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事业部制一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369章事业部制一

总行又有新动作,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什么是事业部?事业部,是指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按照客户、产品、区域等划分出若干独立的业务单元,并在资源配置、内部运作、政策制度制定等方面,赋予较大的经营自主权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通俗地理解,就是事业部作为业务条线,单独进行核算和考核,多劳多得。

事业部管理体制的由来已久,1924年,常用汽车公司在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后,规模急剧扩张,管理难度加大。时任公司副总裁斯隆,对企业内部资源和运营系统进行了重组,按产品线设立了若干事业部,单独进行管理和核算。因此,事业部管理体制又称“斯隆模式”。

事业部管理体制一般有三个典型特点:一是条线化经营,垂直化管理。二是每个事业部都是单独的责任利润中心,核算相对独立,责权利清晰。三是合理的集权和分权。企业总部专注于战略决策和全局管理,具体的业务经营由事业部负责。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一条线、一本账、一结合”。

事业部管理体制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专业化经营。每个事业部都面向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培养专业化人才,组织专业化经营,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决策效率高。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部际协调转化为事业部内部协调,提高对市场和客户的响应速度。

三是增强控制力和执行力。事业部实行条线化管理,改善决策传导和反馈机制,提高对终端的控制力。四是提升经营绩效。引入市场机制,单独进行核算和考核,激发事业部的经营活力。

事业部管理体制的弊端,由于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可能滋生本位主义思想。通常在每个事业部,都需要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会造成机构和人员的重叠。事业部的绩效评价,对企业的财会、管理和技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增加了这方面的成本。

国际先进大型商业银行大都采用事业部管理体制,比较有代表性。国外以涉农业务为主或从农业信贷发展壮大起来的大型商业银行,均以事业部为基础,建立了矩阵式管理模式。

总体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事业部尚处于探索阶段,春天银行、夏天银行、生意银行、百姓银行等对部分业务实行了事业部制改革。

2007年,生活银行全面启动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设立了信用卡、房地产、能源、交通、冶金、工商企业、贸易金融、投资银行、电子银行、私人银行、金融市场、零售等12个事业部。

大谷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总体原则是坚持“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

面向“三农”是首要的原则和前提,明确了大谷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整体改制,通过国家注资和财务重组,大谷银行于2009年1月15日整体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运作,是股份公司运作的基本要求,要实现商业可持续,满足股东回报的要求;择机上市,指在内外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成为公众上市公司。

大谷银行为什么要面向“三农”?面向“三农”,既是战略要求,也是大谷银行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现代农村金融的支持和配合。大谷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好“三农”责无旁贷。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三农”领域蕴藏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业机遇。面向“三农”,有利于大谷银行发挥在县域的资金、网络、专业优势和城乡联动的系统优势,把“三农”和县域业务打造成为加快发展的“蓝海市场”。

面向“三农”,适应“三农”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大谷银行按照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确立了服务“三农”的八个重点领域: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商品流通、特色资源开发、县域公共事业、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民生产生活。

大谷银行服务“三农”的总体要求,践行“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传承“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的企业愿景,大谷银行把服务“三农”作为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股改不改服务“三农”的方向和目标,上市强化服务“三农”的功能和基础,不断拓展“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最终实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总体目标。

对“三农”业务实行事业部制管理,首先,是为了真正把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落到实处,从体制机制上保障服务“三农”长期可持续。

其次,通过引入事业部管理体制,提高专业化经营水平,开拓“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

第三,在统筹发展城乡业务前提下,客观公允地反映“三农”业务经营管理情况,满足资本市场和投资者信息披露的要求。

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政策依据是《大谷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对大谷银行“三农”和县域业务,实行事业部管理体制。

大谷银行按照《股改方案》的要求,根据银监会《大谷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和《大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制定了《大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农金融部管理章程》和《大谷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试点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按照“边界清晰、治理高效、核算准确、保障有力”的要求,构建“条线管理、单元经营、重心下沉、单独核算、正向激励、有效约束”的事业部经营管理体系,努力把三农金融部建设成为立足县域、服务“三农”、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责任利润中心,为服务“三农”提供长久的制度保障。

三农金融部的功能定位,是大谷银行根据股份制改革的要求,为实施“三农”和县域金融服务专业化经营而采取的一种内部组织形式。

三农金融部以县域金融业务为主体,在治理机制、经营决策、财务核算、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大谷银行三农金融部的总体架构为“三农金融部总部+省级分部+地市分部+县域经营单元”。

大谷银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部总部,各一级分行设立三农金融省级分部,各二级分行设立三农金融地市分部,县域支行作为经营单元,整体纳入三农金融部管理。

三农金融部各层级的职能定位,实行“三级督导、一级经营”的管理体制。

三农金融部总部,作为单独核算的责任利润中心,负责“三农”业务的政策制度、产品研发、客户营销、风险管理、考评激励等职责。

省、地级三农金融分部,作为三农金融部系统管理的机构,负责制定区域性的“三农”政策制度和产品,指导辖内三农金融分部和县域支行开展“三农”业务。

全部县域支行改造为三农金融部的经营单元,直接面向客户,提供“三农”金融服务。

大谷银行三农金融部的业务和管理边界,以地域为界,大谷银行在全国2003个建制县(含县级市)设立的2048个县域支行,以及设于县域的22个二级分行营业部,整体纳入三农金融部核算和管理范围。

跨越城乡的系统性集团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由城市板块牵头营销开发和统一管理,三农金融部负责上述各类客户在县域端的功能落地和客户关系维护,上述各类客户在县域的贷款反映在当地县支行。

为发挥大型银行城乡联动的优势,银行卡、电子银行、代理保险、国际业务、投资银行等产品部门,按原有模式为三农金融部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并依据原有渠道开展产品交叉销售。

科技、法律、审计、监察、保卫、工会等后台支持和行政管理部门维持现有管理关系不变。

大谷银行董事会和高管层分别设立“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和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从决策和执行层面保障三农金融部改革顺利进行。

总行三农金融部建立“三农”专业部门+中后台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三农”专业部门包括三农政策与规划部、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农村产业金融部、农户金融部、三农信贷管理部。

在中后台相关部门设立了三农核算与考评中心、三农资本与资金管理中心、三农风险管理中心、三农产品研发中心和三农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等五个管理中心,为三农金融部提供支持和服务。

各一、二级分行,根据当地业务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部门和中后台管理中心,搭建三农金融分部组织架构。

大谷银行三农金融部的决策机制,董事会“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三农”业务规划、基本制度、风险规划和经营计划,并监督规划和计划的执行。

高管层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作为全行服务“三农”的协调、议事机构,负责落实董事会有关“三农”业务的决议,统筹推进全行“三农”业务和事业部改革工作。

三农金融部实行总裁负责制。各三农金融部组成部门应定期向本级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三农”相关政策、制度和资源、考核等重要事项,原则上应提交委员会审议。重大问题经三农金融部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后,提交三农金融部总裁决定。

三农金融部的授权体制,大谷银行对三农金融部实行授权经营,赋予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包括业务规划、制度制定、单独核算、资源配置、绩效考评、人事管理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

三农金融部内部实行逐级授权经营,明确相关经营责任。

三农金融部各层级的报告关系,大谷银行行长担任三农金融部总裁,分管副行长担任常务副总裁,三农业务总监担任副总裁。各一、二级分行行长担任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分管副行长担任常务副总经理。

县域支行(事业部经营单元)行长向二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报告工作,二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向一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报告工作,一级分行三农金融分部总经理向三农金融部总裁报告工作。

三农金融部各级副总经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按授权开展工作。

三农金融部实行矩阵式管理模式。三农专业部门接受上级事业部专业部门的系统管理和业务指导,同时向本级事业部总经理和上级事业部报告工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