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不孝
当然,倘若只是这样,还不足以令土民震惊。令土民震惊的,就是“上尊号”三个字。
要知道,自古以来,登仙的人很多,但是得到官家承认的很少。
比如刘三姐的老祖公刘晨、阮肇,还有王质他们,都是登仙的人,但是官家并没有承认。
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前朝汉世,淮南王刘安登仙,汉武大帝刘彻坚决否认,硬说刘安是谋反失败自尽的。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官家是不会以官家名义承认谁谁谁登仙了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
譬如前朝后周皇帝,就以官家名义承认了妙善观音。
又如初唐,贞观天子李世民就承认了观音娘娘沈婺华。
当然,说到这两个观音,那也是有区别的。
后周皇帝倒行逆施,把象征着“穷人血汗他喝尽,他是人间强盗头”的妙善承认为千手观音,为社会底层不认可。
而李世民承认的观音娘娘沈婺华,则是社会底层认可的。
沈婺华,原是前朝陈朝皇后。
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投降了前隋文帝,沈婺华也归了前隋。
前隋炀帝杨广急功近利,搞得天下民不聊生,兵荒马乱,沈婺华出逃去出家,法号“观音”。
那一年六月十九日,佛寺附近有官兵残害良民,沈婺华假扮观音菩萨,吓退官兵,救下一千多良民。
从此,在那一代,后人至今还在纪念这位观音娘娘。
但在李世民承认沈婺华是观音娘娘以前,也就只能那一带的民间认可这位观音。
初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由于在玄武门杀兄弑弟,逼父退位,得位不正,压力很大。
恰在这时,内忧外患严重,什么渭水之盟,什么蝗灾,什么瘟疫横行,全都叫李世民给摊上了。
尤其是瘟疫横行,这事最难办,连药王神医孙思邈都束手无策。
那时节,李畋还没有发明出花炮,也没有解决瘟疫瘴气的问题。
民间对这一时期,称作鬼混唐朝。
当然,这是那些门阀世家的舆论宣传效果,目的就是打压皇权。
李世民焦头烂额,无计可施,心理随时面临崩溃。太医院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
门阀世家打算借此逼李世民交出一部分皇权,分给门阀世家,结果有人告诉李世民,有个观音娘娘沈婺华,何不请来一试?
李世民病急乱投医,就派了半副銮驾,把沈婺华接进宫去治病。
经过沈婺华的一番心理疏导,李世民恢复了心理健康,对外宣布承认沈婺华是观音娘娘。
这没有走正规的上尊号程序,也不是人皇圣旨封神,而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感恩和恭敬。
当时李世民说:“李世民多亏观音娘娘来点化,才能够金蝉脱壳重做人。”
简简单单的一句感恩的话,使得长安城里里外外是家家念佛拜观音。
观音娘娘沈婺华才被全唐所知,社会底层知道她不管富贵贫贱,一概救之,都说在她这尊观音眼里,众生才是平等的。
因此,社会底层拜观音,拜的就是这一尊观音娘娘,而不是那一尊千手观音。
只有“人上人”阶层拜观音,会去拜那一尊千手观音。
而李唐开国至今,能被官家上尊号的,总共才多少人?
李隆基要给刘三姐上尊号,这是对十万大山土民的何等尊敬?
这一招,果然是收民心有道啊!
因此冯子安一说,在场围观的人全都纷纷议论起来。
冯子安也不管他们怎么议论,反正这是好事,又不妨碍自己问案,就由他们了,只叫柳之远的儿子:“对歌的前因后果,十万大山人尽皆知,对歌的过程和械斗,也闹得人尽皆知,本官现在问你,你柳家土司认不认输?”
柳之远的儿子摇头回答:“不认?”
围观的人纷纷指责起来。
冯子安继续问:“为什么不认?”
柳之远的儿子回答:“先父生前并未认输,本公子这个做儿子的,怎么能替他认输?”
冯子安又问:“你想清楚了?”
柳之远的儿子回答:“是。”
冯子安又说:“好。本案中,土民与土司各执一词,柳州府的奏报又不得作为本案证据,故须找到其他证人到堂作证。”
柳之远的儿子知道冯子安肯定找到证人了。
果然,冯子安马上说:“传证人。”
下面公差立即去把那几个私兵带上来。
他们一上公堂,立即就下跪,等候冯子安问话。
冯子安问:“你们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