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冯子安问案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一百九十四章:冯子安问案

冯子安无奈,对这些私兵,他也能理解。民间常说:“好男不当兵。”

其实就是被这些兵坏了所有兵的形象。

这些兵,当兵以前,基本上是干啥啥不行,怕死第一名。

由于游手好闲,没个正经职业,被人看不起,所以打起了当兵吃粮,打仗捞钱的主意。

一旦有征兵,他们就会去,俗称营棍子。

但是不管是朝廷的将领,还是羁縻的土司,也都收他们。因为不收他们,就会少很多兵。

收下他们,说起来,是有军纪管理的,但是他们却往往置军纪如儿戏。

譬如军中不许赌博,他们经常聚赌;军中不许喝酒,他们经常喝醉;军中不许寻花问柳,他们经常拈花惹草……

就这样,兵的形象就被他们破坏的一干二净。

但他们也能打仗,因为不会别的,打仗再不拼命,那就是个死。而拼命打的话,一旦大赢了,还能升官发财。

然而他们最会的,就是保护自己。

一旦要他们去给某个案子作证,他们是想尽一切办法不去的。

因为他们是兵,作证的案子无一不是涉及到官老爷的,一旦作证后,那官老爷没有被一撸到底废为庶民,那他们的苦日子就来了,肯定被秋后算账。

就算官老爷被一撸到底,成了庶民,但是人家毕竟当了那么多年官,也有人脉关系,只要那一派势力没有全部垮台,作证的人也肯定在事后遭遇打击报复。

所以,要当兵的人出来作证,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但这件事情,冯子安必须要让这几个私兵出来作证,只好告诉他们:“放心吧,你们的土司老爷早就跟柳之远立字为据,输就是输,赢就是赢,不管柳之远是输是赢,他们都认账。”

几个私兵一听,眼睛都亮了,问冯子安:“真的?”

冯子安没好气地说:“冯某堂堂钦差,难道还会骗你们不成?”

几个私兵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还有一个私兵说:“你还不会骗人?你当初可是骗了我们土人好几年,要不是刘三姐戳穿你,你不知道要骗我们到什么时候。”

这话说出来,那就尴尬了。

明显信不过冯子安嘛!

冯子安直皱眉,但人家也没说错,这是事实。

土人不管是土司,还是土民,信不过官家也是正常的,要不然也不会有羁縻政策了。

冯子安只好说:“你们信不过冯某不要紧,只要你们信得过刘三姐就行。冯某就问你们一句,你们是否信得过刘三姐?”

这几个私兵全都点点头说:“那是当然。我们要不是被逼着无奈,谁愿意跟刘三姐为敌呀?”

冯子安说:“那就好办,如果你们担心被自家土司老爷秋后算账,冯某可以把你们安排到莫怀仁莫土司那边去,他那边可全都是按照刘三姐定下来的条件办的,不会有人为难你们的。”

这几个私兵才互相用眼神交流一下,表示可以,然后问冯子安:“我们怎么相信你能把我们安排到莫怀仁那边去?”

冯子安头都要大,这些人也太不相信自己了。只好叫柳州知府:“麻烦府台大人派人去柳府门口,把阿牛兄弟请过来。”

柳州知府只好去办。

大概过去一个多时辰,阿牛来了,看到冯子安坐在一边,几个那天逃走的私兵坐在另一边,过来问:“冯大人叫我来做什么?”

冯子安指着几个私兵回答:“他们就是证人,要他们作证,他们有担忧,放某只好请你过来一趟。”又问那几个私兵:“这位阿牛兄弟,你们认识吧?”

私兵回答:“当然认识,刘三姐夫嘛。”

冯子安说:“认识就好。”就好先前跟私兵的谈话说给阿牛听,再问阿牛:“行不行,你给个话。”

阿牛听说可以作证柳之远败了,马上就答应了,拍胸脯担保说:“当然行啊,包在我身上。”

不管怎么样,先完成了刘三姐废土司的最后一步再说。

冯子安又问那几个私兵:“怎么样?”

那几个私兵才答应出来作证:“行。”

当下,冯子安就进入程序,叫柳州知府:“把证人带回去,马上传唤柳家土司过堂。”

柳州知府当即去安排。

柳州知府本来是安排在府衙过堂的,但是冯子安否决了,非要放在城门口设立公堂,说是这样,能让城里城外的平民百姓都看到,免得有人说自己冤枉了柳家土司。

就这样,他们上午从佛寺里出来,中午就在城门外设置好了公堂,下午开始升堂问案。

果然,来看热闹的人很多,本地的、外地的都有,什么士农工商全都到齐,甚至方外中人也来了一些。

午时一过,冯子安正式升堂,第一个被传唤的人就是柳州知府,说:“本官奉旨钦差,查访刘三姐和柳之远对歌一案,府台大人当日在场,且把情况如实说来。”

柳州知府说:“是。”就把当时情况说了一遍。

冯子安又说:“羁縻土司,土人事土人管,柳州府的说辞,仅是线索,不是证据。”叫差人:“来人!”

公差出来,躬身答应:“有!”

冯子安命令:“去传柳家土司到堂。”

公差就答应着去了。

柳之远的儿子还不知道冯子安已经找到证人,只是知道自己很危险,难逃一死,正在府里放纵,欺负小丫鬟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