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僚掌印 - 荡寇东海东 - 妍妤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荡寇东海东 >

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僚掌印

赵文华对徐渭口口声声“大才子”,毫不掩饰语气中的嘲讽和酸涩。虽然他阿谀奉承,“认贼作父”,依靠着严嵩上位,但他却是嘉靖八年的进士出身,正儿八经的读书人。

徐渭虽然被人誉为大明朝三大才子,甚至能与解缙这样的大宗师比肩齐名,但他的科举路途却极其坎坷,直到目前为止仍旧只是个秀才的身份。

他的妻子去世之后,他开设了私塾,名唤“一枝堂”,在乡间教书,不可谓不落拓。

可偏偏就是徐渭这样的人,竟然凭借着《进白鹿表》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胡宗宪尊为座上宾。

这让赵文华感到非常的嫉妒,因为徐渭身上有着他曾经拥有却又自己放弃的东西。

那便是文人的气节和风骨,即便在封疆大吏胡宗宪和他这个首辅义子巡抚面前,徐渭仍旧能够做到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考不中举人,他就游历天下,甚至与沈炼等人结了文社,“越中十子”享誉天下。

他没有自暴自弃,无论书画文章戏曲古玩,亦或是军事谋略等等,他都有涉猎,且善于钻研,博采众家之长,乃是真真的大家。

赵文华能得到严嵩的赏识,也并非愚蠢之人,他固是狂妄,常常仗势欺人,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故意为之,他要告诉那些人,如今的官场到底是谁在拿主意。

严嵩能位极人臣,更非庸人,若非得到严嵩的首肯,似赵文华这般明目张胆,早就被严嵩丢到边关塞外去喂马了。

虽然他压制着胡宗宪,但该给面子的时候还是要给,虽然他对徐渭极尽讥讽和嘲弄,但胡宗宪做了决定,他也不会在台面上否决。

戚英并不认为赵文华是个肤浅之人,更不会认为他是个愚蠢之人,因为皇帝是聪明人,严嵩也是聪明人,聪明人却养了一堆笨蛋干儿子,这不合情理。

徐渭明明据理力争,不给胡宗宪和赵文华半个台阶,但胡宗宪临行前却把印信交给徐渭,还特地将后方大营的管理权交给了他,而赵文华竟没有反对,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或许戚英真的没有证据,或许真的没能说服他们不出兵,但无论是胡宗宪还是赵文华,表面上虽然张狂至极,但内心却谨小慎微。

戚英毕竟是个“该死”之人,他带来的情报自然是不能轻易相信的,但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担责任的还是胡宗宪和赵文华。

所以他们表面上的种种,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罢了。

想通了这一点,戚英也就松了一口气,这还没到营牢,徐渭便朝那些军士道:“放开他吧。”

“徐先生,制军和巡抚可是说了……要……”

“放了!”

徐渭举起手中印信,呵斥道:“制军把整个后方大营都交给了我,尔等是要抗命不尊么!”

徐渭抬出了胡宗宪的授命和印信,这些军士哪敢不从,赶忙给戚英松了绑。

戚英也不啰嗦:“徐大哥,召集剩下的所有人,抓紧时间把船上的物资全都搬运下来,把船全都藏到弗朗机人的港口里头避难。”

徐渭在大帐中就听得一清二楚,此时也不含糊,朝传令兵道:“传令下去,搬!”

那传令兵一直听着二人对话,虽然他是胡宗宪亲信,分发到徐渭身边来,就是要听从徐渭调度,可戚英在大帐中是如何个场景,他也是见到的。

虽然只是短暂的迟疑,但徐渭还是怒了。

“若不照办,待得制军凯旋归来,徐某人再追究,保证一个都不落下!”

如此说着,徐渭又将印信举了起来,那传令兵哪里还敢耽搁,撒腿便传令去了。

胡宗宪与赵文华那厢才刚刚离开大营,后方已经开始从船上搬卸物资了。

饶是如此,人手到底是不够,戚英又与徐渭到了弗朗机人的营房来,打算让弗朗机人也充当“苦力”。

然而伊莎贝拉却不愿意出手相助,朝戚英道:“虽然我们落海被救,但我们不是大明人,我们是使节,是客人,你们不能命令我们做事。”

“来而不往非礼也,知恩不报更是要不得,尔等虽是番邦,不学礼仪,但该有的做人良知总该有吧?”

徐渭是个耿直性子,说话不留情面,毒舌起来比戚英还要难听,伊莎贝拉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徐渭并非妄自尊大之人,但毕竟是传统读书人,对这些外邦人可是半点不客气的。

伊莎贝拉本还想着要不要义务帮忙,原本只是端一下架子,免得落了面子,毕竟寄人篱下。

虽知道徐渭半点情面也不留,她又如何能不恼怒。

“难怪你们能够称兄道弟,果然是一路的货色,如果能客客气气,我们帮忙也不是不可以,现在么,不去!”

徐渭对这些番鬼婆可半点都不感兴趣,忿忿地骂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伊莎贝拉更是气恼:“你才无耻!”

她抬手就要打徐渭,却被戚英闪电出手,抓住了她的手腕。

“我的女士,有话说话,何必动手。”

“放开!”

自打遇到戚英之后,伊莎贝拉一路走低,一直触霉头,大公号没有了,船也沉了个七七八八,如今连营地烧了,又被大明水师给征用。

若再跟戚英纠缠不清,只怕连命都要丢了。

戚英却没有这个觉悟,凑近了朝她低声道:“乖乖去帮忙,我绕你们一死。”

伊莎贝拉也是双眸微眯,杀气毕露:“你威胁我?”

戚英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一口白牙,亲切地如同邻家哥哥,但说出来的话语却让伊莎贝拉感到冰寒刺骨。

“我知道你们弗朗机人暗中资助徐海等大倭寇,给他们硝磺等违禁物资,而且铁炮也是你们传给他们的。”

“倭寇乃是我大明朝廷的大患,抓住就是死罪,别人我不清楚,我戚英麾下,从不留生俘,抓住一个杀一个,抓住两个杀一双。”

“如今你们没有了营地,没有了船,就只能靠着胡宗宪的庇护过日子,若胡宗宪知道你们暗中资助倭寇,你觉着会是何等样的下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