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见了皇上背朝天
刘善花这样反击,还是给足了儒家面子的,那项橐好歹是孔庙里的圣公,算起来不单单是农人的祖师爷,也是读书郎的祖师爷。还有那孔圣人,好歹是神仙家之一的东海广桑山仲尼真官,算起来也是仙道的祖师爷之一了,自己一个仙道传人,怎么说都得给他几分面子才是。
抛开仙道不说,就说在菩提祖师那里,孔圣人好歹是菩提祖师的学生,又是菩提祖师的老丈人,自己机缘巧合之下得了菩提祖师的传承《佛本行经》,岂能不给菩提祖师面子?
再说西王母那边,她是妖族出身,而妖族常为世人看不起,难以得到文明教化,是孔圣人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妖族才得文明之光照耀,自己机缘巧合之下,得了西王母的传承《无敌王母》术,岂能让西王母在孔圣人的面子上难堪?
总不能因为儒家出了一些不肖弟子,就不给孔圣人面子,那怎么都说不过去。这天底下,烂秀才虽多,但那种一心为民的读书郎也不少,古来学说百家,哪一家的传承人里面,还没有一些害群之马呢?
陶秀才要让孔圣人蒙羞受辱,那是陶秀才的罪过,自己可不能跟他一样,让孔圣人蒙羞。尽管自己并不完全认同孔圣人的学说,可是孔圣人对待百家的态度,不也是说“君子和而不同”的吗?彼此和和气气做自己的学问就得了,没必要跟别家怄气。
看到那一船的读书郎越来越急的表情,刘善花就知道他们要么不敢回答,要么不敢答对。这正是刘善花要的结果。
围观的人看到船上读书郎的神情,也知道他们要么不敢回答,要么不敢答对。
莫怀仁自己也知道,今天不可能输的体面,只会输的很难看。
但要莫怀仁就这么认输,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莫怀仁也得让这些读书郎出出丑才行。平日里花了那么多钱养着他们,可不能白养,就算这次输了,也要让他们汲取教训,以后才学更上一层楼,将来用起来别再这样。
莫怀仁不肯认输,这歌就得继续对下去,陶秀才是不敢出头了,就去推罗英:“罗先生,请!”
李秀才和其他的读书郎也纷纷来推罗英:“罗先生,请!”
他们都是十万大山本地人,只有罗英一个外来户,不欺负罗英欺负谁?这种出丑的事情,就由罗英来办了。
罗英就一脸气急的结巴着回歌:“听、听我言,家有千顷好良田,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后来我走先。”
这不是气刘三姐出题的角度刁钻。她都跟自己是敌对方,怎么刁钻都是说得过去的。罗英气的是陶秀才这家伙,只管挖坑不管埋,把自己给坑了进来。
不过这笔账,得算在莫怀仁头上,今天是来给莫怀仁办事的。等对完歌以后,就让莫怀仁多牺牲一些利益好了。
要知道,一个举过茂才的人,弄出耕田耙地要牛走后来我走先的笑话,也是要连累到当初给自己举茂才的县官的。
还好当初给罗英举茂才的县官早在武周代唐年间,就死在战乱里,现在罗英倒是不会连累到他了。
但罗英却要从此背上一个不学无术的名头,只要刘三姐对歌的故事传出去,不管海内海外,不管千年万年,听故事的人都会知道罗英,笑话罗英。
真是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罗英这一唱,全场的哄然翻了好几倍。
莫怀仁又破口大骂:“浑蛋!浑蛋!”
罗英没有理会莫怀仁的骂,他就不相信莫怀仁听不出来缘故。他等人家笑了一阵,才尴尬的笑着对刘三姐说:“我说错了,是我走后来牛走先。”
名气毁定了。但罗英自有算计,你刘三姐说我们不懂,我罗英就不懂,懂也不懂,一切顺着你来,这总是可行的。
刘善花自然听懂了罗英的意思,但她还是信不过罗英,毕竟废土司事关重大,她还得继续看看罗英的态度到底可不可信。
倒是一旁的刘善云,忍不住笑喷。
根明眉开眼笑的对刘二哥说:“我叫你来,你还不想来,你看,这不比看猴子骑羊还有意思?”
刘善云没有说话,这场面,的确有意思,简直就是剑南道诗人李白游齐鲁大地时,嘲鲁儒的现场版嘛!
那剑南道的诗人李白,原先是西天碎叶城人氏,五岁时搬到剑南道,比刘善花大四岁,才学已经被当今的顶级高才所认可,进了那个圈子。
前年,李白因齐鲁大地是孔孟之乡,前去游学,在齐鲁大地接触到好多儒生。
那齐鲁大地的儒生,分两大类,一类齐儒,一类鲁儒。
齐儒是那种做学问一丝不苟,想尽一切办法为生民谋福祉的读书郎。
但那鲁儒可就不一样了,那是一个烂秀才群体,既不能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又自夸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各种秀优越感,在社会上以人上人自居,宣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李白就嘲讽他们,不但当场怒怼了他们,还即兴写了一首诗歌,题名《嘲鲁儒》。
对齐儒,李白是打心眼里佩服他们的,但对鲁儒,那就是不屑一顾,根本是一点都看不起他们。
《嘲鲁儒》一出,李白嘲鲁儒事件就在才子圈里传开了,现在早就出圈了。
眼前这一船的读书郎,与那鲁儒一点都没有差别。今天歌场上的刘善花,与那李白也没啥差别。
根明对刘二哥说:“老二,看,我给他们来一个。”说完就对船上的莫怀仁喊话:“喂!别再骂你那些蠢奴才了,听我的吧!”喊完话,就唱起来:“什么生来头戴冠嘞,大红锦袍身上穿?什么生来肚皮大嘞,手脚不分背朝天?”
天下山歌唱曰:“日头出东月落西,行人要谢五更鸡,鸡叫一声天亮了,狼虫虎豹藏行迹。”
根明这歌,字面上是猜歌,实际上就是劝莫怀仁就此罢手。
但莫怀仁哪里肯就此罢手?
莫怀仁是斗不过刘三姐,但他斗得过这些读书郎,今天非要让他们出尽洋相,回去后才能让他们好好反思反思。就算今天输的难看一些又怕个什么?以后只要这些人的才学提升了,更好的为我所用,今天输的再难看也是值得的。
船上的读书郎又哪敢代替莫怀仁答应就此罢手?
但罗英先前已经出过丑了,不能再推他出头,要不然莫怀仁都要有意见。谁都知道莫怀仁还指望罗英发个好口彩呢。
本来这样的情形,就该陶秀才打头阵,但是陶秀才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可不是简单的答个谜题。字面答案谁不会?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
但人家分明是来劝降的,你按照字面意思回答,还怎么表明莫怀仁不向土民妥协的意思?
倒是李秀才又反应过来了,笑着说:“哦,这回总算问到我们的老本行上来了。”
陶秀才有些惊讶,问:“怎么?”
李秀才拍拍陶秀才的肩膀,笑着回答:“陶兄,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我来。”走出列回上一句歌:“中了状元头戴冠。”
陶秀才明白过来,李秀才是想对土民表达,我们读书郎跟莫怀仁等土司一样,天生就是人上人。陶秀才就跟上一句:“大红锦袍身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