行,重点围绕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转化,做精做深专业化金融服务,强化风险管理,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贫困地区县支行,因地制宜,走有特色的“三农”业务发展道路,建设质量效益型的“精品”支行。
自然条件恶劣、金融资源贫乏的县支行,强化资本约束,稳定员工队伍,做好公共金融服务,通过内外部扶持政策,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行事业部制改革后,对县支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积极运用风险管理工具、方法,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业务经营中的各种风险,重点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二是明确“三农”业务的风险管控目标,对超出风险管控目标的,实行停牌整顿。出现重大风险的,对县支行班子成员实行集体问责谈话。
三是向县支行派驻风险经理,加强对县支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系统指导、监督。强化在线监测与非现场审计,用严密的管理预警、控制风险。
四是实行单独的风险拨备与核销政策。按照“高定价、多拨备、快核销”的原则,以市场的定价覆盖风险,专门的拨备补偿风险,及时的核销消化风险。
事业部对县支行主要制定了四个方面的资源倾斜政策,一是对县支行单独下达经济资本计划,保证县域支行业务发展需要。各分行在经济资本计划内可以调增县域业务经济资本计划;未经总行允许,分行不得挤占县域业务经济资本计划。
二是对县支行单独下达信贷计划。各分行在分解下达信贷计划时,要优先满足“三农”和县域需要,“三农”和县域信贷计划不得用于城市行。
三是单独下达县支行的固定资产和费用计划。
四是多渠道补充县支行人员。县支行自然减员名额不上收。根据县支行实际需要,实行差异化招工政策,适度放宽岗位招聘条件。
构建县域金融服务渠道,包括营业网点、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流动金融服务等方式。
下一步,总行将在保持县域网点数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技对金融服务的支撑,加大县域电子渠道建设力度,通过设立村镇银行、开展合作等模式,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
县支行在服务渠道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推进网点转型,提升网点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重点集镇适当恢复、迁建、改造一批网点,优化网点布局。
三是组建流动客户经理组,强化对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四是加强与地方、信用社、邮储、供销社等合作,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提升服务水平。
重点县域支行推进计划的主要内容,总行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的原则,选择了110家实力强、管理好、有潜力的县域支行,在管理模式、信贷计划和资金、财务费用和固定资产、用工和绩效工资、信贷政策及业务授权、风险管理等方面,给予特别的扶持政策,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动率先发展,打造一批盈利大行,带动县域支行共同发展。
各一级分行比照总行,选择部分县域经济发达、金融资源富集、经营管理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县域支行,开展重点推进。
丰收卡是大谷银行专门面向广大农民研发的特色产品,具备支付结算、代理各项涉农补贴和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三大功能。这一产品是大谷银行对农户金融服务的一次“破题”。
总行党委对此寄予厚望,明确提出要以农户为重点,以丰收卡为载体,以农户小额贷款为驱动,全力推进服务“三农”工作。
为加快丰收卡推广,2009年总行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围绕3年全行面向农户发卡1亿张的总体目标,分别选择1个省分行、10个左右地市分行、100个左右的县支行,实施整体推进。
为做实丰收卡功能,县支行应着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丰收卡为载体发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二是大力营销新农合、新农保、各类财政补贴等代理项目。对国家新农保项目试点县,争取代理面达到35%-50%。三是积极拓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基金、保险等中间业务,提高附加值。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为了解决“三农”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持,总行启动了专门面向县域的三农个人客户信息管理系统(apcrm)研发工作。
该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客户储备。广泛采集县域个人客户相关信息,为开发“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构建专业数据库。
二是营销支持。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查询筛选出有效的营销目标对象。
三是风险管理。系统自动计算农户小额贷款的额度、剩余天数和贷款形态,主动对贷款风险进行预警。客户经理可以在线跟踪客户的贷款、用款和风险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县改区”的贫困区纳入三农金融部管理。目前,全国共有5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位于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根据监管部门的意见,这些市辖区机构不列入三农金融部管理范围,也不纳入三农金融部核算。
考虑到这些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三农”金融需求旺盛,为促进贫困地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大谷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贫困地区分支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属于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的支行,经总行批准,可以在机构属性、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和会计核算不变的前提下,比照适用“三农”相关的信贷政策、制度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