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连环快船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二百七十八章连环快船

监军制度古来有之,明朝更甚。边镇要塞,山高皇帝远,自是少不了监军的存在,而内陆的一些经济重镇,诸如江南等水陆交通要地,同样需要监军

大明朝的监军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宦官监军,二则是文官来监军。

宦官因为是皇帝身边的亲信,能够最高效地给皇帝传递密报,所以素来受到皇帝的喜欢。

不过嘉靖一朝却不同,东厂不受信任,锦衣卫的地位被拔高,所以宦官监军的制度已经被废除,至于何时恢复,还没个定论。

而文官监军方面,早先是都察院之类的机构派出监军,也有按察使司衙门的人。

但到了嘉靖年,诸如胡宗宪这样的总督,赵文华这样的巡抚,或者巡按、兵备道等等,都是监军。

当你搞清楚了这些,你就会知道,赵文华的举动是多么的令人发指了。

无论是胡宗宪还是赵文华,都是文官监军,只负责监察军中将领,通常不同直接插手军队的决策和指挥。

比如戚继光和俞大猷,他们指挥军队打仗,却又要受到胡宗宪的监督,但胡宗宪并不能够直接参与到军事行动中来。

可如今呢,大明水师招安须弥岛,那些个将领们一个个没有半点存在感,竟任由胡宗宪和赵文华“挂帅出征”,简直就是笑话!

虽然他们有权向朝廷向皇帝禀报军事行动的始末,也能督检将领军官们的职守和军队纪律等等,但他们是没有领兵权的。

若是宦官监军,或许还会带上几个番子之类的来帮助他们打探情况,可胡宗宪和赵文华乃是文官监军。

这些锦衣卫到军中来监察,也并不合规矩,之所以无人敢惹,除了他们是锦衣卫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是赵文华带来的人!

赵文华是个好大喜功的,干爹又是严嵩,锦衣卫之所以受到皇帝重视,不被东厂压制,与严嵩自是脱不了干系的。

干儿子巡抚东南,担任监军,又是个爱面子,喜欢摆排场的,安排一些锦衣卫给他充场面,镇场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徐渭即便有胡宗宪印信,也是使唤不动这些人的,便如眼下的征召,他们只是站在校场外围袖手旁观,无动于衷,更漫提让他们应征敢死军了。

戚英虽然也擅长鼓舞和动员,但寻思着凭借自己的舌头,是万万劝不动这些人。

如此一想,戚英便按住了后腰的长刀,走到了校场中间,站上了点兵台,朝那些个老弱病残道。

“诸位兄弟,将军们出去打仗了,我等留在后方,不用上阵,已然是将军们开恩,咱们总得保得个万无一失,我需要人手驾船出得外海布防,诸位务必出尽全力才是。”

徐渭也是一脸愕然,本以为戚英会热血激昂,荡气回肠地鼓动一番,谁想到他竟是轻描淡写,甚至根本不谈外海的危机。

“贤弟,你这是要作甚?”徐渭面色凝重,眉头紧皱,因为他知道,戚英根本是想要将这些人骗上船去!

戚英却抬手阻止了他的话头:“兄,需是相信我的为人。”

戚英眸光如星火,徐渭也就再不多言,只是朝诸多军役等下令道:“都抓紧些上船去吧。”

众人听闻此言,便跟着戚英到了海岸来,但见得岸边停靠了十几艘战船,不大不小,都是些轻型快船,约莫四丈长短。

这些个军役也是做惯了苦力的,见得岸上有不少物资,便纷纷往船上搬。

戚英与徐渭在一旁监督着,戚英却是拿眼去看那些个锦衣卫,也果不其然,过得不久,原本抱着刀冷眼旁观的锦衣卫们,便有些坐不住了。

有人打着哈欠要回去继续睡觉,但其中到底有些是有着真本事,也有着真眼力的。

有人踏踏踏攀上了高处,微眯双眸一看,也是冷汗直冒,跳将下来,便将所有锦衣卫都召集了起来。

窃窃议论了一番,他们便往海岸这边来了。

为首一人堂堂七尺六,面白,留了山羊须,威风凛凛,意气风发,想来是京城中哪家的贵胄公子。

“徐渭,你们这是要干甚么,此人又是谁,凭甚让他指手画脚?”

徐渭拱手道:“邹百户,他……他是制军请来的参谋,这不是要布防么……”

“制军请来的参谋?看着却是有些面熟啊……到底是在哪里见过……”

听得这话,戚英也觉着此人面熟,细细回想了一番,原来父帅带他赴京结交权贵之时,是见过此人的,博阳侯爷府的公子邹长荣是也!

戚英故意遮遮掩掩,引起邹长荣的好奇心,后者走上前来细看,也是双眸大睁,想来该是认出戚英的真实身份了。

“是你!”

邹长荣下意识要去摸刀,戚英却抢先一步抓住了他的手腕。

“长荣兄,许久不见了,京师一别,该有两年了吧?长荣兄都当了百户,真真是让人艳羡啊。”

邹长荣死死盯着戚英,狠声道:“戚英,你到底想干甚么,这些人都是手无寸铁的老弱,把他们都骗上连环船,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么!”

海岸上那些四丈的轻型快船,正是邹长荣口中的连环船。

这船严格来说是二船合一,前船只占三分一,后船则是三分二,中间用铁环相连,前船装置了不少大倒钩,上面装载火球、毒火、神沙和神烟等火器,甚至还配有火铳。

而后船则乘坐士兵,用来划桨,顺风升帆,无风便划桨,长驱直入,冲撞敌人船阵,前船便会钉在敌船之上,点燃了船上各种火器,解脱了二船中间的铁环,后船便能返航。

虽说后船的士兵看着能回来,但前船烈焰涛涛,又兼爆炸连天,敌船又万万不会放走,后船的士兵多半也是有去无回,即便能回来,多少也要脱层皮。

若是正规军挑选出来的敢死战士,或许还能回来,但这些都是没打过仗的军中杂役,若是去了,怕是十个也难以回来一个!

戚英故作沉默,邹长荣便甩开了戚英的手,掀开海岸上那些物资,只是放眼一看,果真是诸样火器以及引火之物。

“你要骗这些人去送死!”

邹长荣义愤填膺,恨不得将戚英生吞活剥,然而戚英见得他这等愤慨,心中却暗喜。

邹长荣能为这些杂役而愤慨,这是好事,说明戚英的思路对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