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起航回家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三百八十三章起航回家

戚英与徐渭在暖室之中算是交心了一番,对于徐渭的留下,戚英也就再无顾虑,更没有再去劝诫。徐渭又对戚英说起这批书籍和冠服以及宋时礼器等等的来源,便好似激起了一个老学究的最大热情,滔滔不绝地给戚英解说着。

正当此时,有人在外头通报说:“徐先生,官军要启航了,您要不要去送行?”

戚英一听,原来是陈朝光。

徐渭眉头一皱,对陈朝光说道:“我不去,城里的兄弟想去尽管去,不想去也不要勉强,全凭个人心意。”

陈朝光那边厢应了一句,也就离开了,戚英倒是有些好奇。

“徐大哥,你好歹也是胡宗宪的幕僚,为何不去送一送?”

徐渭摇头苦笑道:“还不是因为你……”

“因为我?”戚英心思活络,转念一想,也就清楚了。

是啊,赵文华可是亲自见过戚英的“尸体”,他是确认了戚英“死讯”的人。

而戚英之所以会战死,全是因为拼尽全力来保护官军以及他赵文华,往大了说,正是戚英,才保住了陈同玄那个宝函。

或许这也是戚英的运气好了。

因为保住了这个宝函,皇帝得到了其中的仙丹,必然会念及戚英的一份人情,对于戚英先前“假死”的事,也就不会再追究,说不定还会在军中为戚英的名声“平反”。

而在士兵们这方面来看,陈朝光等一众留下来的弟兄们,对官军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或许这也是官军再没敢入城,只是在石头城外驻扎的原因了。

戚英是他们绝对的领袖,是他们崇拜和爱戴的“白阎罗”,可却为了救这些官军软蛋而丧命,试问这些弟兄们又如何能接受?

若果陈朝光等人仍旧去送行,这不合常理,若是让胡宗宪等人看出些许端倪来,躲在暗处的戚英也就有再次暴露的嫌疑。

横竖已经到了这一步,做戏还是要做足的。

“徐大哥果是心思缜密……”戚英不免赞了一句,又问:“可为何又让他们全凭心意?”

徐渭走到门口,遥望着海岸线的方向,意味深长地说道:“因为我也想看看他们的心意啊……”

“他们?谁的心意?”戚英倒是有些疑惑。

“除了那些离开的,还有不少官军留了下来,难道你就这么放心?人心叵测,不可不防啊……”

戚英倒是没有想到这一茬,毕竟这些官军都是弟兄们精挑细选出来的。

再者说了,岑献芝已经有了虎鲨团,归阿树有螳螂虾团,陈朝光等人也想尽快组建自己的队伍,在这件事上,他们自是下一百二十分的力气。

戚英也不多说,与徐渭走到外头来,居高临下,但见得城门大开,等待许久,却无一人出城去给官军送行。

许是城池这边太过安静,官军都停顿在岸边,列队等待着些什么。

又过得片刻,突然有一队人从营区走了出来,为首赫然便是邹长荣。

这些贵胄子弟,跟着戚英打了几场仗,总算是脱胎换骨,再无纨绔之相,浑身散发着悍卒的彪悍和铁血之气。

这队锦衣卫走到城头来,虽然城门没有关闭,但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使得他们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是停留在城下。

邹长荣抬头看着初具雏形的雄城,默默取出了一方白巾,而后缠在了左臂上,用嘴巴咬住一角,用力扯紧。

其他人也做出了一样的举动,他们将白巾缠在手臂上,以表达他们对戚英“战死”的哀悼。

朝着城门三鞠躬之后,邹长荣取出一面旗帜,插在枪杆子上,用力一抖,旗帜哗啦展开,迎风猎猎,赫然便是戚英等一众兄弟早先的飞虎旗。

“回家!”

邹长荣饱含热泪,声音甚至有些颤抖,其他锦衣卫也湿润着眼眶,齐声喊道:“回家!”

他们仿佛要让戚英的英灵寄附到飞虎旗中,而后带着戚英返回中原大陆。

虽然他们没有骑着高头大马,但因为一律缠着白巾,显得格外的惹眼,当回家二字喊出来之后,闻着都为之心碎。

他们听说过太多太多关于白阎罗的传奇故事,在须弥岛上,他们又遇到了所谓的李拔佛,早先猜测李拔佛就是白阎罗戚英。

可后来又有徐渭背书,洗清了这个误会,直到李拔佛为了保护官军而与倭贼厮杀,直至战死,他们才从赵文华的口中得知,那个为了他们而死的,正是白阎罗。

邹长荣等人的改变,他们都看在眼里,而这一切,完全得益于白阎罗。

当锦衣卫们庄严肃穆地走回来,官军阵营之中,沈陆秋和李大斗等人,也都从内衬衣物撕下白色的布条,同样缠在了手臂上,而后跟着喊道:“回家!”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行列之中,海岸上黑压压的人群之中,渐渐出现一条条白色的线条。

这一声回家,除了为戚英而喊,何尝不是他们的心声?

正因为在须弥岛上历经生死,他们对回家的渴望就更加迫切,虽然在赵文华看来,收获满满,可在军士们的心中,却是损失惨重。

赵文华得了徐海,得了辛五郎,还找到了皇帝想要的东西,可谓完美收官,对于些许损失,他根本就不在乎。

可官军士兵们除了袍泽战死,自身伤残,身心受创,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这一声声回家,既是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同样也是为戚英“喊魂”,接引戚英回归中原大陆。

今日晴朗,碧空如洗,可气氛却极其压抑悲凉,就好似有无形的厚重乌云,压在众人的心头,让人透不过气来,逼得鼻子发酸,忍不住眼眶湿润。

官军们一边喊着回家,一边登船,而站在城上看着这一切的戚英,同样心情复杂。

戚英默默地走回到暖室,也不再跟徐渭说话,只是闷闷地坐着,没人知道他此时的心情。

当戚英转身的那一刻,在海岸线的方向,胡宗宪同样将目光从城池方向收了回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