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顿山庄 - 世界经典另类小说金榜 - 贺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赫顿山庄

〔英〕斯柯特

斯柯特(1920—1988),英国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恐怖之夜》、《喋血圣诞餐》等。新房客

在英格兰首府伯金翰郊外山上,有一座古老的赫顿山庄,是老上校巴勒德所有。一九六○年,巴勒德上校要出国去,至少要三年以后才能回来,正愁这一座巨屋没人看管;却巧他的好友马丁在马来亚亡故以后,马丁太太苏珊带了子女回英国来,急需要居住的地方。巴勒德跟苏珊原也是早就认识的,于是他就以象征性的极少租金,把整座赫顿山庄租给苏珊。

苏珊有三个孩子:长子约翰八岁,次女海伦七岁,三男迪克三岁。一切安顿好以后,苏珊让三个孩子都到山下小学校里去读书。

苏珊自己也在那个小学校里谋个老师的职位。这么一来,不但生活获得了解决,孩子们也交了很多朋友。有时,孩子们带了同学回来一起玩,那些好奇的同学们对于这座巨大而幽暗的赫顿山庄,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他们疑惧地端详那到处巍立的巴家上代祖先铜像,小心翼翼地走过那曲折阴幽的黑暗甬道,胆颤心惊地试探那到处黑暗房间里是否有“鬼”?!

苏珊的三个孩子,却喜欢到山下同学们的家里去玩。同学们的屋子虽然小,却是颜色鲜明,光线充足;既没有绷着面孔的黑黝黝铜像,也没有阴幽幽的走道与空房,那气氛可就愉快得多了。苏珊看到了自己孩子经常这么受同学邀请到人家家里去玩,老是叨扰别人,实在不好意思,因此,苏珊决定回请他们一次,以示礼尚往来。

淘气的儿童盛宴

于是由年纪比较大的约翰与海伦负责制作请帖。用厚卡纸裁成一小张一小张,照着母亲所开的格式,两人端端正正地在每张请贴上写下:“我们定于本(四)月十七日(星期六)下午三时半在家里举行招待会,欢迎你准时光临!约翰、海伦、迪克谨订。”一共做了四十份请帖,都寄发了出去。

这么巨型的包括有一顿晚餐的招待会,大约是赫顿山庄有史以来所仅见。四十几个孩子济济一堂,自然,他们不会像大人那样规规矩矩坐着的;于是,整个山庄就像起了革命,八十几只脚在厅堂和走道里跑来跑去震耳欲聋,幼小儿童迷途在什么地方的黑暗空房里尖声哭喊俨然要把墙壁扯裂,更加上追逐的、游戏的、谈笑的、打斗的……赫顿山庄如果真的有鬼躲着的话,恐怕这时候也要被弄得魂飞魄散了。

在苏珊一家看来,赫顿山庄似乎并没有鬼魂出现这一类的传说。这是平日最使约翰、海伦和迪克感到不满的一点。小孩子们认为,住在这么一座阴森森的巨屋里,竟然没有鬼!这岂不是太煞风景么?来参加招待会的小朋友们,在幼稚心灵里,多数也都有这种感想。这当然是因为他们都还没有真正了解到巴氏家史的缘故。

“瞧!约翰!”一个小孩拿了一块桌布由头上披下来:“这屋里该有这么一个鬼魂出现才对呀!”大家哄然大笑,这小孩“吱———吱———”叫着便去追逐别的小孩子们,于是一阵混乱的大奔逃又起高潮,厅堂、走道、空房间……到处骚叫声吵成一片。

到了六时半过去不久,家长们纷纷到来,要接他们回去了。可是,看到苏珊把他们招待得那么周到,孩子们又是玩得多么高兴,家长们不好意思就把招待会拆散。于是,这里有了两大集团的客人:四十几个小孩子像转磨一样叫闹着川流不息;而仅仅少于此数的大人们,占据了所有可以坐下的位置,每人手里一杯果汁,以仅次于孩子们的叫闹声,展开了笑谈。

席终人散后

一直到了七点半,有些孩子玩得相当疲乏了,有的竟然哭了起来。这才使家长们记起自己的任务。于是,另一阵新骚乱开始,道谢与告别的声音此起彼落,叫子与呼亲的声音东呼西应。好不容易到了八点钟,客人才全部走光,而苏珊也才能坐下来,凝望着这“劫后厅堂”不知道要多少天以后才能收拾得恢复本来面目,幸亏巴勒德上校并非去去就回来,否则他一定会发脾气的。

“约翰!”

“什么事,妈?”老大已经领了弟妹要上楼,听苏珊叫他,三人都停了脚步。老二手里抱着一床毛毯。

“照顾妹妹跟小弟弟先去睡,然后你下来帮我收拾收拾。虽然可以等到明天再弄,但是今夜能先清理一部分也是好的。”

“是的,妈。”约翰说着,偕了弟妹,三人愉快地走上楼梯。

火焰魅影

正当他们走完楼梯的下半段,快要转弯向上半段的时候,忽然三个孩子同时抬头呆住在那儿。接着,海伦一扔毛毯,与迪克同时返身拼命奔逃下来,两臂前伸:“妈呀!妈呀!好……好……可怕呀!……”

“怎么啦?怎么啦?”苏珊一跃上前,在楼梯边把两个孩子接住。两孩子惊惧万分地埋头在母亲衣襟里。苏珊焦急地抬头问那仍立在转弯处发呆的长子:“约翰!约———翰!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我不知道,妈,我们大约是看到了一些幻……”约翰装作老大哥的神气在回答。

“看到什么呀?你可别胡说八道的!”

“一个穿红色晚礼服的女子,妈,她向楼上跑回去,而且……”“

约翰!”

“而且,她一身都是火焰。妈,她在惊叫着———虽然没有声音,但我知道她是在惊叫,那一脸非常可怕的表情……”

“什么?”苏珊不相信地放开两个孩子,自己急步地冲上楼梯,还没走一半,约翰喊起来:“妈!你瞧!她又来了!又来了……”

苏珊急速抬头,真的!那女子突然出现在楼梯顶上,闪过约翰身边,奔下楼来!她身上穿的是整套红色的上衣和红色长裙,可是,上由衣领下到裙边,全都燃烧着一片腾腾烈焰!

擒拿鬼影

苏珊是个非常有机智的人,她即刻抓起小孩子扔在楼梯上的毛毯,趁着那女子奔到的一刹那,把毛毯向那女子扑抱过去。苏珊自己也立足不稳,跟着那女子一起沿楼梯滚落到地上。

可是,那女子忽然不见了!苏珊喘息着爬起来,毛毯还抱在自己怀里。“她……她……她到那儿去了?”

“妈!你没抓住她。”迪克嗫嚅着说:“她早就奔出厅门去了!”

“什么?”苏珊朝那厅门发怔:“那厅门是关着的呀!”

等到大家都定下神来,苏珊心里想:这么说来,这阴森的赫顿山庄毕竟是有鬼的了!不但有鬼,而且还是个非常可怕的女鬼!

“孩子们,别怕!”苏珊安慰着他们:“如果这就是所谓‘鬼’,那也就是说这个女子早已这样被烧死的。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只不过是个影子罢了,不必害怕。”

墓园的隐情

第二天是星期天,一大早,这一段经过就迅速地传开了。因此,教区牧师,特地到苏珊这儿来,悄悄地向她解释。当然,牧师是不相信有鬼的,他说那只是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的理智,往往会被幻觉所欺骗。”牧师说:“尤其是像当年巴家这么一个真实的悲惨事故发生之后,这儿的人们是个个都知道的。这件发生在一八一九年的可怕悲剧,文件都有记载。悲剧里的两三个主要人物也都是在教区里登录有案的。至于那个可怜的女子莉莎死后,也就埋葬在教区墓园里。如果你有兴趣,你到教堂里来,我可以带你去参观莉莎的坟墓。你如果能带孩子们一道来,而且参加我们教堂里做礼拜,那是尤其欢迎的。”

于是苏珊到了教堂,参加了礼拜,接着看到了那座荒芜的古坟,墓碑上刻着:“巴盖尔爱妻莉莎之墓。一八○一年五月十日生,一八一九年六月一日死亡。”

“莉莎算是巴家的人了。”牧师说:“这可怜的孩子,是在她十八岁生日过后不到一个月就死去的。”

不过,这位牧师所能叙述的有关莉莎死亡经过,只是语焉不详。因此,苏珊写了一封很谨慎的信,给此时正在意大利的巴勒德上校。苏珊说明她自己本人并不害怕,孩子们更只认为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而没有受到心灵上的损害。所以,希望巴勒德能详细地说一说,让她满足一下好奇心。

真情揭露

巴勒德的回信很快地到来。他在信里说:“我不知道应该向你道歉呢,还是应该向你道贺?是的,赫顿山庄曾经有这么一个悲惨故事。不过,我从来不曾自动地向人说起,因为我不相信莉莎的鬼魂会轻易的出现。我这一生没看见过她的出现,我父亲也同我一样。只有我祖母说是曾经看见过她。莉莎是在一次为她举行的极为盛大的舞会里死去的。据说她以后只在赫顿山庄再有那么盛大而热烈的欢会举行里,才会再度出现。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应该恭贺你有这么难得的机会!”

苏珊不由举目四瞧,今日屋里已经完全恢复了原有的情状,但四天前招待会的狂乱气息她似乎仍然闻得出来。

“我把当年整段经过,”巴勒德在信末说:“全都写在后面,希望你有兴趣去读它!”

她瞧瞧钟,已是下午三点半,孩子们就要放学回来了。她该在什么时候把巴勒德所写的当年情景详细地看一看呢?晚饭以后吗?

还是等孩子们都上床以后?这种鬼故事不应该让孩子们听到的,还是趁着这时候,孩子们都还没回来,独自细看吧!于是,她在大厅的一角,一张巨大的安乐椅上坐下来,就着灯旁,把巴勒德长达十五张信纸的叙述,一字一字地往下看。

一对苦命爱侣

“十九世纪初叶,在我祖先里有一位巴夫人,生了个独子,他就是巴盖尔。人们都说巴盖尔是个正直、有主张的人。可惜的是,他竟在这桩惨事过后永远由历史上失踪了。

“巴盖尔是在二十岁的那一年,遇着了美丽、温柔,而又聪明伶俐的莉莎的。如果莉莎也是这个教区里的女孩子,巴夫人可能会答应巴盖尔娶她的。不幸的是,莉莎却是属于另一城市里的另一教派,而且也不是出身于高贵名门,这都是不容于巴夫人的。巴盖尔对于莉莎非常的爱慕,但我不能不说巴盖尔是很幸运的,因为在莉莎那边,追求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上自名门望族,下至贩夫走卒……莉莎单独对巴盖尔寄以芳心,很是不可理解的。

“我不知道何以莉莎对巴盖尔独具慧眼。人们甚至认为巴盖尔不应该有这么好的运气。可是,巴夫人对这婚事却十分不赞成。这时的巴夫人年纪才不过三十九岁,她自己也是个美人胎子,对于门户观念极重。她认为莉莎不是门当户对的女子,要巴盖尔赶快打消这个念头,以免影响将来两人的幸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