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清晰定位
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市场定位。农户财政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业务推行,使得大谷银行的市场定位清晰起来。城乡联动,服务三农,各经营行渐渐走出原来的迷茫。正确的市场定位,主导单位的经营与发展方向,影响单位发展战略与决策的落实,对单位的长期稳健发展意义深远。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短期发展计划就会不断偏离方向,最终导致发展战略无法落实。
因此,确立正确的市场定位,是大谷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之后又一个重大的前瞻性问题,是建设特色大谷银行的根本需要。
对于现实改革中的大谷银行来说,市场定位问题日益凸显。长期以来,大谷银行市场定位模糊问题一直十分突出,在同业中具有相当表现。
在城市业务,有春天银行、夏天银行、冬天银行优势竞争、股份制银行迅速崛起、外资银行涌入等巨大压力,农村业务有农村信用社瓜分市场之忧的情况下,大谷银行基本改革却市场定位不清。
与大规模的农村开发及市场需求背道而驰,发展研究过热追求并非优势的城市业务,冷淡农村金融业务,不仅有针对性的农村市场开发研究尚属空白,而且甚至有撤出农村市场的趋势,导致一线尤其县级支行改革与经营无所适从,代价惨重。
大谷银行服务不能满足旺盛增长的城乡金融需求。各级大谷银行至今衙门作风极浓,官商经营旧习难改,大谷银行难以深入乡村、社区,真正面向市场客户需求提供服务的机制远未形成,服务比于保险公司上门营销,仍然棚架在有限的乡镇和城市网点之中——大谷银行对农村千里沃野上的千万农户和百万社区家庭提供的金融服务十分薄弱。
在农村市场争夺中,大谷银行采取了与农村信用社大肆扩张网点相反的策略,撤并农村营业所蔚然成风。相当多的农村县支行,放弃在农村乡镇多年经营的基础,撤并了许多接自人行、建所四五十年、在乡镇原本唯一的营业所。
甚至有农村县支行宣布自己是没有农村网点支行。——个别地区大谷银行不顾大谷银行实际一刀切式撤并农村营业所,已经严重损坏了大谷银行赖以存在的农村基础,大谷银行一线营业所与地方数十年培养的良好关系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长此以往,大谷银行在损毁或丢失了农村战略基础之后,无法服务三农,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大谷银行市场定位不清,过热追求城市业务而冷淡农村业务。以致,城市业务限于先天劣势、阻力重重而大肆违规短效经营,造成大量沉淀贷款;
农村业务因农村网点急剧收缩,不仅相当地区的农村市场被农村信用社顺手牵羊,而且相当多的农村贷款管理棚架,原本风险不大的小额农贷因超出诉讼时效形成了大面积死滞。
与大谷银行收缩农村业务、发展趋缓相应,农村信用社业务近年长足进展,发展势头强劲:农村信用社要办成农民自己的银行!甚至高层也称之为农村金融主力军!
此举基本上否认了“大谷银行主导农村金融”的传统说法,完全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高层对大谷银行冷淡农村市场的不满。
总之,当前大谷银行市场定位模糊、上层决策重城轻农、好大喜功倾向十分严重,业已对大谷银行基层经营造成十分严重影响,其影响之深远度甚至已经到了危及到大谷银行能否在农村市场上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基础。
因此,找准大谷银行市场定位,现实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影响大谷银行跨世纪战略实施的重大前瞻性问题,大谷银行市场定位必须引起大谷银行决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大谷银行市场应定位何种角度?学习研究过金融学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即使是最发达国家,其金融业也有明确的专业分工。
事实上,正是不同的专业分工造成了不同银行间的差异和特点,避免了机构重复设置与资源浪费,保证了各银行从不同角度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并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旺盛金融需求。
这种分工即使变化,也只有以保持金融业稳定为前提、以股份制金融健康成长为条件、按照市场要求、区分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对四大商业银行进行战略重组的可能。
力求变革的原因有四,一是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条例早已出台;二是没有任何国家愿意长期背负无止境亏损的国有银行包袱,讨价还价只能是暂时的;三是改革和入世客观需要组建超大型金融航母,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四是经济的迅猛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均衡,都决定了建设必须城乡兼顾,也决定了关于国有金融进行深层次改革的争论,除了区分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分别进行改造,没有更好的选择!
同时,必须注意,决策层已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基本出路。
种种论断都立足农村地域广大的实际情况,切合实际。不仅明确指出了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度,而且把小城镇建设确定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开拓农村市场、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缩小城乡差别、带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最主要和最灵活的形式,为确定大谷银行的市场定位指明了政策方向。
对大谷银行来说,传统的市场定位是“办理农村金融服务为主导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这就从根本上界定了大谷银行必须以开拓农村市场、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为主的基础性市场定位,也明确了大谷银行与农民、农村、及其经济建设发展休戚与共的关联关系。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大量事实,尤其是大谷银行发展建设的实践,业已证明了“农民富则大谷银行富,农村兴则大谷银行兴,农村失则大谷银行亡”这一铁的无可置疑的事实。
农村,占全国80%以上地域的广阔农村正是大谷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火如荼不断发展繁荣的农村城镇经济与乡镇企业,正是大谷银行生存建设发展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