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延安文学(2021年5期)》(4) - 延安文学2021 - 延安市文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延安文学2021 >

第一百六十一章《延安文学(2021年5期)》(4)

寻找小白

李建军李建军,江苏连云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长江文艺》《四川文学》等,出版小说集《随风飘去》《寻访记忆》《亲爱人间》。

妻子打来电话的时候,洪彬正坐在办公室里发呆。

最近一段时间,他时常感到心神不宁,时有心悸胸闷等状况。难受的时候,总要握起拳头在胸口处“呯呯呯”拍打一阵,似乎这才舒服些。他今年刚好人过半百知天命,这世界不太平,总觉得要有什么事情发生。

妻子的电话应验了这一预感。她的声音急促、失常,而且带着哭腔:“小白跑没有了……”

“什么?……什么时候没有的?”洪彬的反应有些过激,差点喊了起来。

“早上放出去的,一直没有回来……上午我就找,一直找到现在,还没找到。”

“上午就没找到,怎么现在才告诉我?”他不顾办公室里还有两个女同事,着急得喊了起来。他下意识地看了下手表,此时已是下午四点一刻。

“我不是怕你担心吗?从上午到现在,我在小区里外找了几圈了,喊得嗓子都哑了,哭了好几回……你听不出来?你别凶我,别怪我了。”

“怪你有用吗?赶快继续去找呀!我这就赶回去!……你要是找到了,马上告诉我!”

洪彬又看了下表,这个时间去车站,已经赶不上今天最后一班上海至新浦的大巴了。这班车是下午四点半从长途汽车总站发车,大约七个钟头到达新浦汽车站。他周末从上海回家,大多坐这趟车。但现在从办公室出发的话,就是插上翅膀也赶不上这趟车了。还有一班火车,晚上八点多钟从上海站发车,沿京沪线北上,至徐州后往东,经东陇海线到达新浦。这一班绿皮火车哐里哐当行程十二三个小时,要到明早九点多才能到家。不行,绝对不行!时间太长了,他一分一秒也不想耽搁!

还有个办法,坐上海至滨海县的大巴车,到了滨海后,离新浦只有一百公里,再坐过路车,多花几十块钱,但夜里一两点钟能到家。

洪彬起身离开办公室。刚才失态的喊叫声肯定让女同事听到了,她们诡异地望着他,其中一个问:“洪老师,怎么了?”

他匆匆答道:“家里有点事,我得回去一趟。”

他没有回宿舍,直接乘地铁去长途车站。

小白是一条比熊犬,到洪家两年半了。

那是2012年11月中旬的一天,洪彬从台湾“环岛游”回到家,开门迎接他的,除了妻子和儿子,还有一条浑身雪白的小狗。

不用说,他就知道怎么回事。这两年,妻子的大哥家和她最要好的同学小魏、阿惠家都养了宠物狗,她也动起养狗的念头,几次动议,还鼓动儿子支持她,都被洪彬否决了。他说城市家庭养狗不合适,空间太小,狗养在家里,掉毛,大小便,一屋子骚味,这家不成了垃圾场吗!而且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很快就要上中学了,弄条狗在家吵吵嚷嚷,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有,养狗的麻烦事你考虑过没有?要遛狗,要花钱买狗粮,要防疫,若是生病了,还得给它治病;一旦养出感情来,哪天要是死了或者丢了,你会受不了的。

看来,他的话妻子终究没有听。趁他外出旅游这十来天,她抱回一条小狗,先斩后奏,生米做成了熟饭。

妻子给小狗穿了一件红色的小衣服,抱到洪彬面前:“小白,这是爸爸……爸爸回来喽。”

洪彬成了“狗爸爸”,有点不悦,有点尴尬,又不好发作。妻子是个声乐演员,性格开朗,有时说话不着边际,何必跟她较真?

妻子见他默认了事实,便告诉他这条狗的来历:狗是阿惠的丈夫吴小军从他亲戚家要来的,是条六个月大的小公狗,据说是血统正宗的比熊犬。“小白”这名字是儿子起的。

自此,小白成了洪彬家的一员,他和妻子的“狗儿子”,儿子的“狗弟弟”。

狗通人性,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话一点不假。几个月大的小狗比几岁的孩子还要懂事,还更会黏人。相处不久,他对小白的好感油然而生,每当看到小白那双孩童般纯净无瑕的眼睛,看着它讨好、黏人的眼神,心就被触动,被萌化,就会泛起一种深深的怜爱之情。

小白,真的成了洪彬的另一个“儿子”,让他时常牵肠挂肚。

坐在开往滨海的大巴上,洪彬连着给妻子打电话。妻子告诉他,她还在不停地找,小区里角角落落每栋楼每个单元都找了。傍晚,是小区里遛狗的高峰期,经常碰到的狗友有十多个,她几乎问遍了,没有人看到小白。

妻子说,儿子傍晚放学回到家,听说小白还没找到,也急哭了,在小区里找了一大圈,才回去做作业。

暮色降临,妻子骑着电瓶车,打着手电筒,又到小区周边的街道和邻近小区去寻找。东边的“上海之春”,西边的“茗馨花园”,都是规模较大的小区,他们从未去过遛狗,但她还是心存侥幸,把这两个小区找了个遍。

晚上十点多,大巴车开进东台服务区。妻子此时刚回到家,通话时,她的声音越发嘶哑。她说,早上六点多钟,她带小白下楼,到小区北门口买早点。回家时,她喊小白一起上楼,小白却故意磨蹭,不肯上楼,眼巴巴地望着她,分明是想多玩一会儿。她心一软,就没再吆喝。小白得了默许,撒腿朝南边跑走了……她回到家,打好豆浆,喊儿子起床,一起吃了早饭。儿子上学走了,她开始打扫卫生,拖地、抹桌子、整理床铺,再伺弄阳台上的十几盆花……不知不觉,到了八点来钟,她突然想起,小白在外玩耍,还没有回家。

妻子心想,小家伙野到哪里去呢?莫非小区里有小母狗“起窝”——发情了,它跑到人家门口蹲守去了?小白是小区狗族里的情种,因为品种纯正,已经被人家请去配了两次窝。它尝到了甜头,对发情的母狗特别敏感,在小区里遛弯时,它会突然改变平常的路线,朝某个地方猛跑。追过去一看,就发现它是奔着一条“起窝”的小母狗而去。即便“起窝”的母狗被关在家里,它也能循着气味找过去,在人家门口寻寻觅觅、嗅来嗅去……真拿它没办法!

洪彬到上海工作两年多了,一般两三个星期回家一趟,平常遛狗都靠妻子。他曾叮嘱她遛狗时要拴上狗绳。可妻子说,她遛狗不出小区,线路固定,小白又是小型犬,见人躲着走,没必要牵绳子;再说小白聪明得很,自个找到回家,丢不了。

小白越是乖巧,妻子对它越加放任,它的自由度也就越来越大,跑远了,跑出了妻子的视线……

凌晨一点,到了滨海县城。

在早春的凛冽寒风里,洪彬站了一个多钟头,招呼了几十辆往北的车,终于搭上了一辆五菱面包车。车上一股刺鼻的海腥味,是去山东日照拿海货的。司机听说洪彬从上海连夜赶回新浦,竟是为了找狗,大为惊讶:“就为一条小狗,值吗?”

洪彬说:“当然值!你没养过狗,不懂这个心情。”

司机哈哈一笑:“你自己觉得值,就值!”

直到凌晨三点半,洪彬才赶到家。

妻子睡在沙发上等他。她这一天心力憔悴,也懊悔自责,他岂能火上浇油,再去责怪她?

她让洪彬先休息,等天亮再说。他说,这时候外面很安静,出去唤一唤,小白要是躲在哪个角落,听见他的声音,一定会飞奔过来。

洪彬骑着电动车,一路唤着小白,满小区找了一遍。他家所在的中茵小区分北区和南区,中间隔一条十来米宽的马路。洪彬家在北区,南区是后建的,此前很少去遛狗。接着,他到邻近小区和街道寻了一遍。这些地方妻子白天全都找过,但他还是心存侥幸地又找了一圈。

天已渐亮,电动车也快没电了。洪彬看了下时间,已经快到五点钟了,实在撑不住,回家躺了一会。六点多钟,妻子起来给儿子做早饭,他也醒了,又一骨碌爬起床。

自打养了小白,洪彬在家就没睡过早觉。每天早上天一亮,小白就在床边哼哼叽叽,跳上跳下,提醒你带它出去遛弯。小家伙有个好习惯,不在家里大小便,憋了一晚上,自然迫不及待要出去方便。

早晨,也遛狗最集中的时间。小区里养狗的人,彼此不知姓甚名谁,却都能唤出对方狗的名字。洪彬和妻子被唤作小白爸、小白妈,也因此结识了皮皮、大白、球球、豆丁的爸妈。大家把狗狗视为家庭的一员,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所以对这样的称呼,没有谁觉得不妥。

在小区西门附近的小广场上,球球妈、豆丁妈等人正在遛狗,见到洪彬夫妇,就焦急地问,小白找到没有?

他俩的神情告诉他们,小白还没有找到!

球球妈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特别热心。她说,小区里最近还有两家丢了狗,有一家找到了,另一家至今没找到。找到的是一条小泰迪,被小区里一个男青年顺手牵羊抱回家了。这家人调取小区监控录像查到的。男青年轻描淡写地说,看着小泰迪好玩,以为是流浪狗,就抱回家了。

洪彬问,还有一家没找到,是什么情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