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零九章集体剃头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二百零零九章集体剃头

岑献芝离开之后,戚英也没有闲着,朝张戬道:“我得回东照寺一趟,好歹偷点僧衣回来。”“又去东照寺?那是你家啊?”张戬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戚英倒是笑了起来。

“二郎开窍之后进步神速啊,如今都会说玩笑话了。”

张戬也有些尴尬,讪讪一笑道:“世事无常,人也该与时俱进,岂能一辈子做个小孩子。”

“与时俱进?这个词用得好。”戚英由衷地夸赞了一句,而后朝张戬问说:“既是如此,二郎跟我一并去吧,冒险可是一个男儿成长最快的法门了。”

张戬也一脸欢喜:“谢谢哥哥!”

戚英也不二话,领着张戬又返回到了东照寺。

桃野丸的尸体已经不见了,东照寺本来就没留下多少人,如今又出走一批去处理桃野丸尸体之事,整座东照寺就更是空无一人。

徐海虽然整日里稳如泰山一般的姿态,但眼下他被夹在胡宗宪和松浦藩之间,想来也要出去尽力斡旋。

东照寺里走了一圈,还果真没半点阻碍,顺利偷走了僧衣戒刀等物,戚英三人又回到了接头点。

这也不多时,岑献芝便回来了。

不过他却是鼻青脸肿,颇为狼狈,上唇还留着鼻血的痕迹,眉角也开裂了。

“遇着麻烦了?”戚英迎了上来,朝岑献芝如此问道,后者也是没好气地回答:“这该问你那些好兄弟了。”

“我的好兄弟?”

戚英往岑献芝身后一看,但见得影影绰绰,归阿树罗初一等人纷纷走了出来。

但见得他们一个个都挂了彩,状况比岑献芝好不了多少,戚英也是有些好笑。

他知道,无论是岑献芝,还是这些兄弟们,并非遇到倭寇或者松浦藩的士兵。

如果是这些人,他们就不是鼻青脸肿,而是浑身鲜血,目前看来,该是他们和岑献芝打了一架。

也果不其然,戚英尚未开口,罗初一便朝戚英抱怨道:“小爷,哪找来的南蛮子,口臭心狠下手毒辣,简直不当人子!”

口臭心狠下手毒辣,算是将岑献芝概括得非常准确,戚英也是哈哈笑了:“看来你们已经相互了解得挺深的了。”

岑献芝听得“南蛮子”三个字,双眸微眯,又露出杀气来,归阿树和谢氏兄弟同时去摸刀柄。

戚英赶忙堵在了中间:“行了行了,正事要紧,不要胡来。”

岑献芝却认真起来:“这狗厮一开口就是南蛮子,若不给爷爷赔罪,正事也不消再做!”

岑献芝从来都是顾全大局的人,否则也不会追击徐海到这须弥岛上来。

不过他到底只是孤家寡人,妻儿已经被送走,如今再无牵挂,自是恣意任性。

本以为他这么一说,戚英会妥协,但戚英却只是笑了笑:“岑大哥,我这些兄弟们一个个与你一般,都是无家无室的人,想让他们赔罪,怕是不容易,他们可是连我都骂的……”

罗初一也来气了:“好个刁钻的南蛮子,竟还恶人先告状,你若不赔罪,弟兄们也不了结这桩勾当!”

这个节骨眼上,戚英哪有时间慢悠悠调和这等矛盾,一样米养百样人,更何况弟兄们与岑献芝都是特立独行的人,英雄固然惺惺相惜,但也有话不投机的,万万不可强求。

这等状况,戚英也不含糊,朝罗初一等人道:“你们挑个人出来。”

一众兄弟皆以为戚英要让他们单挑,想起岑献芝的手段,便齐刷刷后退了一步,将慢了一步的归阿树给凸显了出来。

归阿树是个刺杀的好手,与岑献芝一般讲个一击必杀,也是当仁不让。

岑献芝自也是蠢蠢欲动,两人走到中间来,一言不合动辄拔刀的姿态。

戚英此时却端了个托盘过来,托盘上竟是几把锃亮冰寒的剃刀。

“我用自己的刀。”岑献芝拍了拍腰间的开山刀,甚至不愿再去看戚英一眼,后者却朝他说:“不是给你打架的,用来剃头。”

“剃头?”岑献芝固是知道戚英的计划,归阿树等人却与岑献芝不对付,只知道戚英要找他们,却并不知道接下来的计划。

“剃了头,伪装成东照寺的和尚,去杀大友兵臧的人,谁杀得多就是大爷,谁杀得少,就磕头赔罪,敢不敢?”

岑献芝和归阿树也是恍然大悟,难怪戚英这般干脆了。

他们并不是嗜杀之人,也并不认为杀人就能够解决问题,但这是他们仅剩的生存能力。

况且,无论倭贼还是松浦藩的人,哪个不是双手染满鲜血,这种人罪不容诛,死千次万次也赎不回他们犯下的罪过。

二人并不答话,戚英已经将白发鬼摘了下来,拈起一把剃刀便交给了张戬。

“小爷我素来是身先士卒,这次也一样,我先来。”

张戬是个从小读书的,戚英本以为他会说些甚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屁话,但张戬却是二话没说,将戚英的长发削断,削成寸头之后,才开始刮起头皮来。

戚英感受着头皮传来的嚓嚓声响,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句:“未曾想到啊,二郎竟还有这等手艺。”

杨文鹿也是吃了一惊,因为剃头这种事情,可不是寻常人都懂的,唯有寺庙里那些大和尚,才会做这种事。

张戬足不出户,便是读书无数,也不该如此娴熟。

“开窍之后,难不成果真是生而知之?”杨文鹿免不了感叹了一句。

戚英听在耳中,心中虽然也抱着同样的疑惑,但却已经不再去想了,对于张戬的变化,迟早有一天是要探究的,只是并不是现在罢了。

见得戚英剃头,归阿树等人也不含糊,将托盘里的剃刀取了,相互帮忙,竟真的纷纷开始剃起光头来。

虽然他们不是读书人,但头发可是要紧的东西,但戚英都已经带了头,他们哪里还会说话。

岑献芝是僮侗寨子里的人,少数民族本就有剃头的风俗,更是不会在意这些,也不用剃刀,将戚英还给他的僮族短刀递给了杨文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