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散布消息
戚英已然是拒人千里的姿态,但女掌柜却仍旧还是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可见她心中也清楚,各家首脑反倒急着要见戚英了。个中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海面航行会令得消息迟滞,但倭王在蛤蜊港折戟,沿途又停停顿顿,修修整整,只怕已经有零散消息传到须弥岛来了。
海上生态便与海面底下一般无二,无非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尘泥。
倭王强势之时,自是免不了觊觎须弥岛,而须弥岛上的首领们,对倭王的船团当然也是垂涎三尺。
戚英昨夜让弟兄们放出倭王败于蛤蜊港的消息,对各家首领都是一个冲击。
只有打探清楚倭王受损的情况,他们才能做出决定,对倭王是该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
是患难见真情,还是趁他病拿他命。
戚英急着要见他们,首领却要将戚英晾在一边,好吃好喝伺候着,就是没有主动来接洽。
如今戚英搞了这么一手,放出爆炸性的消息,却又含糊不清,便如隔靴挠痒,首领们急了起来,反而轮到戚英不急了。
“掌柜的,这海上颠簸了十天半月,李某人骨头都散了,还需睡个几日,劳烦你回禀各家首领,李某人权且失礼,过几日再登门谢罪。”
女掌柜紧紧捏着拳头,似乎在强人怒气,但脸上却仍旧平淡如水,朝戚英微笑着说。
“李爷,各家首领也知道李爷辛苦,李爷不方便的话,各家可以派人来伺候李爷,拜帖已经到了琼花楼的……”
戚英抬起手来,打断了女掌柜的话,摊开手掌,女掌柜只好站起来,从左边使女手中接过木盆,湿了方巾,稍稍拧干,递到了戚英手中。
戚英擦了脸,女掌柜又将方巾接了回来。
戚英却是起身,走到了墙角,他拿起长勺,从炭火盆里舀起一勺灰,放进了夜壶里,而后解开了宽松的燕居服。
女掌柜赶忙转过脸去,饶是如此,还是听到了令人羞臊难当的水声。
她虽然只是掌柜,但却是琼花楼的掌柜,海上往来的贼子和商人,试问哪个对她不是敬而远之,曾几何时受过这等窝囊气!
“李拔佛!你还要装腔作势到甚么时候!给你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敬酒不吃吃罚酒!”
她到底是忍不住站了起来,指着戚英的后背便骂了起来!
戚英转过身来,女掌柜赶忙低下了头,她确实怕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但绝不是戚英下身的玩意儿,而是不敢去看戚英的脸!
早上她可亲眼所见,窗下那堆叠着的动物尸体,从三楼泼洒下来的血迹,种种迹象都足以证明,起码有一点,戚英不至于说谎,那就是但凡见过戚英真容的人,都活不长久!
“女人啊,真是难以琢磨呢……掌柜的为何突然如此气恼?刚刚不还服侍得熨熨贴贴的,怎地这么快就转了风?”
女掌柜被戚英这么一嘲讽,加上戚英近乎耍流氓般的转身,就更是气恼。
“各家首领要见你,那是给你天大的面子,信不信你在须弥岛死了也无人知!”
“面子?我李拔佛需要这个面子么?到底是谁给谁面子?”
女掌柜仍旧不敢抬头,但语气之中却锋芒毕露:“李拔佛,你别再装神弄鬼了,不过是一群戚家的弃卒,敢冒充和谈的天使,陆上容不得你,海上照样没有你们的活路!”
“弃卒?”戚英故作惊慌,但很快就稳了下来,朝女掌柜说:“掌柜的消息固是灵通,不过有些话可不能乱讲,省得惹来杀身之祸哦。”
女掌柜笃定地说道:“尔等弃卒想要瞒天过海,招摇撞骗,却是选错了地方,我劝你还是老实去见各家首领,以免自误!”
戚英走到前头来,伸出手指,距离女掌柜的下巴也不过分毫之差,女掌柜脖颈上近乎透明的绒毛都竖了起来!
“爷爷我自不自误还难说,倒是掌柜你……再不走的话,真要误在爷爷身上了呢……”
女掌柜如遭雷击,条件反射一般后退,带着使女夺门而出,带着一股子怒气。
戚英搓了搓手指,只是摇头一笑。
归阿树从房梁上跳下来,眉头紧皱,杀气腾腾:“小爷,是谁走漏了消息,要不要杀了?”
戚英看着门外,听着走廊上急促的脚步声,淡然地说道:“是我放出的消息,你要杀我?”
归阿树一脸的惊愕,因为他们的计划是假装和谈的钦差天使,从中游走,纵横捭阖,聚拢须弥岛的力量,对倭王进行最后的致命一击。
可身份一旦暴露,他们同样是贼,那就毫无优势可言,甚至颇有些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头的意思了!
再者,戚英与弟兄们早有商议,昨夜里弟兄们放出的消息,也只是倭王大败蛤蜊港,他们是弃卒的消息,又是谁放出去的?
戚英将房门关了起来,朝归阿树笑道:“别猜了,下船那天,戴雅格想报恩,我就说别背后捅咱们刀子就成了。”
“不过戴雅格也算是个知恩图报的,如何都想帮我做点事,我就让他帮我放了这个消息……”
“小爷您让大胡子帮放消息?这不是遂了那番鬼婆的意么?她可巴不得咱们陷在此地呢!”
戚英呵呵一笑:“也只有这样的消息,佛郎机大胡子才乐意去散布,若是对咱们有利的消息,伊莎贝拉又岂会同意?”
归阿树更是纳闷了。
“小爷,这我可就看不懂了,当初对切口的时候,入港之后,都是照着您的吩咐,伪装成官军,为何突然又变了计划?这对咱们可是歹势了……”
戚英摇了摇头:“计划没有变,只是给各家首领添一把柴火罢了,你信不信,今日他们就会亲自登门?”
归阿树更是一头雾水了。
宣称自己是和谈的天使,他们晾在一旁,放出倭王大败的消息,他们也只是让女掌柜来请,如今让女掌柜回去,把戚英他们只是弃卒的消息禀告上去,贼酋们反倒亲自上门来拜?
这是甚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