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都是三姐亲口传
刘三姐登仙,对李隆基来说,虽然有点麻烦,但总算是个好消息。但对自己这个皇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只能是坏消息。
尤其是她曾经说过自己蠢,说过王家活不过几年了。
她是金口玉牙,说出来的话本来就是颇准的,如今她升仙了,李隆基就算原本想在废土司后除掉她都不可能了,只会按照她说的话去做,等过个几年,找个借口把自己这皇后给废掉,把王家给弄死。
一想到这里,王菱就有气,立即亲笔写了一道懿旨,斥责刘三姐山歌中包含风流歌,有悖《女戒》,自己以皇后的名义下令,从今往后十万大山传唱刘三姐山歌,不许唱风流歌。
所谓风流歌,就是情歌,是十万大山众土民用来对歌连情的歌。
反正李隆基只是要废土司,那些骂皇帝、骂财主的山歌,自己是不可能下令禁歌的,否则李隆基肯定找自己麻烦。
但是自己母仪天下,推行《女戒》是自己的职责,是从贞观皇帝长孙皇后留下来的规矩,李隆基应该不能拿自己怎么样。
只要能打击刘三姐在十万大山的威信,对自己就会有利。
王菱写完懿旨,派自己的心腹去十万大山传旨。
其实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这样做,是违背羁縻政策的,在还没有宣布剥夺众土司的头衔以前,这是越权。
当然,她更没有想到,这一次彻底激怒李隆基,从此李隆基再也没有跟她过一次夫妻生活,并且越发坚定了李隆基要拿王家开刀的决心。
要知道,门阀世家那么多,李隆基选谁开刀都不好,只有选王家开刀是最好的。
毕竟李隆基已死的老丈人曾对李隆基有恩,而王菱是李隆基的结发妻,又是正宫娘娘,只要拿王家开刀,才能震慑那些门阀世家,然后一个个慢慢收拾他们。
李隆基已经警告过王守一,叫王家不要再插手十万大山的事情,王菱也是知道的,但她却还要插手,这与谋反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
所以后来,李隆基知道以后,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总是下不定决心,而是坚定要铲除姓王的这一家蠢货。
当然,这是后话。
王菱的心腹带着懿旨,出京去十万大山。
冯子安也带着李隆基的圣旨和赠匾,前往十万大山。
双方是在同一日到的柳州,王菱的心腹来的更早,一到柳州,就叫柳州知府接了懿旨,要求柳州知府按照懿旨公告十万大山,就说皇后娘娘认定刘三姐山歌有伤风化,有悖《女戒》,乃无德之歌,理应禁歌。
柳州知府自然是不敢抗旨的,只好接了旨意,叫府衙的书吏誊抄,然后校对无误就要发出去,公告十万大山。
就在书吏誊抄、校对完懿旨,拿来给柳州知府和王菱的心腹过目的时候,冯子安到了。
冯子安是以钦差的身份来的,进门宣读完圣旨,看到王菱的心腹在这里,又看到惊堂案上放着王菱的懿旨,过去拿来一看,心里当场就冒火了。
这个王菱,真是不死找死,这时候还要来跟刘三姐作对。
可是自己是不能让这懿旨发下去的,忙问:“这旨意,已经公告出去了么?”
柳州知府连说:“还没,正在最后校对文告有没有誊抄错误。”
冯子安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要是公告出去,李隆基就算给刘三姐上尊号,也收不了十万大山的民心,除非把王菱拉出来当场处决。
但王菱怎么说都是皇后,又是李隆基的结发妻子,就算李隆基杀王家,也不会杀她,顶多废为庶人,打入冷宫过一世,因此是不能把王菱拉出来当场处决的,否则皇家颜面何在?
冯子安马上阻止柳州知府:“这个不能发出去。”
柳州知府答应说:“是。下官一切遵照钦差大人的吩咐。”
其实柳州知府也不想把王菱的懿旨发下去,真要发下去,自己这个官也就当到头,尽管对李隆基可以说这是上支下派,保自己一命,可是土民才不会管这些,他们肯定会把自己活活打死。
但是王菱的心腹可不管那么多,质问冯子安:“你敢阻拦皇后娘娘的旨意?”
钦差再大,能大过皇后么?
冯子安扬了扬手头的圣旨说:“陛下旨意,这一次叫冯某来十万大山,十万大山的所有事情,全由冯某做主。”
王菱的心腹当然是不甘心,又说:“冯先生,你可要想好,如果懿旨传不下去,出了问题你可能担得起?”
冯子安自不会怕这样的威胁,对他说:“冯某能不能担得起,不劳你费心。再说了,就算冯某担不起,李三郎他还担不起么?”
自己是来给李隆基善后的,出了问题当然由李隆基担待啊。自己也只要对李隆基负责就行了,至于王菱,不是自己负责的对象。
王菱的心腹无奈,只得回去向王菱报告。
冯子安等他离去,才问柳州知府:“正月初一你在场,刘三姐跟柳之远之间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柳之远只得把当时的情况一五一十全都汇报。
冯子安又问:“可有中立的外地人,或者当时在场的土司私兵可以出来作证?”
柳州知府一脸哭相说:“没有。”
柳之远要大过年去跟刘三姐对歌,不就是外地人就算在柳州过年,也不会到那种乡下旮旯头去过年吗?
至于土司的私兵,他们是受土司管的,想必早就被土司预先下令封口了,哪里会有人证?
而这样,就算柳之远确实输了,但是只要他不认输,又没有证据,那么根据土人事土人管的羁縻政策,柳州府衙的人出来作证的不算数的。
当然,就算不算数,那也是一条线索,只差找个证据。
冯子安又问:“当日有没有私兵活口?”
柳州知府回答:“有,当时四散逃走,少说也有三五千私兵。”
冯子安说:“那就好办,想办法把他们找出来,找到一个算一个,冯某就不相信,这么多人会没有人出来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