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找到证人
阿牛马上说:“那就谢谢冯大人了。”这时已经是三月初十,要是刘三姐没有登仙,今日应该在歌圩传歌。
柳府里面,一直在关注着外头的动静。
有家丁知道冯子安来了,马上汇报:“公子,公子,冯子安冯大人来了,在门口跟那帮刁民说话呢。”
柳之远的儿子大喜,这一下,应该压力到头了,只要冯子安一宣布认定结果,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柳之远的儿子马上出来,搬了一乘木楼梯,爬上墙头要跟冯子安说话,喊一声:“冯先生。”
反正上次冯子安跟王守一来柳府,自己也是见过的,认识他。
冯子安跟阿牛在谈话,听到柳之远的儿子叫,就问他:“柳公子喊冯某做什么?”
公子这个词,要是放在岭北,尤其是官场上,那是特指某些高官的儿子。但是民间,尤其是岭南,可没这么多讲究,但凡一个穿着排整的人出来,就可以被称作公子。
冯子安要在十万大山搞定废土司的案子,那就得按照这里的习俗来。
柳之远的儿子回答:“冯先生,乡亲们不理解本公子的苦衷,一直围堵着我柳府,本公子也希望冯先生尽快查明真相,认定结果,这样对乡亲们也好有个交代。”
冯子安笑着问:“那你倒是说说,当日对歌,你爹到底输了没有?”
只要他直接认输,那就什么证人都不用了。
柳之远的儿子连忙回答:“那情况下,我爹到底算不算输,我也不好下论断,只知道当时府台大老爷劝我爹认输,我爹拒绝认输。我这做儿子的,没法认定我爹到底输了没,还盼冯大人访真查实。”
说实话,这就是一个“孝”字给闹的。
土司接受了官家的教化,一旦老爹否认的事情,儿子是不能承认的,否则就是不孝,轻则罚银、杖责、收监,重则刺配、流放、杀头。柳之远的儿子不管是否愿意承认柳之远输了,都不能认输,否则后果严重。
哪怕按照最轻的罚银,对自己的损伤也是严重的,尽管自己有钱,罚的那点银子不算什么,可是一旦有个“不孝”的罪名落到自己头上,那自己乃至往后三代子孙,想要考取功名都是没有资格的。
这么严重的后果,自己承担不起,只能把事情推给冯子安来办。
冯子安却是不理他这一套,冷笑说:“你柳家土司代表众家土司跟乡亲们对歌,结果输没输你柳家土司自己不说,乡亲们说了,你柳家土司又不承认,你柳家土司到底想要做什么?冯某最后给你一个机会,你自己说清楚,正月初一对歌场上,你柳家土司到底输了没有?”
这就得逼则柳家土司认输。
要是柳之远的儿子不认输,那么自己不介意最后把他柳家给杀了,放在十万大山立个威。
柳之远的儿子自然听明白了冯子安的意思,但是认输是不可能认输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认输的,一旦背上“不孝”的罪名,那就万劫不复了。
柳之远的儿子只好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冯先生,我爹拒绝认输,自然有他的道理,本公子不能不孝啊。”
这种时候,只有打着孝字旗来自保了。
冯子安身边,阿牛呛了柳之远的儿子一句:“姓柳的,自古忠孝难两全,你可要想清楚了。”
其实这话,就是自己是真实写照。
自己跟刘三姐成亲,难道就不想好好过日子,留在阳朔老家孝顺老爹?
可是办不到。
李隆基要废土司,刘三姐是执行人,自己既然跟她成了亲,那就必须支持她,跟着她到处跑,不能留在家里给老人尽孝。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老汉跟刘三姐是一路人,自己才不会夹在中间为难。否则,自己还真的很难作出抉择。
但这道理,放在柳之远的儿子头上,照样有用。
这忠和孝,只能选一头。就看柳之远的儿子,到底是选尽忠,还是尽孝。
听了阿牛的话,冯子安点头,表示认同:“阿牛兄弟说的不错,柳公子可不要自误呀。”
柳之远的儿子知道,这是因为上次柳之远找来王守一,结果得罪了冯子安的结果,但又无可奈何,一脸哭相说:“冯先生呐,本公子无论如何不能不孝的。”选择了不认输。
其实这也正常,这种人就是迂腐不化的。
譬如会稽祝家庄的那些人。
祝家庄出了个祝英台,哪怕前朝宰相谢安从官家那里,给祝英台争来一个“义妇”的名头,祝家庄也依旧认定祝英台是不孝女。
这就是门阀世家的思维。
按照罗英的说法,土司可不就是小一号的门阀世家么?
有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冯子安连情况都没问,反正已经决定拿柳之远的儿子开刀了,也不必问他,就问别人,只要找到证人,证词一出,直接就可以把罪名扣在柳家土司头上,把他抓去杀头。
这一次众怒是柳之远弄出来的,杀他儿子绝对是平息民愤是一大利器。
冯子安说:“既然你选择了不认输,冯某也不逼你,但是冯某要告诉你,一定被冯某查实,你爹确实输了,而你柳家土司拒不认输,那就休怪冯某杀你的头。”
说完,冯子安对阿牛说:“阿牛兄弟,冯某先告辞,再去别处找人了解一下案情。”
也不管柳之远的儿子是什么反应。
柳之远的儿子知道这下糟了,但又没办法,现在柳府被土民围着,连逃都逃不走。
这个冯子安真是可恶,非要逼着自己不孝,或者去死,就不能放自己一马吗?
冯子安离开柳府,又去了别家土司治下,找土民和财主了解情况。
其中最典型的是木土司,他说:“冯大人呐,木某是因柳员外的才名,才希望他跟刘三姐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借兵之前已经说好,就算他对歌对输了,要认输,木某也认了,可是谁知道他闹出来这么一个结果,连累木某都被乡亲们堵在府里出不去,只能搬楼梯爬墙头跟你说话。”
这话倒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