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众人祝贺
汤雪梅慢慢接过那张纸片,疑惑地问道:“这是啥啊?”她眯着眼睛看向纸上的标题,拼命的在脑海中搜索这些字体的拼音,可她的“文盲”水平真的看不懂这些字,除了标题最后一个大大的“书”字以外,其他的字体一概不认识。
“这到底是啥啊?我看不懂。”
汤军生又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他将袋子递给大姐轻声说道:“姐,咱家也能发糖了。”
“发糖?为啥要发糖啊?”汤雪梅被汤军生这些奇怪的举动搞得头晕脑胀。
她歪着身子看着眼这张精致的纸片,又看了眼汤军生手里的糖果,一双浑浊的双眼猛然间定住了。
她颤抖着声音问道:“这,这几个字是录—取—通—知—书?”
“对了!”汤军生激动的走到大姐身边,指着最上面那行小字逐字念道:“江—州—大—学,这是咱们省有名的大学呢,良鉴考上了!”
“考上了?”汤雪梅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欣喜,她转过身看向汤良鉴问道:“良鉴,快,快过来给我念念这是啥字,快过来。”
汤军生指着汤良鉴命令道:“还愣着干啥?你快过来啊。”
汤良鉴不进反退,他不可思议的向后退了两步,然后猛地撒开脚丫,沿旁边的小路连滚带爬的跑上窑顶,双手合作喇叭状高喊道:“考上了!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
洪亮的声音顺着微风,沿着云朵,在茫茫林海中不断前进着,在金黄的阳光下,汤良鉴宛若一尊战神站在山巅,用尽全力向世人昭示着这个胜利的消息。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快乐,从未像现在这样洒脱,考上大学意味着他能够名正言顺的走出大山迈进城市,能够以全新的身份迎接全新的生活。
这张录取通知书给了他一个新身份,给了他一个好心情!
连日积压在心中的阴郁顿时消散了,胜利的喜悦萦绕心间,这一刻他是王,他是这片土地至高无上的领导者,群山为之折服,小河为他欢呼,万物为他庆祝
那个年代的农村,倘若能出一个大学生,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未到晌午,住在山沟里的农人们已经站满了整个院子,大家听闻汤雪梅的侄子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特地前来道喜的。
汤军生兴奋地满脸通红,他拿着糖果、瓜子和香烟招待着院子里的农人,汤雪梅也很激动,她坐在炕沿上捧着那张录取通知书不断摩挲着,她的身旁围着一群中年妇女,大家啧啧称叹着汤家的香火好,汤军生连升煤矿领导,汤良鉴又喜中皇榜,这得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报啊!
窑洞外,那些头绑汗巾的农村汉子们拿着农具蹲在地上,双手接来汤军生递来的香烟。
这些农人们大多能与汤军生攀上一些关系,一个村子一条山沟里的人,大多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亲属关系。
他们是看着汤军生长大的,那时候那个衣衫褴褛的放羊娃,已然变成了西装革履的大领导,他们内心是既羡慕又眼馋。
几个汉子围在汤军生旁边哄闹着:“军生,你那煤矿还要人不?咱也想跟上你挣两个钱,你看能不能走个关系把俺们几个也弄进去啊?”
汤军生爽朗的说道:“矿上凭本事吃饭,能干的一个月五六千,不能干的下一次坑就怕了。这个行业有多危险大家应该知道,待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好吗?”
其中一个汉子咧嘴笑道:“炕头是热了,钱包也空了。咱庄稼人啥也不怕,就有一身力气,能挣钱啥都能干。”
话到此处,汤军生也不好拒绝,他笑着说道:“那行啊,正好沟底煤矿扩产呢,正是缺人的时候,你们谁想去可以试试,待会给我留个名字我记下来,只要体检过了就能上岗。”
这几个汉子高兴的起哄道:“我,我,把我记上,我想试试。”
汤军生热情的招呼着:“大家别急,先吃糖、抽烟,待会儿再记名字!”
人们从汤军生手里拿过糖果香烟,聚在一起乐呵呵的讨论着煤矿的事情。
这片土院子,那孔破窑洞,瞬时变得热闹起来,薛晓利推着轮椅挤到人群里,饶有兴趣的听大家讨论着村子里各家各户发生的事情。
女人们搂着各自的孩子叮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这些顽皮的孩子们吃着糖果嘻嘻哈哈的到处玩闹,丝毫没有把家长的叮咛记在心上。
汤军生绕着院子走了一圈,脑门上已冒出来一层汗珠,天蓝色的衬衫也湿透了。
他叉着腰四处巡视一圈,没有发现儿子的身影,正当他走进窑洞的时候,土炕旁的妇女们一窝蜂地围了过来。
“军生真有本事,生了个好儿子!”
“军生混出头了,看看人家这身行头,一看就是大老板的样子。”
“看俺家那个衰老汉,这穷日子啥时候才能熬出来啊?”
妇人们围到汤军生旁边七嘴八舌的赞扬着,汤军生有些不知所措,只得憨厚的笑着。
他走到汤雪梅身边问道:“姐,良鉴那小子去哪儿了?转了一圈都没找到他。”
汤雪梅捧着录取通知书笑道:“你儿你问我?自己去找吧。”
汤军生擦着汗从窑洞里退了出来,他又仔细的找了一圈,还是没找到儿子的身影。
还未等他细细寻找,院子里的男人们已经着急的围了上来,他们生怕自己报名晚了错过挣钱的机会,个个争先恐后的让汤军生记录他们的个人信息。
无奈之下,汤军生只得拿出纸笔开始忙碌,确认所有人的登记之后,他起身招呼道:“大家别走,晌午就在这儿吃饭吧。”
汉子们连连摆手,他们都是淳朴的农人,自然知道这么多人一齐留下吃饭会给这个贫苦的家庭带来多大压力,他们将自己的老婆孩子叫了出来,纷纷告别离去。
汤军生将他们送到大门口,目送着他们离去,内心的激动仍然无法平复。
汤家的地位终于拔高一截,他们老汤家,终于出了一个人才!
好起来了!一切都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