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礼上(十五)
建武二年(公元495年),祠部郎何佟之恭敬地呈上一份奏章,其中详尽地阐述了关于祭祀天地与日月礼仪的见解。他开篇便引用了《周礼·大宗伯》中的记载:“用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并进一步解释了郑玄的注解:“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以此为依据,何佟之指出,祭天时应在圜丘使用黑色的牛,而祭地时则在方泽使用黄色的牛。
他接着引用了《牧人》中的记载:“凡阳祀,用骍;阴祀,用黝。”并再次引用了郑玄的注解来解释:“骍,赤也;黝,黑也。阳祀,祭天南郊及宗庙;阴祀,祭地北郊及社稷。”然后,他又引用了《祭法》中的记载:“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并解释了郑玄的注解:“地,阴祀也,用黝犊;与天俱用,故连言之。”通过这些经典文献的引用和解释,何佟之得出了结论:祭天地就是在南北郊进行的。
然而,他发现当时的实际做法与这些经典文献的记载存在出入。他指出:“今南北二郊同用黝犊,又明堂、宗庙、社稷并用骍犊,此违旧典。”他进一步指出,根据郑玄的注解,明堂祭五帝时,勾芒等神祇是配祭的。但自从晋朝以来,圜丘和南郊的祭祀被合并了,所以在郊坛上排列了五帝、勾芒等神位。而现在明堂祭五精时,却缺少了五神的位置;北郊祭地祗时,却设立了重黎的座位。这两三处错乱,恐怕有损盛大的礼仪。
前军长史刘绘也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议论。他引用了《论语》中的记载:“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不知山川之祀,为阴祀乎?为阳祀乎?”如果山川之祀属于阴祀,那么就应该使用黑色的牛,这与实际使用红色的牛相违背了。
针对刘绘的疑问,何佟之再次发表了议论。他引用了《周礼》中的记载,指出天地是大祀,四望是次祀,山川是小祀。周人崇尚红色,从四望以上的牲色各自按照其方位来选择,这是因为其祭祀大,应该遵循本源。而山川以下的牲色没有记载,这是因为其祭祀小,就跟随所崇尚的颜色来选择。因此,他认为《论语》和《礼记》中的说法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经过大家的商议,认为何佟之的解释是妥当的,于是就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一事件不仅解决了当时祭祀礼仪中的混乱现象,也体现了古代官员们对礼仪制度的严谨态度和深厚学识。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步兵校尉何佟之再次就祭祀礼仪问题发表了议论。他开篇便强调了圣帝明王治理天下时,无不尊奉天地、崇敬日月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冬至时在南郊的圜丘祭天,夏至时在北郊的方泽祭地,春分时祭日,秋分时祭月。这样的祭祀制度不仅是为了教导百姓侍奉君主的道理,更是为了教化百姓使他们明白尊卑上下的道义。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何佟之引用了大量的经典文献来阐述祭日月的重要性。他首先引用了《礼记》中的记载:“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必以其父配天,以其母配地,以其兄配日,以其姊配月。”这说明王者在祭祀时,不仅要祭天地,还要祭日月,并且要以自己的亲属作为配祭。
接着,他又引用了《周礼·典瑞》中的记载:“天子执镇圭,大圭尺二寸,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并解释了马融的注解:“天子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这说明天子在春分时要祭日,在秋分时要祭月。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何佟之又引用了《觐礼》中的记载:“天子出,东面而拜日。”并解释了卢植的注解:“朝日,立春之日。”以及郑玄的注解:“端,冕也。朝日,春分之时。”这说明天子在春分时要穿着冕服去祭日。
此外,他还引用了《礼记·朝事议》中的记载:“天子冕而执镇圭,一尺二寸,率诸侯朝日于东郊,以教尊尊之义。”并指出郑玄知道这个“端”就是冕。这说明天子祭日时不仅要穿着冕服,还要率领诸侯一起去祭,以此来教导他们尊尊的道理。
最后,他引用了《礼记·保傅》中的记载:“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虽然这段记载没有明确祭日月所用的具体时间,但马融、郑玄都认为是在春分和秋分时进行。而卢植则认为是在立春的日子进行。
针对这些不同的观点,何佟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他认为日是太阳的精华,月是太阴的精华。春分时阳气正盛,所以祭日;秋分时阴气渐长,所以祭月。天地是最尊贵的,所以用一年的开始来祭祀它们;而日月次于天地,所以用春分和秋分来祭祀它们。这样的祭祀制度是有一定的道理依据的,因此马融、郑玄的说法是符合道理的。
他还指出汉朝时是在早晨朝日、傍晚夕月;而魏文帝则下诏改变了这一做法,采用了周朝春分的礼仪来祭日。他认为魏朝所实行的礼仪很好地把握了取舍的中正之道;而晋朝初年则废弃了圜丘和方泽的礼仪以及春分和秋分的朝日夕月之礼,这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现在皇齐顺应天命即位,典章教化都是新的。他认为应该让盛大的典礼在盛行的时代实行。因此,他建议在春分时在殿庭的西边向东拜日;在秋分时在殿庭的东边向西拜月。这就是所说的“必面日月以其位”的道理。这样的祭祀制度不仅能使四方前来观礼教化的人欢欣鼓舞而赞美;还能体现天子祭祀时所戴的十二旒冕的质朴本质以及朝日时不能使用和祭天时同样质朴的礼仪的差别。他还建议天子朝日时的服饰应该有所不同;并认为近来天子举行小朝会时穿着的绛纱袍、通天金博山冠就是现在朝日时所穿的次于衮冕的服饰。因此,他建议按照这种服饰来拜日月;这很符合等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