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盯梢的人 - 钟声2 - 姽婳莲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钟声2 >

第44章盯梢的人

第44章盯梢的人

谈竞在下班后去老刀的熟水铺,在铺子里遇见裁缝店的吴裁缝也来买熟水。谈竞在吴裁缝的铺子里裁过衣服,这次穿的正是吴裁缝做的那件,已经洗的有点发白,吴裁缝眯着眼睛仔细看他上臂接袖子的地方,咕咕哝哝地说:“都开线了,再洗两回,这儿准得破。”两人已经互相知道了对方的真实身份,但打照面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谈竞将自己的袖子从他手里拽回来,淡淡道:“那就再找你补。”

吴裁缝笑了:“还不如从新裁一件,我都听说了,谈记者升官,当副社长了,副社长总得多点工资吧,一件衣服才多少钱,就这样的土布,一尺才几个铜子。”

铺子里倒水的伙计将脸藏在大水壶袅袅的白烟后面,一惊一乍:“哟,谈记者升官儿啦?”

他是个北方人,人又年轻活泼,说起话来叽叽喳喳,跟锦鱼里好些人都熟:“这可是个大好事,要是涨了工资,那茶叶是不是也得换好茶叶啦?我们这有那个西北的那个茯茶,宫里太后老佛爷喝了都说好!”

吴裁缝笑骂:“去去去,见我在这拉生意,你就赶紧掺一脚。你见过那老佛爷还是怎么着?说的人五人六的。”

伙计把壶放下,将暖瓶塞子塞好,递给吴裁缝,笑道:“在我家铺子里拉生意,您老才要去去去呢。”

吴裁缝接了暖壶,却不急着走,谈竞便知道他是有话要和自己说,但他还急着见老刀,就故意问:“小青柑有吗?”

伙计也看懂了眼前的局势,为难地挠挠头:“眼下没了……不过我们老板今儿个进货去了,没准一会就回来,要不您先回,他来了我给您送家去?”

谈竞想了想,把手里提的暖壶也搁下:“那你回头把壶也送去,我一起付钱。”

伙计高兴地应了声,目送谈竞同吴裁缝一起出去。吴裁缝把他让到裁缝铺,弓着腰给他行了个礼:“谈长官,恭喜高升。”

谈竞点点头:“你真是深藏不露,我在锦鱼里住这么久,从没发现你竟然还是个人物。”

吴裁缝抖着胡子笑起来:“长官过奖了,说实话要不是上头跟我说,我也没看出来您是自己人。谈长官,以后就承蒙照顾了,我有点小心意,祝贺您高升。”

他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大盒子来打开,里头是一件黑色西装,静静躺在土布垫子上。谈竞伸手摸了摸料子——滨海的中产之家,恐怕都买不起这样的好料子。

吴裁缝听说了谈竞开掉那个司机联络员的事情,这件事已经传遍了谈竞所执掌的整个汉奸系统。他刚上位,正急于立威,但急于立威的同时也急于寻找真正听命于自己的心腹。吴裁缝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因此想要做头一个向这位新领导递橄榄枝的人。

“从意大利进来的。”吴裁缝看起来有些得意,“整个滨海恐怕都找不出来第二件,您穿上试试?”

谈竞一点也不客气,到试衣间去换衣服。吴裁缝是真的在这套西装上下了工服,针脚剪裁一点都不含糊,将整个人的气质都拔高了两个层次。他心里很喜欢这身衣服,在镜子前多照了两眼,才依依不舍地脱下来。

吴裁缝看起来很高兴,殷勤地帮谈竞将衣服叠好放回去,又拿出一套灰色长衫来塞给他:“还有这一件……您这个实在旧了,老穿它,也对不住您的身份。”

谈竞没同他客气,将两件衣服全部收起,轻描淡写地道了谢。吴裁缝连连推辞,将他送到门口。谈竞推门时忽然想起一件事,侧身问道:“你怎么会在这个地方,这里有你盯的人?”

住在锦鱼里的多是外地人,天南地北都有,逃难过来的,或是周边乡下过来讨生活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穷人。

“您是我的长官,我就先跟您说一下吧。”吴裁缝犹豫了一番,嗨一声凑过来,“那个熟水铺子有问题。”

谈竞浑身汗毛都炸了起来,每个毛孔都冒出冷汗,瞬间打湿后背衣服。他没有开口,勉力维持着脸上镇静的表情,连一根眉毛都没有动。

“我知道您不信。”吴裁缝道,“这也是我没跟上头报的原因,那帮人太贼了,我一直没抓到证据。”

“那你怎么知道他们有问题?”

“那里曾经有个电报机,电报机的声音我太熟悉了,为了掩盖这个声音,那伙计每天都拿大喇叭播戏。”吴裁缝解释,“我算过他们每天的利润,勉强够糊口,绝对买不起唱片。”

谈竞吊着的心放了一半下去,老刀的熟水铺里的确有过电报机,但后来觉得此地人杂,暴露风险太大,所以又转移走了。

“这个事很好验证,派人去抄他们的家就行了。”

“哎呦,要是这招能行,我早就报上去了。”吴裁缝顿足捶胸,后悔道,“那电报机铁定已经不在这儿了。”

谈竞挑了挑眉,吴裁缝接着说:“那喇叭不播戏了,以前那可是从睁眼播到闭眼的!”

谈竞失笑,即便是电报机在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夸张过,只不过是吴裁缝错失告发的良机,所以才故意夸大其词,渲染重要性。

但老刀的铺子的确是不能再待了,他曾经在铺子里长时间逗留过几次,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也被吴裁缝盯到过。或许他已经对谈竞起了疑心,但因为栖川旬的任命,谈竞又成了“自己人”——暂时洗脱了嫌疑。

“你继续盯着吧。”谈竞最后说,“如果那个熟水铺子真有问题,你绝对是大功一件,但务必仔细一点,这是我上任后第一个案子,我不想把它搞成乌龙事件。”

他想了想,又补充:“如果需要什么帮助,就直接告诉我。”

吴裁缝激动地搓搓手,对谈竞连连道谢。他已经四十多岁快五十了,前半辈子都这么老老实实平平安安地过来,偏偏黄土埋到腰,干了这么一件卖家丧国的汉奸勾当。

谈竞临出门,忽然问了一句:“你妻子呢?”

吴裁缝指着楼上:“在烧饭,您想见她?我这就去喊她下来。”

谈竞摆摆手:“没有儿子吗?”

“有个姑娘,”吴裁缝表情落寞,“在苏州给一个老爷当姨太太呢。”

“那怎的不留在苏州享福?”

吴裁缝回答:“她说她爹是个先生,要不怎么能当姨太太,一个裁缝的囡,只能当丫头。”

“没有儿子?”

“那老婆子没本事,生下来养不活,孩子有一窝,就那一个丫头养大了。”吴裁缝回答,“当年她跟她弟两个,为了养活她弟,就把她送给村里的先生了……还是先生识字,有文化,把她养活了。”

谈竞这才明白,吴裁缝膝下根本就是无儿无女,在苏州当姨太太的女儿被他送了人,眼下或许正在赡养自己的养父。

“你这样有手艺的人,在哪里都饿不死。”谈竞说,“不在刀口上抢饭吃,应该也能吃得起饭。”

他说完,推门离开。老刀还没回来,熟水铺的伙计正在门口台阶上蹲着,逗对面做青团家那个七八岁的小子。那小子见到谈竞,呜哩哇啦地喊着冲过来,谈竞向后退了一步揽住他,那孩子扑倒谈竞肚子上,嘴上的糖渣油渍蹭了谈竞一身:“谈叔叔,一个老头放了几本书在我们家,说是你上回找的书到了。”

谈竞心里一惊,急忙跟着那孩子去青团铺子拿书。最上面是一本大东书局出的《德国经济经略详解》,他粗略翻了翻,还有几本别的经济学著作。他拿上书,听见孩子妈妈说:“那老先生还留了句话给您,问您那读书会能不能改到十点半,学生们周末得上课。”

谈竞向妇人道谢,临出门又给她家小子一枚铜子让他去买糖吃。他拿着书回家,十点二十五分时打开收音机,里面呲啦呲啦地传出含混不清地唱戏声,等到十点半,那唱戏声忽然停了,收音机发出清晰地广播,道:“钟表行产品上新,钟表行产品上新,大众牌手表,型号v0574139、b2391044、q1839523……”

这段广播持续十一分钟,直到十点四十一分,收音机里才道:“钟声表行感谢您的收听。”

谈竞将今天收来的书按照记下来的数字加上偏移码逐一翻译,一条机密任务逐渐成型:渝议员将于滨海秘密接触日兴亚院代表,请破坏和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