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前程》(27)
二十六、垂范李卓群拉上正要下乡回访的刘堪,让邹秘书通知城建、城管、规划、工商局相关人员一道去了城南待改造的居民区。这片居民区街道狭窄,沿街面建的都是各自为政花里胡哨的房屋,有三层楼房,有两层的,还有为数不多的瓦房。房屋不仅凌乱而且破旧,街面上垃圾随处可见。城管局的人看见了,退到人群后面。
李卓群注意到了,没有吭声。指着街面的房子问规划局和城建局副局长,这两片有多少住户,多大面积,多少种房子,各是多少间,大概有多少外来人口,本地居民都有哪些职业,每个家庭平均收入有多少,困难户有多少?他们对拆迁开发有什么想法和要求?这些你们清楚吗?两人张着嘴,说不出话。李卓群问,听说你们规划局和城建局还有工商局共同搞了一个这个地区拆迁和开发规划是不是?规划局副局长说是刘县长让我们几家搞的。
“你们对我说的那些问题做过调查吗?”
“这个还没有,准备开年着手入户调查。”规划局长显然底气不足,声音低了许多。
李卓群没有责难他,微笑道:“你们各个局现在就可以按着你们的职责的不同组织人手入户调查了。一定要详细!”
几个副局长似乎同时答应。
李卓群问城建局副局长道:“回迁户房子按什么方式配给?”
“按照原房子面积补给。”
“那要是有的家庭居住面积不够回迁面积怎么处理?”
“当然,这户居民就要按照房屋的性质和价格补交超出部分面积的款子。”
“要是遇到一个家庭人口众多,现在的房子也不够住的怎么处理?”
“这个没有先例,只能按照面积配给。”
李卓群想了想说,这不行,我们改造旧城区的目的是为了让群众有个好一点的住房。不能因此加重他们的负担。我看这样,不足回迁房面积的要保证他们有一套房子,不足的部分由县财政支付。对家庭人口多的,也想分家的,按照新家庭单元配给,超出原居住面积部分居民自己拿一部分,县财政补贴一部分。你们看可好?几位副局长同时点头。
城建局副局长道:“李书记,您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他们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感谢您呢!”其他人对城建局副局长的话都发出相同感慨。李卓群感慨他们怎么还没有转变思想,可没有指责他们,微笑说,这不是我个人施恩,是党的为民政策摆在那里,我敢不执行吗?他似乎还有话要说,看看众人反应,适可而止。
工商局副局长道:“政策归政策,政策要人来实行的。以前那些人,他们那个……”
李卓群道:“我们不说这个了。我问你们,要是有人不满足现有条件,生赖着不拆迁怎么办?”
城建局副局长道:“以往都是限期拆迁。”
“限期拆迁,可不可以理解为,到期强拆?”
“是这么回事。可是就有少数钉子户就是漫天要价,说什么都没用。”
李卓群道:“我今天打个招呼,对这两片拆迁,假如遇到你们所说的钉子户难缠户,一定不要强拆。及时报告给我,工作由我来做。另外,还要防止为了钻分开的家庭为单元分房子的空,搞突击离婚。要告诉大家,维持现在这个日期的家庭婚姻状况,明天离婚的,只能按照一个家庭单元分房。”
规划局副局长道:“李书记,您想得太周到了!”
“好了,不要给我带高帽子了。你们分头入户先摸摸情况,在组织人手入户登记。哦,邹秘书你去通知这片的居委会,让他们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召开全体拆迁户大会,每家派一个主事的代表参加。届时我们都参加。”
李卓群让各个局负责人回去组织入户调查,邹秘书去通知居委会。李卓群由刘堪领着进入小巷一户三间砖墙瓦顶的居民家里。据刘堪介绍,这家姓马,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早已分开自立门户。老马是个七十多岁的退休老教师,在这一带很有威信。
堂屋大桌上四个老年妇女正在抹纸牌,见到来了人,其中一个老人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另一个道:“你不是槐树巷刘家小三子吗?有什么事?”
刘堪微笑道:“大妈们好!”
那个认识刘堪的老妇人笑着道:“你们坐,坐,等和了这把牌再说事,没什么大要紧的事吧?”
“没有没有。”
另一个老妇人歪着脑袋看着微笑中的李卓群,赶忙放下牌道:“不抹了,赶紧招待贵客!”
那三个都是一惊,那个让刘堪等着的老妇人道:“你咋呼什么?不就是刘家老三和他的朋友吗,值得你这么惊慌,像见到皇上似的。”
那个放下牌,离座的老妇人笑容可掬地向着李卓群问:“你是李书记?”
刘堪接上说;“贾大妈,正是李书记。”
那个还舍不得放下牌的老妇人道:“哪个李书记,是不是……”
“老糊涂了,就晓得你那副大牌。我们县里还几个李书记?”
李卓群笑着招呼道:“大妈们好啊,我是新来的李卓群。”
三人听了齐声道:“真是李书记啊!”
“李书记你好!”
“李书记你辛苦了!”
“哎呀,李书记啊,你看看我真是老糊涂了,您真是贵客,不,应该说是我们的恩人,不应该说皇上!对就是皇上!”
大家哈哈大笑,笑后李卓群道:“大妈们,您们坐,可不能这么称呼,要这么称呼我是要犯罪了!”
“好好,不说不说。您们招呼李书记,我去喊我们家老头子来。李书记您坐,我一会就来。”
三个老妇人连忙拉着李卓群的手硬生生将他按坐在上首。有人收纸牌,有人拿水瓶有人拿茶杯。忙得不亦乐乎。刚刚收拾妥当,门外响起了爽朗的声音道:“李书记啊,您真是稀客啊,那么忙还抽着空子来我们家。我这是积了那辈子德啊!”
李卓群听话语知道是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回来。果然,话音未落,一个戴着眼镜,精神矍铄的老人张着双手从门口急急走来。李卓群知道这一定就是马老师了,连忙起立迎上握住马老师双手,问好。马老师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马老师身后涌进来许多男男女女。
居民代表大会在晚上进行,几个局长亲自到场,带来了按照李卓群指示修改后的拆迁和安置合约文本。他们不放心会场情况,事先和李卓群说了种种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想让李卓群不要参加,免得难堪下不了台。李卓群笑笑说,你们担心有道理,我感谢你们的好意。有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我的面子算得了什么?我们当领导的是干什么的,当领导不是当官,是为群众服务的服务员!我们是搞管理的,管理是什么?管理不是指手画脚指示命令,而是体察民情民意,了解他们,给他们办好事服好务。群众就是管理者的天,管理者的地,就是我们努力服务的对象。一个管理者难道受不了服务对象几句难听的话?群众既然有难听的话,说明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我们应该好好检讨自己,才能服务好群众。听了李卓群的话,几个局长方领会李卓群的行政根本,那就是以民为本。既然是这样,他们再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先前还注意自己领导形象的人,都调整了自己。挺胸别肚收腹低头,一脸官威的撤去严肃,换上可人的笑容。
李卓群等人的到来引发会场秩序混乱,大家将李卓群包围住问好握手,问东说西。李卓群使尽无限笑语,和群众亲如久别的亲人相逢。那些被冷落在一旁的局长和干部们既感动又羞愧。居委会干部费力好大力气才劝开热情的居民代表们,让李卓群一行人走上主持席位。由于有李卓群参加,代表们心情愉快,将心中所有的疑虑都和盘托出。李卓群亲自解说,反复询问。代表们都说没有新的问题了,这开始才签字。签字很顺利,并没有居委会干部原先想象和担心的那样难,他们心目中那几个钉子户和难缠户并没有难缠,而是笑着走到李卓群身边的桌子上朝合约里签上自己的姓名。还笑着和李卓群握手问好。散会后,要不是居委会干部们笑着劝说李书记还要开会请大家回去休息,代表们一定会把这个夜晚当成他们平生最畅快的狂欢之夜。众人走后,城管局于局长感叹道:“我们今天受教了,原来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是我们没有取得他们的信任。”
李卓群笑着说:“于局长,你能有这个认识很好。你是刚上任的局长,你们要改变以往的做法。教育你们城管干部,多为群众着想,从群众利益出发,让群众相信你们是为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满足群众需求。这样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当然,你们各位也要这样,每办一件事都要想想群众,不要只唯上。能让群众满意就是你们最大的政绩和贡献!”
在场的人无不称是,无不心悦诚服。
李卓群回办公室,马尚全领着下乡的几个人等在他办公室里。李卓群开门见山地让他们说说自己了解的情况。听了他们各自的汇报,李卓群没有提出疑问,而是说:“你们也够辛苦的了,你们还是负责各自的事务吧,剩下的我再去跑跑。马县长,城南拆迁合约签订了……”
“这么快?”马尚全不相信地问。刘京东也是一脸的愕然。
李卓群道:“我的意见已经和几个局长说了,这个规划还是请你主抓,商品房开发地段也设定好了,你明天去看看是否合理。刘县长这个事情是你分内的事,就有劳你全程办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