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刘三姐要办歌圩 - 歌仙 - 和你唱山歌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歌仙 >

第一百六十三章:刘三姐要办歌圩

刘善花来到这里当然不是第一日。但时间也就是才过去三五日,并不久。

柳之远治下半半个柳州,比莫怀仁那边虽然小一点,却也差不大。

等柳之远收到消息赶过来,自然不会是刘善花达到柳州的第一日。

现在柳之远来了,一开场就是这样打招呼,刘善花马上回山歌嘲讽他:“别处财主要禁歌,这里财主要传歌,如今世道真颠倒,哪有财主爱山歌?”

财主一向视山歌为洪水猛兽。

不说十万大山的财主,就连外地的财主也一样。

因为山歌狂傲不羁,无视官家礼教,而财主要代理官家推行教化,碰到爱唱山歌的人,那礼教就推行不下去。因此各地财主都是不喜山歌的,严重的仇视山歌,要禁歌,轻微的只是单纯的不喜,不做理会。

甚至就连李隆基那天天底下最大的财主,都是不喜山歌的,能给刘三姐一个盛世歌风的褒奖,不过是为了达成对官家和民间都有利的约定罢了。

当然,李隆基也不敢禁歌,那是神农爷爷留下来的绝学,李隆基可不敢得罪神农爷爷,要不然坏了名声,会遗臭万年的。

柳之远听到刘三姐的嘲讽,马上说:“刘三姐,瞧你这话说的,天下山歌那么多,就跟世间的菜一样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喜欢的菜和不喜欢的菜,山歌也一样。别人的山歌柳某不喜欢,你的山歌柳某喜欢啊。”

传歌场的众人都看着他和刘三姐,就看刘三姐怎么答。

只听刘三姐嘲笑说:“我唱给财主的山歌,一向都是骂财主的山歌,从来没有例外。你喜欢我的山歌,看来你是有病,欠骂。”

这一说,把在场学歌的人全都逗笑起来。

众人都以为柳之远要发怒了,没想到柳之远笑得比众人更盛,边笑边说:“刘三姐说的是,柳某的确该骂。”

他这一说,倒把大笑的众人给说停下来,一个个用奇怪的眼神的看着他。

柳之远不顾这些人眼神,又继续说:“李三郎那么信得过我们土人,叫我们这些土司跟乡亲们自行化解矛盾,柳某惭愧,空顶着个才子的名头,却至今没有想到令李三郎和我们土司还有乡亲们皆大欢喜的办法,你跟乡亲们骂柳某,那也是应该的嘛!”

在场的土民,还有柳府的下人,心里全都在骂娘:“他娘的,这家伙脸皮真厚。”

又见刘三姐打蛇随棍上,劝柳之远说:“你既没有万全之策,不如学一学莫怀仁,也算是功德一桩。”

土民都说:“就是嘛!”

“你放心,只要你肯学莫怀仁,乡亲们不会计较你的过往的。”

“没错,佛祖曾经说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趁着今天有那么多外地的乡亲们在场,咱们择日不如撞日,可以请他们做个见证,你还怕乡亲们反悔不成?”

……

柳之远哪里肯听?连连摆手拒绝说:“刘三姐呐,不是柳某非要跟乡亲们杠,而是以莫家土司作为样板,确有缺陷,柳某觉得咱们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一旁的阿牛不乐意了,问他:“柳之远,那你倒是说说看,到底有什么缺陷?”

柳之远看了一眼阿牛,笑着说:“这位想必就是三姐夫阿牛兄弟了?”

阿牛怼他:“谁跟你这种人是兄弟?”

柳之远笑笑说:“好好好,不是兄弟,不是兄弟。”又说:“阿牛兄弟你想想看,莫员外现在是对官家唯命是从,那么从今往后,势必就要在莫家土司治下推行礼教,到时候我们土人的小伙子大姑娘还能跟你和刘三姐一样,对歌连情吗?只怕到时候乡亲们要结亲,那一套三媒六证的程序走下来,烦都要烦死。所以柳某不学莫员外,不能让我们土民的小伙子大姑娘像外边那样,总是被父母拆散鸳鸯。”

凡事得讲道理,只要站着一点道理,那就有可以商量的余地。

刘善花肯答应莫怀仁的条件,不就是为了保留土人的文化传承吗?

自己就从这个角度切入,让她头疼去。

阿牛听完,实在无语,想不到词反驳,就看向刘三姐。

在这种场合,也只有刘三姐才是土民的主心骨。

只听刘三姐说:“不可能,李隆基都说我的山歌是盛世歌风,后人学我对歌连情,哪个官府土司敢不让?”

众人又都点点头,这倒也是,又看向柳之,等他回应。

柳之远马上说:“刘三姐,枉你是个仙家苗裔,就没听说过什么叫百年的皇朝,千年的土司吗?李唐这一朝不会这样做,谁能担保后朝不会?咱们总不能只顾眼前,不顾后世子孙吧?”

众人又看向刘三姐,这个不好辩呐。

只听刘三姐冷笑说:“呵呵,柳之远,你看前朝,‘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自然世人厌憎,传不下来。那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土人里面又能传的得开吗?就算后朝官家要强推,也不可能长久,我们土人结亲还是对歌连情,顶多连情后到衙门去补上一份婚书罢了,添不了太多麻烦,子孙后代肯定也会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

举秀才,是从姬周一朝就开始的选才制度。

那年代没有科举,只有门阀世家举荐。但是门阀世家要保障自身利益,举的秀才那也是有真才实学的。

后来到了汉世,门阀世家拿不回皇权,就开始给皇帝捣乱,举的秀才没有真才实学。

皇帝就发明举孝廉这种办法,选不了才就选德,但是门阀世家又专门选一些不孝子去举孝廉。

汉世皇帝也没奈何,这才有了著名的讽刺歌谣唱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汉世光武中兴,为了避讳刘秀,就把举秀才改成了举茂才。举茂才一词沿用至今。

柳之远知道刘三姐说得对,官家不管哪一朝,推行教化是一回事,尊重民俗又是另一回事,两相结合的肯定的。

但现在可不能答应她,要不然就坏了自己的好事。于是柳之远又说:“刘三姐,你说的好像的确有那么几分在理,且容柳某回去考虑考虑。咱们现在还是先聊的别的,怎么样?”

柳之远的做派,与牛画树、林重俊、莫怀仁都不一样,刘善花也不好一下子逼迫过甚,就说:“好啊,那你想聊点什么?”

柳之远一听,大喜,马上说:“刘三姐,你是一个山歌手,出门传歌,四处飘荡,也没个安稳。柳某倒有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伸手指着附近的鱼峰山说:“你看,那座山叫鱼峰山,也是乡亲们比较集中的地方,柳某出钱,在那里给你办一家山歌学馆,供你传歌,你和阿牛兄弟也好有个安身的地方,岂不是一举两得?”

阿牛当场就笑怼他:“好一出离间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