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雅(9)
第25章雅(9)
【鉴赏】这首诗旨在告诫贵族统治者不要疏远兄弟亲戚而亲近谗佞小人。全诗八章,比喻运用非常新奇,给人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需要仔细诵读才能发现各章之间的脉络流动,领悟到里面那种酣畅的激情。
菀柳
【原典】
有菀者柳1,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昵焉2。俾予靖之3,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盚焉4。上帝甚蹈,无自瘵焉5。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6。
【注释】
1菀(yu):茂盛。2昵(ni):病。3靖:谋划。4盚(qi):休息。5瘵(zhài):也是病的意思。6矜:危险的处境。
【译文】
有棵柳树很茂盛,树下不可去休息。上帝变化太无常,切莫接近讨晦气。先前使我理国事,后来贬我到远地。
有棵柳树很茂盛,树下不可去歇凉。上帝变化太无常,切莫接近招祸殃。先前使我理国事,后来却把我流放。
有只鸟儿高高飞,展翅直上九霄天。那人心事太难测,险恶到什么境界?为啥让我理国事?却叫无端遭凶险。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大臣参政有功却被撤职流放。诗以“菀柳”下不得休息起兴,比喻君王的道德衰微,充满了怨愤和伤悼的语气。
都人士
【原典】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1。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2。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3。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4。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我不见兮,云何盱矣5!
【注释】
1缁撮(cuo):青布冠。2琇(xiu):一种宝石。3苑(yun)结:郁结。4虿(chài):即蝎子。5盱(xu):忧伤。
【译文】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颜色黄。仪容端庄有风度,话儿出口成文章。行为举止合忠信,天下人民尽向往。
那些京都的人士,草笠布帽戴头上。那位贵族女公子,满头青丝密又长。如今我都见不到,心里不快难开颜。
那些京都的人士,充耳宝石亮晶晶。那位贵族女公子,尹氏姞氏有芳名。我有多日见不到,心里忧闷不得宁。
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随风飘。那位贵族女公子,发如蝎尾高高翘。我有多时见不到,但愿日日随她跑。
不是他要把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不是她要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如今我都见不到,为之四顾心忧伤。
【鉴赏】
这是一首怀念京都人物的作品。诗人着重赞美了男士的才德仪容和女子的娴雅美丽。全诗五章,每章六句,皆用赋法,平淡的叙述中寄寓着浓烈的感情。
采绿
【原典】
终朝采绿,不盈一稤1。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雦2。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其弓3。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维鲂及,薄言观者。
【注释】
1稤(ju):即“掬”,两手合捧。2雦(chān):指衣服遮着前面的部分,蔽膝或前裳。3(chàng):弓箭袋。
【译文】
整天在外采荩草,王刍不满两只手。我的头发卷又曲,我要回家洗洗头。
整天在外采蓼蓝,兜起前裳盛不满。他说五天就见面,过了六天不回还。
往后那人去打猎,我要跟他收弓箭。往后那人去钓鱼,我要跟他理丝线。
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钓来竟有这么多。
【鉴赏】
这是一首写丈夫行役在外,妻子在家思念的诗。全诗四章,前两章是实写,刻画情思细致入微:后两章是虚写,幻想丈夫归来后要紧紧追随他,再也不和他分开,这种想象更加透露出别离之苦。
黍苗
【原典】
秡秡黍苗1,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