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壮锦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六十九章:壮锦

牛画树苦恼地说:“嗨!大人呐,你是不知道,往年牛某也是找那些乡民买壮锦交贡的,对那些愿意织壮锦卖给牛某的乡民,牛某也不曾亏待过他们,收租税的时候少收六斗租,给他们抵掉二成租。可是旧年闹民变以来,牛某派人去找他们买壮锦,他们却要涨价好几倍才肯卖给牛某,分明就是借机讹人嘛。这样下去,牛某还不倾家荡产?”府丞当然知道涨价的事实,自家不是壮民,但也是土人,自家土司府要交贡的,这贡品的确是涨价了好几倍。

可是那又怎么样?现在十万大山物价飞涨,也不能叫人家不涨价嘛。

更何况,做买卖的事情,讲究的是公买公卖,谁也不能强逼人家必须低价卖东西给自己。哪怕是官家大兴土木,要买人家的房屋和田地去拆毁,用来修官道、修城池、修宫殿,也不能这样做,否则肯定民心尽失,前隋的覆灭就是前车之鉴。

纵然有一些人仗势欺人,非要强逼人家低价卖东西给自己,那也只是太平年景才偶尔做得到的,碰到闹民变的年景,谁都不敢去强逼人家低价卖东西给自己,要不然,人家一下子火上来,是会要了自家小命的。

府丞就开导牛画树说:“牛土司呐,本官的哥哥也是一家土司,你是知道的。他也找本官说过这事,可是本官也没办法,只能叫他高价买东西交贡。如果有办法,本官还想家里多留点钱,好给我那女儿多办点嫁妆呢。”

牛画树问:“这十万大山物价飞涨,官家就不管一下?”

府丞苦笑着说:“皇帝都说了,土人自己解决,哪个官府衙门还敢来管?要本官说呐,这事其实怨不得谁,皇帝有皇帝的理,土司有土司的理,土民有土民的理,谁都不肯让步,那就没办法解决。对歌也是那么说说而已,人家刘三姐是天下第一山歌手,这天底下对歌,谁能对得过她呀?”

府丞可不看好林重俊禁歌,怕他弄不好就要翻船。

牛画树问:“难道就真的没办法解决了吗?”

府丞说:“从目前的情形看,皇帝是宁肯让刘三姐骂她,也不肯让步的,还变相给刘三姐脑民变撑腰,你觉得刘三姐会让步吗?神农爷爷早就说过,歌师是天然的爵位,是山民中的无冕之王,只要刘三姐不肯让步,又有哪个土民肯让步呢?这事想要得到解决,那就非得从土司让步开始。但这触及到土司自治的底线,想要土司先让步,那是何等的困难?一句话,土司舍不得割肉,这事就永远别想解决。”

牛画树无语。

天下第一山歌手很多,历年三月节都有,也不止刘善花一个,但是得到皇帝变相撑腰的天下第一山歌手,却只有刘善花一个。

牛画树倒不是没有想过去请往年的天下第一山歌手出山,跟刘善花对歌。可是人家都说:“天下第一山歌手互相不得斗歌比唱,这是山歌界的行规,我们不能坏了神农爷爷留下来的规矩。”

这个规矩,牛画树也是知道的。

前辈中的天下第一山歌手,找后辈中的天下第一山歌手斗歌比唱,赢了是欺负后生晚辈,输了是自取其辱。

后辈中的天下第一山歌手,找前辈中的天下第一山歌手斗歌比唱,赢了是对前辈高人不尊敬,输了是自取其辱。

天下第一山歌手之间的对歌,是要排除斗歌比唱这种方式的。

换而言之,只要有一个天下第一山歌手带头挑事,其他的天下第一山歌手要么只能不管,要么只能支持,但是不能反对。因为山歌手之间闹矛盾,就靠斗歌比唱解决。

旧年间刘善花带头抗交租税,山歌界的那几十个前辈中的天下第一山歌手,谁也不会出来反对她,不会出来跟她斗歌比唱的。哪怕财主出的钱再多,也请不动这些前辈中的天下第一山歌手出山来跟刘善花斗歌比唱。

毕竟哪个天下第一山歌手都是爱惜羽毛的,不会破坏神农爷爷留下来的规矩。有些时候,钱还真的不是万能的,靠钱办不成的事情多了去了。

牛画树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下令禁歌才会不对歌,先找机会杀刘善花。后来要跟刘善花对歌,那也是逼不得已,否则也不会有放冷箭误射砍樵的事情发生。

不过跟刘善花斗到现在这个时候,牛画树死了弟弟和侄子,更不会让步。

府丞看牛画树一副无语的样子,又劝牛画树说:“牛土司,凡事看开一点,交贡不就是多花几个钱吗?对你我来说,这不算什么。你呀,还是快点去买些壮锦来,先把贡给交了,其他的事情,我们一起慢慢想办法解决。”

牛画树只好答应说:“也只能这样了。大人多给牛某几日时间,牛某去买壮锦。”

府丞说:“也好,本官这几日先去别家土司那里,三五日后再来找你。”随即招呼官兵离开牛府。

牛画树送走府丞,就去找刘善花买壮锦。

为什么是找刘善花买壮锦呢?

这还要从旧年间李隆基昭告天下由土人自行解决租税问题说起。

那时节,在刘善花的带动下,围堵各家土司的农人全都退去,所有财主全都回府。

与此同时,官兵也跟着财主来收税、收贡。

牛府有一些库存的壮锦,就拿出来交了贡。但那一次交贡,交的是夏贡,也就是补交大暑过后那一次的。

后来牛府为了补库存,就去找农人买壮锦。

由于十万大山物价飞涨,壮锦的价格也涨了好几倍,原本抵二成租的壮锦,贵到抵十成租都不止了,牛画树砍价,农人就不卖,还嘲笑牛画树说:“出不起钱就别当什么财主,少来烦我们。”

牛画树说:“你们别高兴,这壮锦除了老爷我,没有人会找你们买的,老爷我等着你们来求我买。”

农人就说:“我们宁肯它烂掉,也绝不降价卖。”

但是说归这么说,做却不能这么做,要不然浪费这么多壮锦挺可惜的。

后来江东有个书生,姓罗的,来找刘三姐学歌,看到刘三姐发愁,就问:“刘三姐为什么事那么愁呢?”

刘善花就说:“我们织了一些壮锦,年年卖给财主拿去进贡,今年我们十万大山物价飞涨,壮锦也跟着涨价了,财主来买的时候,却要按照没有涨价以前的价格买,我们不卖给他,但是这么多壮锦积压在手里,也不是个事,不知道哪里有销路。”

罗生员就说:“原来是这点小事。刘三姐,实不相瞒,小生家里也算得上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就开着锦缎庄,反正也要进各种锦缎去卖,我们那里也还没有卖壮锦的,你们不如把壮锦卖给小生,小生回去也好赚上一笔。”

刘善花说:“好嘞!”就把消息放出去,织壮锦的人听说刘善花找到了收壮锦的人,全都到刘善花家里去交货。

罗生员也爽快,并不讲价,直接是刘善花开价多少,他就出了多少钱进货,还与刘善花约定:“明年再来找你们进货。”

刘善花等农人也都答应下来:“好。那我们有货就给你留着。”反正卖给财主是划不来的,就给罗生员留着。

牛画树知道以后,也很生气,但是又拿外地的生员没办法,人家不是土人,不归土法管。

后来到了收二季稻的时节,官府来收税、收贡,牛画树依旧用了库存的壮锦来交贡。这库存是用一点少一点的,如果没有上次那把火,可能今年、明年不愁,但是现在不一样,库存的壮锦已经全都没掉了,只能去找刘善花买壮锦。

不通过刘善花,现在买不到壮锦,因为其他人都答应了刘善花,要把壮锦留给罗生员的。

今天,罗生员又来找刘善花进货了:“刘三姐,小生又来进货了。”这一次与旧年不一样,旧年是来学歌,即兴进货,从这里雇车运回去的,今年则是从老家那边专门带着几个随从和车来进货的,一路上还顺带则运了几车货沿路卖,也全都卖光了。

刘善花看到罗生员来了,就招呼他说:“罗公子请先进屋喝个茶,我去叫乡亲们来。”说完,给罗生员和随从上了茶,叫刘善云:“哥哥,你先招呼一下罗公子,我去叫乡亲们来交货。”随后就出门去叫人来交货。

农人听说去年那个罗生员来收货,也很高兴:“罗公子是个诚信人呐!”

“快走吧,别让罗公子久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