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零九章寻求破局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四百零零九章寻求破局

戚英不是喜欢鼓舞动员的人,但起码做了戴雅格的思想工作还是值得的。没有了顾虑,戴雅格放慢了节奏,但效率会更高,对大局而言也更好。

戴雅格果真跟船去了龙浦岛,戚英也能够安心与船队一并出去掠劫海贼了。

经历了几次掠劫,他们也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和物资,终于能够体会到为何倭寇会铤而走险,做这无本的买卖,风险固然是大,但收益也更大。

随着战斗不断打响,戚英大秦冢的凶名也是鹊起于海上,这才短短几个月,已经无人不知了。

虽然海上航行的周期很长,消息传播也受到局限,但传播的面积却很广,而且传播效果极其强烈。

海上倭寇都惯会用这招,只要凶名打起来,很多时候往往能够震慑敌人,所以很多人都是浪得虚名。

但戚英却不一样,他没有刻意去宣传,名声是一次次血战凝结下来的,这才更让人忌惮。

越是不去刻意经营,一旦凶名立了起来,威慑力就会更强劲。

戚英早先确实为了树立凶名才卖力厮杀,可如今反倒没有了那种刻意,因为弟兄们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了海面上人人闻风丧胆的一支新势力。

琰摩城的不动明王旗,如今成了“谈虎色变”的一样东西,但凡见着,便离灭亡不远了。

兄弟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是飞速,如今如通法师的僧兵团也加入到了行列当中。

几个营团开始进行轮替,龙鱼团也加入行列之中,在守城、龙浦岛护航以及海上掠夺三个任务中间相互轮换。

这么做的好处是,能锻炼战斗力,而且也能得到足够的休息,几个月下来,几个营团的战斗力都直线飙升。

八咫和歌也没有放过对张家的监视,港口的重建已经到了尾声,张家的声音又渐渐大了起来。

但因为戚英在海上的截杀,前来张家贸易的贼船和商船损失巨大,张家的进度也被耽搁了很长时间。

商船也就罢了,戚英不会赶尽杀绝,不会伤及人命,甚至只是让他们返航,贼船可就没那么好运。

所以张家重建了港口,却发现没了生意上门,也是焦急万分,不得不开始修复以前的旧船。

他们甚至已经开始打造新船,不过进度很慢,只能用旧船来改造。

张家底蕴到底是深厚,又有财力支持,但因为戚英的海上阻截,以致于他们引以为傲的发展速度,反倒成了最大的制约。

他们的发展节奏被断了之后,就很难再续上,而戚英和琰摩城这边却是进入了良性循环,此消彼长,差距拉得更大。

他们倒是想对东照寺动手,但东照寺如今进入了平稳期,张文烟把所有张家孩子和岛上那些孩子都拉到书院去了。

虽然赵长龄和徐渭也渐渐拉拢了不少孩子,但张文烟到底没有败北,而且文斗这种事,短时间内看不出胜负来。

如果贸然打破这个平静,毁掉了这个缓冲带,只怕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港口,又要受到琰摩城的冲击。

因为戚英的船队经过这么多次的掠劫之后,无论是船舶还是火炮,亦或是人员,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提升。

如今他们的战船和装备简直脱胎换骨,如果这个时候又来攻击港口,张家又会回到起点,这是他们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张吕阳也没想到,即便戚英已经死了,就这么一座琰摩城,竟然还能给张家的发展带来这么巨大的阻滞。

与老指挥使和姜再冬等人商议了多次,最终还是决定派船出海,为那些前来贸易的商船保驾护航。

只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消息根本就传递不出去,因为须弥岛周边海域,全都落在了琰摩城的掌控之中。

他们的快船出不去,大船出去就要挨打,除非彻底拔除琰摩城,否则根本就没法在海战之中取得优势。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建造战船,训练水师,否则就只能正面攻击琰摩城,把根据地彻底拔掉。

但因为商船和贼船被阻截,他们获取物资受到了影响,想要打造战船就捉襟见肘,这又是恶性循环了。

一步错步步错,若他们能早一点,拼着巨大的伤亡,甚至连两败俱伤,也彻底攻下琰摩城,估计此时也不会这般艰难了。

商议到最后,张吕阳最终还是决定,让姜再冬率领船队出海,不是为了击败琰摩城的船团,而是为了到倭国去寻找援军,打破局面。

一般的倭寇没有倭国大名的支持,在海上打不出什么名堂,只能小打小闹,就算请来了也只是给琰摩城塞牙缝。

所以他们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寻找强有力的外援,而张吕阳要找的,不是别人,正是倭寇头子王直!

此人的实力比徐海要更强大,而且他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王直更加醉心于海上贸易,打造海上贸易航线和商路。

如果能请来王直,打通倭国和张家的贸易航线,有了王直强有力的舰队保驾护航,那么就不需要担心琰摩城的海上掠劫了。

当然了,这也是一件与虎谋皮的事,虽然王直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攻击性,但他的野心也是不可忽视的。

越是这样的人,想得就更是长远,危险性就会更大。

但张家无法单凭一己之力来破局,长此以往,只能被琰摩城压制,差距会越拉越大,这一堆财宝只有花出去才能产生价值,否则跟藏在宝库里没有任何区别。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杨文鹿和姜再冬的船团,终于启航离港,如果运气好一些,没有撞上琰摩城的船团,固然是最好。

但他们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张家港口是琰摩城监视的重点,他们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情报。

一旦收到情报,琰摩城的船团是不会放走他们的船队。

如果能监测到琰摩城的船团,掌握他们的行程,错开启航时间,那就安全了。

可偏生琰摩城严防死守,饶是姜再冬的情报网络,也没能渗透进去,琰摩城就像一堵铜墙铁壁,隔绝了所有的探子。

螳螂虾团最擅长的就是这方面,但凡有探子潜入到琰摩城,不出三天就会被挂在城头示众。

这等情况下,张家的船团也只能出海碰运气,希望能够舍下一块肉,拼着一部分人逃脱,去把王直给请过来了。

当然了,他们也做了十足的准备,杨文鹿亲自带队,又有姜再冬辅佐,或许也有一拼之力的。

无论如何,到底还是要试一试,总不能坐以待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