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大全集:下册》(5)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大全集:全2册 - 鲁中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十二章《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大全集:下册》(5)

当自己的力量不足,还不足以成气候的时候,跟别人联手,也可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胡雪岩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在做生意的时候,很少堵同行的财路,唯恐同行业联合起来,将自己孤立起来。因为胡雪岩处处顾及同行业的人,所以他在做事情的时候,也深得大家的支持。胡雪岩在湖州的时候,知道自己运出的那批生丝已经到了上海。按理说,当时阜康钱庄刚开始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这批货不尽快出售,势必会连累钱庄的生意。可是,洋人给的价钱实在太低了,如果此时出售,对于自己来说,又是一笔损失。

此时的胡雪岩,还没有将生意的重心转到上海,对于那里人生地不熟。自己的力量不足,还没有足够的资本跟洋人谈论价钱的问题。胡雪岩意识到后,马上联合当地的做生丝生意的人,希望大家能够联起手来,跟洋人谈判,抬高生丝的价钱。

当地的生丝大户,自然不愿意听从一个外地人的建议。为了能够跟他们合作,胡雪岩也是费了很多心思。一方面透过关系结识了洋买办古应春,另一方面让刘不才出面拉拢庞二,做联络同行的工作。

拉拢庞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庞二是上海洋庄数一数二的人物,对于生丝生意很是在行。而且,他花钱捐了一个道台,虽然没有具体的官位,也不把其他官员放在眼里的。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如果胡雪岩亲自出面,恐怕会招致他的逆反心理,所以他让刘不才去伺候着。

说是伺候,也不过是陪着庞二赌上几把。此人别的爱好没有,唯独好赌。这刘不才也是一个在赌场上不要命的角色,尤其是听了胡雪岩的吩咐,更是不敢怠慢。他陪庞二连赌两天两夜,各种手段用尽了,才让庞二赢了大钱,心情也大好。刘不才趁机提出了合作的事情,尽管庞二对胡雪岩还有所顾及,但是一想刘不才这么陪自己,就下了狠心,同意了跟胡雪岩的合作。

有了古应春和庞二的支持,胡雪岩跟洋人很快达成了协议,生丝的价码比原来高了很多,他也狠狠地赚了一笔。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薄弱的,强强合作,能形成更大的势力,这样跟别人谈判,自然胜算会更高。在商场上,很多时候危机都是同行业一起面对的。如果哪一家不跟大家一起,尽管也能有所发展,但若应对大的灾难或大的危机,则往往孤掌难鸣,毁于一旦。今天,个人英雄主义高唱凯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个人单打独斗已经无法赢得市场的决胜权,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才能提升一个团体的竞争力,只有你的团队比别人更优秀才能在竞争中形成优势,发挥团队的力量已经成为赢得未来竞争胜利的必备条件。

微软在开发windows2000系统时,动员了超过30名的研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写出了50多万行代码。如果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微软公司让数以百计的雇员成了百万富翁,可是,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中许多人在获得了经济独立之后,却仍继续留在微软“卖命”工作。在某些人看来,这些家财万贯的百万富翁,无疑是发了神经。的确,大多数人认为,发财就等于取得了辞职的资格证书。但是,事实证明,微软公司的百万富翁们并不那样认为。

当了解到微软公司的工作条件并非舒适安逸时,就更会觉得雇员们的这种献身精神难能可贵。在这里,一周工作60个小时是常事,在主要产品推出的前几周,每周的工作时数还会过百;微软公司并非以其高额津贴出名,相反,却以吝啬著称。据该公司的一位前任副总裁透露,多年以来,董事长比尔·盖茨因公出差时,总是自己开车去机场,而且坐的是二等舱。

那么,是什么神奇的吸引力,竟使这些百万富翁在获得经济独立后仍然如此卖命地工作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超越了自我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已在微软公司落地生根。微软人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而是从属于某种特别的东西——“微软”这个团体。

团队的根本功能或作用在于提高组织整体的表现,发扬团队精神的目的在于提高团队的工作业绩,使团队的工作业绩超过成员个人的业绩,使团队业绩由各部分组成大于各部分之和。

合作才能发展,合作才能胜利,强强合作就更加能够最大限度地壮大势力,挖掘资本。优势互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不仅在人际的交往、感情的发展方面,优势互补还能适用于做生意当中。做人做事,在这方面有优势,在另一方面可能就存在不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精通这方面的人来帮助自己。用优势补劣势,胡雪岩就是这样,他利用古应春同洋人的关系、庞二在当地同行中的地位,以此来弥补自己刚到上海时力量的不足。

与谭柳合作:人事皆为我需

怎样赚钱?或许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有人会把钱存在银行,靠利息来赚钱;有人会买股票来赚钱;有人会投资房子来赚钱,等等。这些都是以钱赚钱的方法,其实最能展现一个人智慧的是以人赚钱。

胡雪岩的成功,首先得归功于王有龄,随后便是左宗棠。如果没有这两位的出现,胡雪岩哪来这么大的风光?即便他聪明机敏,最多也只不过是众多商人中的一个。所以说懂得用人来赚钱,才是真功夫的体现。

关于以人赚钱,胡雪岩有着自己的一套学问。他觉得人是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的,上层的人能够提携自己;中层,也就是平级的人,能够竞争、合作;下层的人可以支撑自己。所以,在胡雪岩的眼中,不管你是高官左宗棠、漕帮老大,还是共事的伙伴,人人都是贵人,人人都得以礼相待。

胡雪岩得到左宗棠的信任,委托他代购军粮后,立刻同柳成祥、谭则云聚在一块进行商谈。胡雪岩希望二人能够和他合作,这不仅能够为自己觅得两个好帮手,也是给两位吃定心丸。他们本来就是胡雪岩的合伙人,如果胡雪岩独自吞了这个好处,就会引发两人对他的怀疑——左宗棠到底是给了他多少钱?所以还不如交出底,同他们共商未来。两人看到胡雪岩的诚意,以后干起事情来也比较容易同心协力。

在征询到两人同意后,胡雪岩就开始作下一步的打算,首先便是要因人设事。根据谭则云的经验,胡雪岩说:“从今天你就开始做钱柜。”当然,对于因人设事这个用人的策略,在今天还是有很多的争议的。有人赞成,觉得一切要以人为核心,也有人不赞成,认为它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管理规范。

比尔·盖茨经常在全球寻找出类拔萃的人才,争取过来并委以重任,甚至会专门为这个人设立具体的部门。但也有人认为因人设事很危险,因为这个事、这个职位是专为某个人所设计的,可能非常适合他干,但如果这个人有一天不在了,就没法去找一模一样的人了。因事设人,是使学历、年龄、特长一致的一类人,可以很容易相互取代,职位不会空缺,工作不会停顿。

其实不能完全否定因人设事,也不能说因事设人就多么符合现代潮流。不管因人设事还是因事设人,关键看人与事是否为我所需,是否符合长远发展。胡雪岩要谭则云当钱柜,正好是人和事都为我需。

做粮食生意,少不了要和漕帮打交道的,所以商量好内部组织的事情后,胡雪岩又来到了漕帮。他带着礼物拜访漕帮老大,不仅讨得老大的欢喜,还让其对胡雪岩刮目相看,心想胡雪岩真不简单,遛了一圈,就成了左宗棠的红人。

粮食生意风险是很大的,所以胡雪岩又开始琢磨着重返钱庄这个本行。不仅仅是做本行有经验那么简单,也是因为左宗棠这个大资源,靠着他便能赚大钱。在办钱庄之初,胡雪岩就非常讲究人际关系的建立,他觉得有人才有事,有人好办事。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这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说的一段话。

人生在世,山不转水转,帮助人是一种投资,你帮助了别人,下次有了困难再去求别人帮你就更容易。聪明的人都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成功。胡雪岩就是典型的借力的高手,他善于因人成事,他敢借、能借、会借、善借。

一个人再有智慧,也无法靠独自的力量获得成功,更多的时候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懂得借助别人的智慧,开自己的“花”,借出一片新天地!

巧用玉惠:找到“线头”,打开“死结”

玉惠不仅是个戏子,还是个“花女”,也就是我们说的交际花,人脉之广是胡雪岩所不能及的。胡雪岩来到上海,认识了玉惠,马上就觉得她是一个可以为己所用的人,于是常常和她来往。并不是胡雪岩真的那么喜欢她,而是通过玉惠能够打通自己的人脉,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胡雪岩想要向银行贷一笔数额不小的款,希望通过玉惠做中间人。这令玉惠很惊讶,她不明白胡雪岩借那么多的钱干什么,但玉惠还是帮助了他。因为在她看来,胡雪岩是帮她解脱的一个很大的希望。虽然她斡旋于各大权贵中,可终究是个出身卑微的戏子,大家要好也不过是逢场作戏,寻乐而已。远离这个风花雪月的场所,找一个比自己条件好的人照顾自己,组一个家庭,甚至相夫教子,才是玉惠最大的心愿,而胡雪岩正好满足她的要求。两相情愿,办起事来就容易多了。

胡雪岩要利用玉惠,少不了要讨好她。当玉惠来到阜康钱庄,胡雪岩对她相当客气,让旁人看着都眼红,因为在胡雪岩看来,玉惠此时就是自己的贵人,如果没有玉惠,即便是左宗棠给了他机会,也不一定能借到钱。

玉惠告诉胡雪岩借钱的事可以找怡和洋行的买办唐廷枢帮忙,胡雪岩觉得可行,但是借钱一事最好还是有人出面探探虚实较好,玉惠显然又是最佳人选。因为借钱一事玉惠来见胡雪岩,属于私会,老板没给派车,胡雪岩马上让柳成祥给玉惠准备轿子,还亲自抬着玉惠去见唐廷枢。

柳成祥很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放下身段来给玉惠抬轿子,却也拗不过胡雪岩。有人郁闷,也有人乐开了花。能得到这样的待遇,玉惠能不心花怒放吗?

玉惠向唐廷枢表明了来意,唐廷枢满口答应了。不光因为这是自己的工作,更因为是玉惠这个美人提出的。玉惠这样的交际花,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唐廷枢除了要钱之外,还想要她。有了目标的玉惠,当然不会轻易地妥协,何况这种场合的应付,对她而言应该是轻车熟路。于是,她假装听不出来,慢慢往后拖,最后不了了之。

玉惠既然帮助胡雪岩借到了钱,那么胡雪岩也要让她得到好处。于是将玉惠赎出,并纳她为妾。

可以说胡雪岩能够顺利借到钱,完全得益于玉惠的帮助。在同玉惠的交往中,正是很巧妙运用了互惠的策略。

战国时期,秦国王族中有一位名叫公孙消的将军,多次带兵打仗,而且屡建奇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然而,官职却难以升迁。

为了升迁,他多次瞅准机会公开去献殷勤,但是不管自己如何卖力,皇太后仍然对他没有丝毫好感,更别说替他美言。公孙消为此十分苦恼,以致经常大发雷霆。

就在公孙消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名叫献则的策士发觉了公孙消与皇太后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他对公孙消说:“将军,我有一计可免你忧虑,不知您愿不愿听?”

“先生有话尽管讲出,别跟我绕圈子了。”公孙消是个武将,加之近来窝了一肚子火,也就直着嗓子回答献则的话。

献则说:“现在,皇太后的亲弟弟华阳君正在周天子身边做个小官,很不得志,太后为此十分忧虑不安。碍于华阳君是自己的亲弟弟,又难以启齿向周天子提起此事。现在,你以秦王族的身份向周天子施加压力,迫使他任华阳君为相,这样,皇太后就会十分感激你,消除对你的偏见,你的官职升迁问题,也就会自然解决了。将军何不去试一试呢?”

公孙消听了献则的话,顿觉是个好主意,就开始依计行事,向周天子施加压力,果然使华阳君在周得到了重用。皇太后的心事被公孙消了却,对公孙消顿时刮目相待,常在秦王面前说公孙消的好话。公孙消自此官运亨通,步步高升起来。

而那位献策者自然而然让公孙消感激不尽,委以重任。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的人寄去了圣诞贺卡,结果大部分收到贺卡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可见,当一个人得到对方的恩惠之后,会有一定要报答的心理,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玉惠能够帮助胡雪岩,跟胡雪岩给了她很多好处是分不开的;公孙消日后官运亨通,得益于皇太后对他的感激;献策者能够得到重用,正是公孙消对他的回报。

我们可以看到,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对利益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对权力的向往,都不是什么坏事情。适时地表现出自己的需求,寻求最得力的合作伙伴,激励自己努力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必定能够为我们带来极大的收获。

只要善于发现,寻求最佳的合作点,谁都有和对方分享资源的可能。一旦双方达成了互利的关系,合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再通过双方的默契配合,共同努力,围绕共同的目标,就一定会把事情办得漂亮,办得圆满,真正实现互惠互利,皆大欢喜。

胡宝玉牵线:搭桥重在抓心

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找到对的人,然后去做对的事,即使出了问题,解决起来也不是那么麻烦。就像太极拳,它动作缓慢,看起来没什么威力,其实不然,太极的哲学是“借力打力”,引导别人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力量。胡雪岩就很明白这个道理,常常把它当做做事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了抵御沙俄的入侵,左宗棠需要购买武器,这单任务又落到了胡雪岩的身上。不过这一次购买武器的款项可是远远高于上次通过玉惠所借的,所以玉惠是处理不了的。那么就还得寻觅另一个人帮助完成这次的借款。

胡宝玉出现了,她和玉惠一样,同属欢场中人,但比起玉惠来,名气要大多了。外界称她为“妓界西太后”,同胡雪岩还有画家胡公寿并称为上海“三胡”。有了这个线索,胡雪岩断然是不肯错过的。

胡雪岩见到胡宝玉后,直接进入了主题,希望她能够帮忙牵线,请到各国的领事、商界及社会的名人聚个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