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69章赛场小插曲
马辉一抬头,发现一位身着崭新厨师装的老厨师正探头探脑地盯着自己的汤锅,似乎对锅中正翻腾的食物很感兴趣。马辉的注意力则全在老厨师的那身厨师装上。这一身厨师装的衣缝线皆是显眼的鎏金之色,与其他厨师装明显不同,一眼就能展示出这位老厨师的特殊性。
在这个年代,能在正规场合身着鎏金色的一般只代表一种人,要么这位老厨师是某八大菜系名厨的高传弟子,要么就是曾担任过国宴的工作人员。
“你这是在做啥子儿?”老师傅问道。
马辉听出了其京城口音,内心不由感叹省委这次的大手笔。
“羊肚包肉。”马辉解释道。
“香味够醇,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儿。”老师傅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小伙子,我看你年纪不大,做出来的东西倒是挺醇儿的。”
“我在饭店就专门负责这类菜。”马辉同样狡黠一笑。当然,他特意回避,没有让老厨师注意到自己的这一细节。
而在马辉隔壁棚里的小年轻貌似是解决了困难,此刻正不紧不慢地将锅里一道炒菜小火收汁。
无*错版本在6109(10;书10吧读}!6=10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六九`书吧&读-
然而,令马辉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两人并不是在比赛结束后换菜,也不是私下里偷偷摸摸更换。
约莫半刻钟后,这锅羊肚包肉来到了第二次压锅阶段。马辉看准时机,迅速揭开锅盖,嗅闻锅中香气。
马辉有些疑惑,按理说这小年轻做的“八仙过海”,看重的是菜的数量而不是分量。回想起方才小年轻做的煎羊排分量也比寻常要多。
这一插曲过后,评委台上的大喇叭里又响起主持人的声音:“请注意请注意,比赛已经结束。请各位厨师留在自己的棚子下,会有工作人员按号数将菜端上评审台。”
据马辉之后的观察,这一现象在北方地区较为明显,在南方特别是粤菜为主的饭店里,上什却是大受欢迎的职位。
那朱哥见马辉已经识破了两人的行为,又见小年轻已经做好了最后一道菜,毫不犹豫地端着自己案板上属于小年轻的那四道菜走到了小年轻身旁,又从小年轻的案板上取过属于自己的那四道菜,毫不避讳地走回到自己的棚里,丝毫不在意其他参赛者惊讶的目光。
此时,作为主评委中的顺位第一,身着鎏金厨师服的京城老厨带着其他两位不知什么来头的老厨师以及作为副评委的各领导干部们,绕着折叠桌转悠两圈,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每一道菜。
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马辉逐渐找到了节奏,捞取羊肚包的速度也加快了分毫。
话音刚落,在评委台两旁等候的工作人员,迅速搬出几套折叠桌,于广场中央依次展开排成一条长龙。另有一部分工作人员迅速分散,将各参赛者烹制出的菜肴小心翼翼地端上折叠桌,等待着主持人进一步的指示。
马辉但凡不能快狠准地取出羊肚包肉,稍有迟疑,羊肚包肉就会因为冷缩而在封口处产生细微缝隙。影响了美观不说,内部包裹的肉可是会从这缝隙中流出。
马辉不由好奇这小年轻真的有时间在两小时内做好八道菜么?
“原来你是饭店的上什啊。”老厨说着,摇了摇头便去了下一个帐篷。
昨晚这一切后,马辉四处打量着周边厨师的状况,同时十分好奇刚刚那股糊烟味是哪位倒霉厨师搞出来的。
酱汁做好后,羊肚包肉自汤底浮出水面,静静等待着马辉挥勺捞出。
汤水中浸泡多时的羊肚包外表滑腻无比,加之马辉伸手捞取时,还要准确找到封口处,马辉的二指自然是在汤中多停留了一会。
若是马辉没猜错,这两人肯定会在比赛结束到将菜送上评委台前这一空档里,趁机互换。这样一来,二人皆完成了一道“八仙过海。”
本一书一最一新一章一节
这一方法当然有违公平,但是赛前的规章公告里也只提到了不能团体进行比赛,并没有提到不能两位参赛者互帮互助。这两人肯定在赛前就摸清了这一点,因此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张旗鼓地换菜。
见到马辉转身,朱哥有意无意地挪了挪身子,掩盖着自己案板上的菜。
这很可能是因为粤菜里许多菜肴通常都要用到独特的蒸,炖,熬,煲等烹制方法。寻常灶头若是没有经历过深度学习,是根本掌握不来粤菜里的上什操作。
趁着小年轻侧身取调料的那一刻,马辉眯缝着眼睛想要看清小年轻放在案台上的几道菜的内容,却被身后一道沉重的咳嗽所打断。
“辣中带甜,鲜中又含有一丝略微的甘苦。”马辉呢喃着,抬手撇去锅中浮沫。
这些菜肴在摆放时都被标号了序号,好让评委们知道是出自哪支棚子的厨师之手。
一来,这样也能判断出这羊肚包肉是否有什么细节问题,也好为下次的创意提供经验。二来把自己摸过的食物让别人品尝,马辉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而捞出羊肚包肉时,羊肚表面会因为外界温度的突然下降而收缩。
倘若这是在餐厅里,这样的一道羊肚包肉已经是能呈上食客餐桌之品。但这是正儿八经的比赛,马辉打算再用小火焖炖片刻,好让这羊肚更加紧实一些,入口不至于软绵绵的没有嚼劲。
一名优秀的上什在粤菜饭店里还是很吃香的。
马辉转过身来,刚好看见另一边的朱哥正瞪着两只铜铃般的眼睛,却不是在瞪他,而是在绕过马辉瞪着他背后的小年轻。
在一6一9书一吧一看!
就差最后两块了。马辉正想再接再厉,忽然嗅到一股不知从何飘来的糊烟味。适逢马辉无意间张嘴吸气,那糊烟味便连同空气一起被吸进了马辉咽喉,直达胸肺。
京城老厨转过一圈后,在一道编号为十五的满盘爆炒小公鸡前驻足良久,俯身扇闻了几下,终是摇了摇头,刚拿起的筷子也随即放了下来。
这罐豆瓣酱可不是市面上售卖的那种豆瓣酱,而是韩香玲的奶奶——上届川菜大厨亲手酿造而成。入口微辣,但回味无穷。配上麻油与陈醋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刚好能弥补羊肚包肉五味中缺失的那份酸味。
转眼间,十块相貌完整且诱人的羊肚包在碟中围成了一圈。待老厨走后,马辉冷笑一声,心想你这牛逼哄哄的老厨竟然也瞧不起上什。
望见这一幕,马辉忽然回想起早先见到朱哥在装菜时一菜两碟的奇怪盛法,顿时明白了什么。
一般羊肚包肉出锅后需要浇汁蘸酱品尝,这最后一道酸味正是从这酱料上下手。马辉算好时间后,从随身布包里取出一罐豆瓣酱,轻旋罐口,藏匿在罐中的酱香瞬间得到释放。
这会儿时间,马辉的两只指头开始红肿疼痛,他不得不将手指放进冷水中持续浸泡。
之后业内就响起了这么一道声音:上什完全就是一个帮衬手的活,可有可无。
原因就是,饭店里上什负责的蒸煮操作,一般头灶二灶甚至最基本的三灶,四灶也都会。
但小年轻这道菜的分量却比寻常所做要多得多。
但马辉看了一圈后也没有发现糊烟味从何散出的,却发现附近厨师不少还在快马加鞭的制作阶段,只有少数几位提前做好了菜的厨师,正在灶台上支起一座保温炉。
但不管怎么说,后厨里的任何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没有任何贵贱之分。而一名优秀的大厨除了自身的厨艺过硬外,也是要兼具优良的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