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前程》(33)
三十二、恳谈李卓群用了三天半时间,对高圩口等三个他认为条件成熟的村召开了两个恳谈会。第一个会是回乡在外地创业成功人士和有意愿回乡创办实业的打工人员恳谈会,第二个会是相关成片村民组土地流转和空置宅基地置换会。前一个会开得及其成功,三个乡镇共有十三个企业老板和七个希望回乡创业的打工人员表示了回乡办企业的意向,并且都愉快地接受了李卓群的邀请,参加正月初六在县里召开的恳谈会,带头签订正式回乡办企业的协议,好在会上起示范作用。土地流转,本着自愿互助的原则开展。他选择了大部分村民因外出打工,而将自家的土地转给别人耕种和直接抛荒的地段。有难度的是还有一部分村民仍然在耕种着自己的土地,他们不情愿放弃。李卓群经过广泛协商,做通多方思想工作,将他们原种耕地按照同等面积置换到别的愿意流转的村民地块。对于已经流转的土地,由新承包人每年每亩土地给予原承包人两百斤稻子补贴,新承包人用工优先选用原承包人家人参加。最后确定条件成熟,新承包人具备了大规模经营能力的黄墩乡高圩口村和马山镇安中村为试点。经营人分别是具有相当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的于有太和马长明。李卓群特别反复向两个乡镇和村干部交代:这是试点,是农业生产由单个的分散的小规模低效率经营,逐步迈向集中大规模机械化,最后进入现代化高效率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新事物,希望他们多费心帮助新承包人解决经营中随时出现的问题,耐心做好流转土地村民的思想反复工作,有关部门要为新承包人的经营保驾护航。也要监督新承包人对流转户所作出的承诺。说相关部门将深入下来和新承包人协商各个专业的服务内容。空置房屋和宅基地置换条件还不够成熟,李卓群放弃了这项工作。但是他向乡村干部交代,只要有一个村民组条件成熟了,马上告诉我。
侯正树这几天一直开着的他的越野车全程陪同李卓群。李卓群深入细致,注重实际,尊重村民,事事从村民角度出发,从发展大局把握,从长远观念思考,无不给他留下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对李卓群佩服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这几天他也没闲着,向外边打了好几十个电话,向他的朋友介绍李卓群,为李卓群拉投资。回程时,他已经拉来十一个投资人。李卓群热烈地邀请他们参加初六的恳谈会。
年内,李巨所根据各个乡镇报上来的参会人员名单和数字,一共发了八十二张请柬。可是,上午七点多一点,竟然来了一百多人,而且大部分是没有接到邀请的人士,后来人还在不断走进大门。电视台记者也早早到来。由于会议定于九点召开,他们将镜头对准进门的人。闻文拿着话筒忙于采访。原来准备将恳谈会会场设在县委大会议室里进行,那里足以容纳两百来人。看来到会议正式开始的九点整,大会议室肯定是容纳不下。李巨所向李卓群请示,将会议地址改在一中礼堂。李卓群看了看门口陆续走进的人,说不用,就在前面的草坪上召开。将会议室和各个科室座椅搬出,在草坪上摆成圆圈。放上三张桌子,给后来签订协议用的,不是给我们准备的。座椅不够派人到一中搬。
李巨所惊讶道:“这还没有先例。再说,这些人可都是贵客,慢待不得。我们还指望着他们呢。他们要是看我们这样,他们心里怎么想?还有几个人愿意签约?”
李卓群微笑道:“这个,你就放二十四个心。他们不会因此而打退堂鼓的。”
“这回你一定要听我的,不要把这么大这么好的事办砸了!”
李卓群笑笑说:“好,这样,我们下去征求他们意见怎么样?如果他们愿意在草坪上开会,就在那儿开,如果不愿意,就按你的办。如何?”
“哪有问客杀鸡的道理啊?就是他们不愿意,他们也不会说出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李卓群看到说服不了李巨所,笑着说;“这样,我们征求马县长他们意见如何?”
“那好吧,但是要我先说。你开了口,他们不好驳你。”
“行,你说。”
两人来到会议室。全体常委和各相关委部局和各乡镇一二把手全部集中在会议室里。会议室里桌椅不够分配,一半以上的人站着等待。李卓群进门,没有走上主席台,站在门口笑着和大家道:“各位新年好!今天把大家招来,有两个会议要召开。一个是招商恳谈会,一个是下午的乡镇一二把手和各委办局负责人的会议。原定于参加上午会议的相关人员到齐了没有?”
坐在前排的高潮站起来回答说:“都到齐了。”
“高局长,今天你是主角,一定要唱好这台大戏!其他相关单位要尽力配合。”室内响起应答声。李卓群问:“协议书准备了多少分?”
“一百份!”听了高潮的话,室内响起切切喳喳的议论。有人说,一下子能签这么多协议?有人说,那也不一定。有人道,那比这几年招商总和还要多,可能吗?有人怀疑道,今天来的人确实不少,我看大多数是来看热闹的,还有的是来看苗头的。李卓群笑笑,走到高潮身边小声对着高潮的耳朵边说,你让人赶快在复印一百份。高潮惊讶得失声,问有那么多吗?李卓群没有说话,向高潮传达一个坚定的手势。高潮犹疑地向身边一个年轻人交代了几句,年轻人也感到惊讶,但是还是拿了一份协议文本走出会议室。
李巨所向坐在主席台同向的常委们说出转移会场的事,并说出了两个会址。有的常务说一中礼堂合适,其他的常委们看着李卓群和马尚全、寒光和刘京东几个人。马尚全听了知道有原因,问李卓群道:“李书记有什么看法?”
李卓群笑笑不置可否。刘京东马上意识到了中间的奥妙,悄悄和马尚全耳语了几句。马尚全皱起眉头沉吟着,心里肯定了在楼前草坪上开会是李卓群提出来的,但是他心里想着的是让他李卓群这么干也好,招不到商不是正好证明了他的决策失误和瞎胡闹吗?想到这里,心里一乐,嘴上却向李巨所说,李书记是什么意见,按李书记的话去办不就是了。李巨所没有想到他是这样的没有主见,想提醒。刘京东帮着马尚全说同样的话。寒光更是将草坪上开会方式上升到理论高度,说在草坪上开会说明我们的开放和不拘泥,也体现了我们不注重表面的和官样文章。务实是最重要的。那些见过世面的朋友们一定会对我们办事方法赞同认可,说不定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寒光的一席话提醒了李巨所。李居所担心没有地方悬挂会标,现在要动土,那些人会说我们的心意不诚恳,认为我们办事效率低。李卓群微笑说不用悬挂会标。
“不挂会标?”似乎所有人都发出向他的惊讶。
李卓群说形式主义的东西要看地方和场合,现在就是要给前来参加会议的朋友们一个强烈信号:开放、务实、自由、平等,是我们追求的。不讲究繁文缛节,注重实效。他们是会接受的,他们也盼望着我们政府改变作风。这是一次是极好的机遇。听了李卓群说得有鼻子有眼睛,大家知道他的决心已定,不好再说什么了。李巨所回身去办理。马尚全和刘京东听李卓群的话反而在心里后悔,脸上微笑僵住。李卓群和干部们作了招待和开会时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交代,说同志们,今天大家都是主人,又都是服务员。但是,也不要搞得庸俗和低三下四。要拿出我们的诚意、善意来,让我们的朋友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为家乡出力是光荣的事是自豪的事是善事,还是有利可图的事!今后,我们的职能机构和政府就是一个服务机构是服务政府!室内响起掌声。
李卓群强调说,关于这一点,我想放到下午的干部会议上说。现在,我们下楼欢迎我们的客人和朋友。室内情绪猛然高涨,随着李卓群和常委们挨次走出会议室。在楼道里,大家看到各个房间里的干部都在搬着座椅出门。李卓群知道是送往会场,回自己办公室搬起自己的木椅,随着大家走向楼下,和一路上的干部们互祝新年好。李巨所正站在南草坪中间指挥机关干部们,将桌椅以自己为圆心向四外一圈圈摆放,形成一道道同心圆。东草坪满是赶来参加会议的商界人士。他们看着眼前的举动感觉很新鲜,大多数人猜想出来了,这就今天会场所在地。此举,在他们圈内引起纷纷议论,褒贬不一。
忽然,有人喊了一声:“李书记来了!”众人回头,果然看到李卓群本人提着一把木椅走在搬椅子队伍里。顿时响起热烈掌声。那些认识李卓群的人,忙走上前和李卓群问好、握手。李卓群将手里的椅子交给邹秘书,和他们一一握手道谢。那些不认识的人虽然迟了一步,也都笑着围拢过来。李卓群尽可能地和他们热烈地握手问好。人越聚越多,李卓群大声道:“各位朋友们,请大家到南草坪就坐。这个会原本预备在会议室里召开,现在来的人士众多,会议室太小,会让大家不自由,所以临时改在南草坪召开。大家有没有意见啊?”
众人纷纷道:“没有!”
李卓群拉着侯正树和他朋友的手一道走向南草坪就坐。李卓群安排侯正树和他的朋友坐在内圈,找自己的木椅。邹秘书将木椅放到圆心那三张一字摆开的办公桌后面。李卓群拿起木椅,紧挨着侯正树放下。邹秘书跑过来道:“李书记,你怎么能坐这里,您是主持人啊?”
李卓群笑道:“让高局长领着签约的工作人员坐那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邹秘书还要说什么,叫李卓群制止让快去请高局长他们坐。邹秘书只好不情愿地跑去执行。坐在侯正树身旁那个朋友小声和侯正树道:“你很有眼光,是个好官。不突出自己,选的会场也富于新意,有开拓思想,注重实效!”侯正树高兴地和他们谈论李卓群。李卓群将椅子放下后,并没有马上就坐,和身后不断赶来的参会者握手道好。后来干脆走出内圈和那些没轮到上握手说话的与会者一一握手道好。
电视台记者闻文早就指挥摄像镜头紧紧跟随着李卓群。闻文好几次走近李卓群伸出话筒要采访李卓群,都让赶来和李卓群握手的人群冲开,急得她直想哭。副摄像看到了,上前帮她开道,终于开出一道口子。闻文伸出话筒请李卓群讲话。李卓群笑呵呵说闻文小姐,你还是多多采访来开会的朋友吧,他们是主角是重点,是我县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我是老熟人了,就不用了。闻文不同意,说你是书记,是今天会议的召集者,又是主持人,你哪能没有态度呢?李卓群更正她的说法:今天的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不是我个人组织的。我也没有什么新鲜话题,要说,都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套,还是免了吧。闻文还是不依不饶,非要李卓群说话。在旁边看着的与会者都赞同闻文的说法,劝李卓群接受采访。李卓群让她采访马县长、寒书记和其他常委们,还有那些乡镇一二把手不都在和大家交谈吗?那是最好的新闻点。理由充分得不由得闻文不回头。常委们、乡镇领导们和大家确实谈得热火,回身说他们也要采……唉,李书记呢?围着的人看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李卓群早在闻文回头的刹那间向大家抱拳一拜,从人群里走出。众人理解李卓群为什么走开,又立刻刷新了对李卓群的看法,打心眼里佩服李卓群。闻文眼睛一转,就地采访大家对李卓群刚才表现的看法。
经过四下里一番游走,李卓群已经和绝大多数参会者见过面,说过话。李巨所和几个秘书招呼大家就坐。众人在秘书和搞服务的干部们引导下,基本就坐。李卓群看到高潮领着五六个干部站在圆心的桌子旁,走进去,将他们一一按坐在座位上,说了几句话来到侯正树给他护着的座椅上坐下。李巨所请寒光宣布开会。寒光走到圆心站在桌前高声宣布会议开始,代表冲南县委县政府对前来参会恳谈的人士表示感谢,对准备不周到表示歉意。接着请马尚全做主旨讲话。马尚全首先欢迎大家与会,感谢大家对家乡建设的支持。接下来宣讲招商的具体条件和实施步骤。谈了政府和各职能机构服务企业的具体措施,恳请大家留下来为家乡经济发展和造福乡里贡献才智和力量。马尚全的讲话内容比较具体,特别是讲到如何服务怎么服务企业赢得多次掌声。
马尚全讲话刚结束,李卓群走到圆心,拱手朝四面的与会者罗拜后,说:“各位,感谢和欢迎的话我就不说了。你们回乡办企业,或者是第一次创业我也不用强调。刚才马县长说得很明白很具体,用不着我重复。我要说的是请大家郑重考虑,认真酝酿。你们在外面闯荡了几年十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你们创业不容易啊,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啊,有的经过起起落落的折腾,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得来非易啊。你们流过无数的汗水,吃过无数的辛苦。你们中恐怕有不少人受过无数次白眼,甚至是侮辱和欺辱。心理上和肉体上似乎流过血啊,个中甘苦酸甜只有你们自己知道,刻骨铭心啊……”李卓群说着自己竟然嗓子哽咽了。
四外人群里响起一阵悲伤,有好几个竟然哭泣出声。哭泣声引起了连锁反应,呜咽之声响遍全场。没有人不为自己的创业艰辛伤感,不为自己那不堪回首的心酸而暗自垂泪。
李卓群提高声音道:“兄弟姐妹们,如今,你们都挺过来了,并且成功了!你们的代价花得值!你们是我们冲南县翘楚,是乡亲们心目的强人,是英雄!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为我们冲南县走出你们这样一批英雄而自豪而感动!”说着弯腰向四面鞠躬。掌声四起。埃掌声落下,李卓群继续道:“兄弟姐妹们,我请你们好好考虑,你们是否合适回来发展,或者回来创业。你们能够回来发展、创业我们当然竭诚欢迎,但是我们不能勉强你们。你们要是觉得你的工厂和公司不适合在家乡发展,那也是有理由的,不是你们不爱家乡,是家乡目前还不具备你们发展的条件。你们要是不爱家乡就不来赴会了。而且由于我们的工作不够深入,没能将请帖发到你们每一个人的手里,这是我们的错!向大家真诚地道歉!”
再次弯腰鞠躬。那些没有收到请帖的人喊道:“李书记,我们不怪你,不怪县里。”
李卓群抬双掌笑着向大家致谢道:“感谢大家的原谅!我们保证今后工作中一定努力减少失误。对于在不在家乡发展我就说到这里。下面,我要说第二件事。我们将要进行机构调整。这次是大规模的,从县里到乡镇都要定编定岗。就是说,我们县将有一千多干部面临从公务员的岗位上退出……”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满场惊讶和惊呼,议论声此起彼伏。连常委们都感到错愕不已。李卓群安心地让大家热烈反应,等惊讶和议论声小下来,微笑着说:“所以,我代表冲南县委县政府为我们的将要退出的干部找出路来了,也是我个人的拜托。呵呵,这恐怕过分了,你们要是不答应,我们不勉强大家!”
侯正树立刻站起大声道:“李书记,什么拜托不拜托的。我们来办企业正需要各方面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我正为这个事情在犯愁呢,要是到外地招募,这一是不摸底,二是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来,再有,就是来了是否留得住都是问题。你这一说,起码我是放心了,再无后顾之忧了。那些干部我十分清楚,因为我也是干部出身,在县里蹬了十几年机关。那里可是人才成堆,而且都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他们熟人熟事,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李书记,我侯正树表个态,我要三名管理人员和最少五名技术人员。工作待遇将比你们这些干现职的高。不知大家的意思怎么样?”
侯正树的朋友站起来拱拱手道:“我是云阳市人,我叫周培愚,是搞电缆生产出身的。是我的朋友侯正树邀请我来的,我听了县里对企业发展的措施,感到十分鼓舞。这么好的政策和服务到哪里找啊?听说这里马上要成为矿业集团总部了,还要扩大生产和建厂,这些都是今后发展的助力,又有人力资源的保障,所以我决定将我的第一个分厂设在冲南县。决定从退出的公务员里招聘不少于十五个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周培愚的话引起一阵掌声和响应之声。大家纷纷表态建厂和录用退下来的公务员。李卓群示意常委们起立。常委们都走到李卓群身边。李卓群大声道:“我们县委常委全体组成人员对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李卓群领头集体向与会者鞠躬致意。会场上顿时掌声如潮。
侯正树走到李卓群身边大声对着全体参会者道:“各位,有愿意留下来发展的朋友。我提一个建议,我们在和县里签署协议时请注上你们的工厂和公司接受多少名退出公务员和需要哪些专业的人。这样县里好安排。”众人齐声赞同。
李卓群向刘京东示意。刘京东大声道:“各位,如果愿意留下来发展的企业家,请你们来这里签署协议。完了,我们县里招待大家。”李卓群高声补充道:“请没有签署协议的朋友不要离开,我们一道吃个饭,交个朋友。”
签约开始了。李卓群开过恳谈会那三个乡镇的老板抢先来到圆心签约,大家见了也都涌到三张桌子旁。李卓群看到,急忙让李巨所派人搬桌子,添派人手,多开几个签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