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斯蒂芬·霍金传》(7)
part06婚姻生活:波澜起伏的情感传奇
有人说,婚姻要靠缘分,也有人说,婚姻重在经营。但缘分和经营不是并列的,二者应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婚姻需要缘分,却更需要经营。而霍金只看到了缘分,却是忽略了经营。霍金的婚姻生活,比起他的科学研究更富有传奇色彩。若说他的科研工作是一步一个脚印,如阶梯般稳步上升,那么他的情感生活就可以用波澜起伏来形容了。
霍金有过两段婚姻,与发妻简·怀尔德的婚姻持续了25年,并育有三个儿女,之后与一位贴身女护士伊莱恩·梅森的婚姻持续了11年。这两段婚姻的时间都不算短,令人很难想象,在这时间长河中缓缓流淌的平淡情谊,竟然在突然之间断作两处,以至世界范围内都大为震惊。
霍金与他的两任妻子都在缘分下结识,她们都曾真切地爱过霍金,为了照顾他的起居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虽然如此,这两段婚姻却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了。爱情的方向似乎越来越模糊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答案恐怕只有在霍金的情感生活中寻找了。
源于大学里的爱情
1962年,霍金进入剑桥大学的第一学期,身体就已经慢慢浮现出一些征兆。他一直有一股不太好的预感,加上学业方向选择上的迷茫,使得他整日闷闷不乐、抑郁沉思。
这天,他正低着头在路上走,思想也好像飘浮在另一个时空,整个人处于走神状态。突然之间,一声清脆的声音传来:“霍金!”霍金清醒了过来,停下脚步,循着声音的方向向街道的另一面看去。喊住霍金的是一位身穿白裙的名叫戴安娜·金的女孩子,霍金一直等到她们几个人走近了,才认出这位戴安娜是他同学的妹妹。而戴安娜身旁有一位名叫简·怀尔德的女孩儿也认出了霍金,她和霍金曾经是小学同学。那个时候,简比霍金低一级,当时低年级的老师若是没有来上课,低年级的学生就要来到高年级的课堂一起上课,简就这样见到了霍金。尽管那个时候,霍金并没有注意到她,但此刻的相遇,也算是缘分了吧。简是一个活泼善良,温柔美丽的女孩儿,她的父母都是公务员。霍金也认出了简,冲她笑了笑,算是打招呼。而霍金的笑容似乎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样的笑容将霍金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简被这样阳光的笑容深深吸引了。道别之后,简的心中有种再次相见的期待。
1962年的暑假,简去往西班牙参加暑假班,十几岁的她已经学会在异国他乡照顾自己。暑假班结束之后,简回到英国,申请进入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那是她的父母希望她可以求学的地方。但遗憾的是,她并没有考上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名校,这令简备感苦恼。而简的中学校长真特女士安慰她,不在牛津和剑桥求学的学生,不见得就不优秀,她建议简去伦敦大学的韦斯特菲尔德学院面试。简听取了真特女士的意见,并且顺利来到韦斯特菲尔德学院,在这里修习法语和西班牙语。
1963年元旦,戴安娜的哥哥巴兹尔在家中举办了一场新年派对。戴安娜邀请简去参加派对,简愉快地答应了。她身穿一件优雅的连衣裙,绾着一个简单的发髻出现在了派对现场。
而令简很惊喜的是,她在派对上再次见到了霍金。霍金依旧是那个清瘦的模样,他倚靠在一张长桌上,以便支撑自己摇摇晃晃的身体,他正高兴地和朋友们交谈,那种充满阳光的笑容又浮现在了简的眼前。霍金并没有注意到简一直在关注着他,他和朋友聊得很起劲,直到派对快结束的时候,简主动走过来和霍金打招呼。看到眼前的这个美丽女孩儿,霍金竟然紧张的结巴起来,完全没有了刚刚谈笑风生的神态,他有些慌张的样子把简逗笑了,后来霍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最后,在派对结束的时候,两人互留了名字和地址。
几天之后,简在家里收到了霍金的卡片,霍金邀请她在1月8日参加自己21岁生日宴会。简欣然接受了,但是她也开始为给霍金送什么样的生日礼物而发愁,并毕竟两人才见了几次面,对于霍金,她谈不上了解,思来想去,简决定送给霍金一张唱片代金券。
简来到了霍金的家,为她开门的是霍金的母亲,身边还有一位小男孩儿,他是弗兰克夫妇在霍金14岁时收养的小儿子爱华德。简发现,霍金的家人她大多数都认识,只不过之前并不知道他们是一家人。
在生日宴会上,霍金还是和同学、朋友们谈笑风生,大家都在肆无忌惮地大笑着。简有些胆怯地坐在稍远一些的地方,她一边照顾爱华德,一边默默关注着不远处的霍金。
霍金被所有来祝福的人簇拥着,简并没有与他单独说上几句话。这次生日宴会结束之后,两人又有很长的时间没有见面。
霍金虽然也会偶尔想起简,但是现实却没有容许他想太多的儿女情长。就在他过完21岁生日后不久,一个晴天霹雳从医院传来——霍金被确诊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生命只剩下了两年。得知这个消息,霍金曾经有过一阵颓废萎靡的日子,又因为过度饮酒而住进了医院。而对于这些,简一无所知。
直到2月,简在一个周末与戴安娜和另一位同学伊丽莎白来到一家咖啡馆聊天,正当三个女孩子聊得开心的时候,戴安娜说出的一个消息却深深地牵动了简:“你们还记得斯蒂芬·霍金吗?”
听到霍金,简的内心微颤了一下,她看着戴安娜,期待着她的下文。没想到戴安娜却说:“霍金生病了,已经在医院待了两个星期了,听医生说他得了不治之症,似乎只有两年的生命了。”
简似乎听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怎么会这么突然?上次见他的时候,他还那么有活力,他总是面带着微笑……来不及多想,简忧心地问道:“那他现在怎么样啦?”
戴安娜摇摇头:“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现在应该还算稳定,但是他似乎在行动上不太灵活。”
接下来的几天,简都是心事重重,她一直记挂着霍金,母亲看出了她的心思,安慰她说:“为他祈祷吧,孩子。”
简不觉一阵心酸,事到如今,自己除了祈祷,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周之后,简就在火车站遇到了霍金,虽然他走起路来依然是摇摇晃晃,但是看起来精神很好。霍金也发现了简,而且也是一副非常惊喜的样子。
简要去伦敦上学,霍金要回一趟剑桥,两人就在火车上开心地交谈了一路。简提到了霍金的病情,表达了对他的关心,但是霍金似乎并不想谈论这些,只是简单一提,便转向了其他话题。简也明白,既然现在平安无事,那就没有必要提这些不快的事了。霍金还邀请了简周末去看歌剧,简表示很乐意。
这之后,霍金经常邀请简去看歌剧,两人的感情也在慢慢升温。不知不觉到了5月,霍金给简打来电话,邀请她参加剑桥大学的五月舞会,这令简非常惊喜。剑桥大学的五月舞会是每一个女孩儿的梦想,被邀请参加的女孩儿都会成为被人羡慕的对象。
为了参加五月舞会,妈妈为简精心挑选了一件昂贵的丝绸礼服。五月舞会是在6月份举行,舞会的情形只能用“盛况”来描述。所有参加五月舞会的男孩儿女孩儿都会通宵跳舞,那里有喝不完的香槟,吃不尽的甜点,还有平底船穿越剑桥的经历,这简直就是一个童话世界,而现在,简就身在幸福的童话之中。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五月舞会最终还是结束了,简原本以为她和霍金的关系可以更进一层了,可事实是霍金对待简的态度越来越差,有时还会很粗鲁很大声地对她说话。霍金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瓦格纳的音乐……
简在伤心的同时,却也深深地理解霍金——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了,他不想连累她。但是此时的简已经无法放手了,她向霍金表明心意,即便霍金的生命只剩下一天,她也愿意陪伴他。霍金阴郁的心情被简温暖的爱意所融化,他无法拒绝简的爱,因为自己也已经深陷其中。两人的感情急剧升温,在爱情的洗礼下,简越发楚楚动人,霍金也变得乐观开朗起来。他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既然明天是个未知数,那就过好今天。
其实明天真的是一个未知数,面对命运的阻隔,这两个相爱的人能否走到一起呢?
1964年,两年的期限还笼罩着霍金,但是爱情却一直在默默支撑着他,他在爱情的力量下仍然在继续自己的学业,进行着自己的研究。10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雨后初晴的剑桥河边吞吞吐吐地向简求婚,简在惊喜之余,羞涩地点了点头,答应了霍金的求婚。
这一刻,两人都是无比的幸福。然而在走向婚姻殿堂的路上,霍金和简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霍金的病情正在慢慢恶化,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长时间,他唯恐给不了简幸福;而简要嫁给一个身患绝症、行动不便的人,消息传开,惊讶、警告、流言蜚语接踵而来,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父母也终日愁绪不断。最后父亲叹了一口气,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读完大学,完成学业。”这些都令简心酸不已,但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呢?爱情面前,什么都不能成为阻碍。
之后,霍金和简订婚了,霍金突然感到了一股责任,并且也坚定了活下去的目标和勇气。他清楚地明白,要和简结婚就必须有一份足以独立养家的工作。于是霍金开始努力进行研究,又在“黑洞”、“奇点”理论的机遇下完成了博士论文,后来几经波折申请到了凯斯学院的研究员,有了一份科研工作。至此,两人似乎看到了一点未来的曙光。
第一任妻子:简·怀尔德
1965年,医生的预言奇迹般的失效了,霍金不仅没有因病去世,反而在科学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已经有能力给简幸福了。所以,7月15日,这对一路走来的患难情侣终于修成了正果。
结婚之后,简意识到自己要尽一个做妻子的责任,在继续发展自己学业和事业的同时,更要照顾身体状况日益恶化的霍金。婚姻是一个“家”,“家”的分量很重,简对这个家到底付出了多少,世人无法进行衡量。但在一些平凡的小事中,简的行为却体现了一位著名科学家背后的伟大女性的无私奉献。
(1)第一次临时安家
霍金在国际物理学界的名声越来越大,结婚一周之后,他就接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学术会议的邀请。霍金夫妇先预租了剑桥大学正在建造的一间公寓,便一起赶赴美国。
康奈尔大学的学术会议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横在霍金和简面前的是:他们的食宿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在简看来,康奈尔大学的后勤服务简直是糟糕透了,所提供的公寓距离学术会场有1公里远,这对行动不便的霍金来说存在很大困扰。若是他依靠手杖行进,往往会花费很长时间,并且行进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无法意料的意外,他们也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这时候,简就理所当然地扮演起了霍金手杖的角色,每次召开学术会议,简都会很小心地把霍金从公寓搀扶到各个会场。而在饮食上,两人的伙食需要自费,当时他们是靠奖学金生活,根本支付不起食堂的饭食费用,但是公寓的厨房中没有任何炊具,简不得不跑到商场买来各种烹饪的工具,这也是她平生第一次置办这些。霍金和简就在这个狭窄的三楼公寓里,安了一个临时的家。
但同时简也发现,作为一位物理学家的妻子,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甚至把所有物理学家的妻子比喻为“物理学的寡妇”。在物理学领域,物理学家都在潜心研究,这个圈子中存在很激烈的竞争,物理学家不得不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所以作为他们的妻子,往往是被忽视的。这就意味着妻子们要做出一些牺牲,要在被忽视的时候,依然照顾好丈夫的生活和起居。因为霍金的生活不能够完全自己打理,日常生活中的起床、休息、洗澡,甚至上厕所,都需要简照顾,所以简做出了更多的牺牲。她告诉自己,她爱着霍金,她需要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
简初为人妻,她不知道生活中的艰难远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康奈尔大学,霍金曾经因为受凉而大咳不止,咳嗽的剧烈程度令他喘不过气来,脸憋得紫青。简第一次见到霍金咳成这个样子,立时惊慌不已,霍金非常费力地平息了一下呼吸,示意简捶打他的后背,简这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经过一番捶打,霍金又坐下来休息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来。但是这次事件一直令简心惊不已,这是他病情的症状吗?以后是否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会比现在更严重吗?简不敢再想下去了,等待他们的未来又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康奈尔大学的学术会议终于接近尾声了,简和霍金迫不及待地赶回了剑桥,或许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两人才会体会到一丝安心吧。
(2)“家”的意义
回到剑桥之后,霍金和简却惊奇地发现,在去美国之前预租的公寓不复存在了。凯斯学院的财务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工程竣工之后,房子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已经全部租出去了,他们没有理由为霍金空着一个房间。
这令霍金夫妇很气愤,但事情已经如此,眼下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安身之所。霍金的导师西阿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霍金在剑桥大学的另一个学院租到了一个住房,那套房子离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只有90多米,为霍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虽然这套房子的租期只有三个月,但暂时解了霍金夫妇的燃眉之急。霍金和简的临时住房便定在了小圣马利亚胡同11号。
住房确定下来之后,简就开始着手去往伦敦完成剩下一年的学业,她答应过父亲,一定会读完大学。这对新婚夫妇每星期只有周末才能见到。而在伦敦期间,为了节省费用,简每次回到伦敦的住处,都会把霍金那些关于宇宙学的论文打印出来。霍金的英语语法并不精练,但简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有着非常深厚的语言运用功底,每当周末回到剑桥,她就会担任起霍金的语法精练教官,这是简能够为霍金做的并感到骄傲的事情。
之后,霍金和简搬到了圣马利亚胡同6号,他们可以按月付租金,并且可以待到能买下这座房子为止,霍金和简都非常高兴。搬进去之前,简扮演起了“装修工”的角色。她爬在高高的梯子上粉刷墙壁,霍金就在一旁的轮椅上看着,一些友好的邻居以及简的父亲和弟弟也会过来帮忙。
后来,简怀孕了,但霍金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简在待产的同时,也在尽心尽力地照顾霍金。1967年5月28日,霍金和简的大儿子罗伯特出生了,儿子的诞生令这个略显艰难的家变得欢腾起来,这是霍金和简的爱情结晶。但是,简立刻就体会到了作为母亲的艰辛——她要忙着写自己的博士论文;霍金的手指已经不能写字了,病情的恶化使得他需要更加频繁和复杂的护理;罗伯特也总是折腾得她精疲力竭……但她享受这种作为母亲的喜悦。1970年11月2日,霍金和简的二女儿露西出生了,1979年两人的小儿子蒂莫西也出生了。这段时间,霍金也开始在轮椅上生活,有了轮椅的帮助,简身上的担子轻松了一些。
三个孩子在慢慢长大,简经常会看着三个孩子在一处玩耍嬉戏,每当这个时候,她都感觉非常幸福,纵然苦累,但这也许就是“家”的意义。
(3)理想的家:乡村花园
或许霍金和简一直在紧张地工作,两人都感到了疲倦。三个儿女整天承欢膝下,霍金想到他们一家人还没有过完完全全在一起的时光,简也深有体会,于是他们决定去法国度假。
来到法国之后,简似乎找到了想要的生活。在那里,他们拥有了一个乡村花园,这里远离城市喧嚣,一家人可以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简也会带着孩子们去天文台上看望霍金,然后在天文台的草坪上野餐。那段时间是简最幸福的时光。
然而,在这期间,霍金感染了肺炎。在“结束痛苦中死亡”和“永远失去语言能力”的选择上,简为了霍金的事业和理想,毅然选择了后者。她的这一决定,成就了“宇宙之王”的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