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前程》(51) - 房建辉官场全集 - 房建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四十四章《前程》(51)

五十、派调查组省委南临长江路。长江路上车流人流和各种声音柔合成城市的声音。声音里传达出城市的繁华也营造出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往日一墙之隔的省委大院内是相对安静的所在,人们按部就班地规规矩矩,如今叫冲南来的那几个人一搅合,冲南、李卓群和“自大狂”、“腐化”立刻走进干部们的视野和话题中心。大院内,办公室里霎时间成了冲南和李卓群的自发研讨会。安静让位给浮躁。

省委秦书记手里拿着今天刚出版的省报,专心看第二版头条。头条黑体大字标题写着:“‘追逐太阳的人’出笼的调查纪实。”这篇纪实占了大半个版面,足有八千字。纪实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夹叙夹议方式引用李卓群谈话和闻文的评说,加以分析评说。第二部分引用相关采访对象的话导出李卓群是如何暗示写炮制这篇录音报道的。在其中隐晦地点出他和记者闻文暧昧关系。第三部分是结论。用貌似公正的笔法分析李卓群的行为。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作为省内最年轻的县委书记,李卓群确实敢作敢为,也干了一些让老百姓叫好的事。但是,这些不能作为宣扬自己的资本,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职责所在,是一个领导干部的本分。更不应该据此暗示和授意新闻部门来抬高自己标榜自己。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批评过的一些人:“有的同志做了一点事,喜欢自吹,生怕别人不知道……”李卓群同志是不是这种人,从他暗示的这篇录音报道中不难看出。

秦书记看完文章,沉思了几分钟。拿起电话拨号。

“我是秦先发……你们的记者杨正怀在报社吗……你马上让他来省委。”秦书记挂了电话,又拿起话筒分别给薛逢阳和焦主任打了电话,让他们下午来省里。放下话筒,问秘书今天又什么重要安排?秘书说上午去汽车厂视察,下午会见海外来省投资考察团。秦书记指示上午的事取消,改时间进行。下午的会见先让侯省长去,我晚上在见面洽谈。”秘书答应,转身去安排。秦书记叫道:“你去纪委,请欧阳书记过来。秘书刚出门,恰好遇上欧阳书记。欧阳书记问秦书记有没有时间。秘书说秦书记正要我请您,正在里面等着。欧阳书记进门,向秦书记问好。秦书记拿起报纸劈头就问你读过二版这篇通讯没有?欧阳书记笑着将手里两只卷宗递到秦书记办公桌上,说我刚刚读过,没来得及深入。

秦书记问你不觉得这篇通讯有问题吗?

“是有些过火,我也打听了一下,说是宣传部张部长亲自批示刊登的。”

“这个老张是怎么搞的,这么重要文章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这是事前指名道姓地给干部和事情定性。给李卓群定性问题不大,但是李卓群所做的是带有大局的实验,在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之前能这样草率下结论?”

“听说,这事侯省长打过招呼……”

“哦,这是什么?”秦书记拿起欧阳书记递到桌面上卷宗问。欧阳书记小心地说:“前两天冲南来的几个干部上访的谈话记录和从冲南邮寄过来的资料。”

秦书记沉默了一会道:“看来,李卓群可能真的有问题。你先挑选人手,等我的通知。我上午要问问这篇文章作者一些情况,这些材料等会在看。哦,你可以先去卢部长那里问问李卓群情况,下午等云阳的老薛来了在向他问问。让卢部长也过来一趟。”

“那好,我这就去办。”

欧阳书记刚离开,秘书领着杨正怀进来。秘书介绍过,秦书记离开办公桌示意杨正怀坐到沙发里,自己当先坐下。杨正怀随后坐下,显得有些忐忑不安。秦书记让高秘书给杨正怀泡了一杯茶。秘书泡好茶,放到杨正怀面前的茶几上退出办公室。秦书记亲切又很严肃地让杨正怀说写那篇文章采访经过。杨正怀将采访经过说了一遍。秦书记问你没有进入冲南县委宣传部,也没有进入县电视台?

杨正怀说:“因为我采访到了当事人了,就再也没有必要去这两个单位了。”

秦书记笑笑问:“你能保证你所见到的当事人就是他们本人吗?谁给你介绍引荐当事人的?”

杨正怀听了脸色煞白,但他没敢说他一直呆在刘京东的家里。他也曾怀疑过刘京东的做法,但是,对刘京东巨大信任感让他不能对刘京东怀疑。现在听秦书记发问,心里猛然惊觉,感到里面问题不简单,漏洞太多。但他不敢说出真相,坚持说,他打电话一个一个约来的。拿那些照片来转移话题,果然引起秦书记注意。见话题被成功转移,杨正怀发挥杜撰的职业能力,说照片在冲南都闹翻了天了,是李卓群和边梅、刘晓雅还有电视台那个写文章的记者闻文之间淫秽照。

“哦,老百姓怎么说?”

杨正怀大着大着胆子再次编故事。秦书记听完了,没有说话。此时,高秘书来报,说侯省长来了。杨正怀听了刚刚恢复了常态的脸色刷的全白了。秦书记没有留意,让杨正怀出去,请侯省长进来。杨正怀在门口遇到侯省长,企图低头躲过去。侯省长面有怒容让杨正怀进来给解释清楚。杨正怀此时不仅脸不是自己的了,连腿也像是从死人哪里剽窃来的。要不是高秘书搀了他一把,可能就此倒地不起。侯省长将报纸和杨正怀报送的原始稿件放到秦书记面前的茶几上,手指着,问杨正怀你怎么解释这两稿中的巨大差异?秦书记拿起原稿细心审阅。杨正怀在转身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心里怯懦去大半,忽然大惊失色道:“坏了,坏了。我一共写了两稿,可能是报错了稿子!我愿意接受组织处理!”

“报纸清样你审查过吗?”

“没有,我当时不在报社。”

“今天的报纸看了吗?”

“正在赶稿子,还没来得及看。”

“你暂且回去,过后再找你。”杨正怀如逢大赦,连忙鞠躬离开。

侯省长对正在审阅的秦书记说也是我粗心,当时看这稿子认为对我们的干部有警示作用,就给宣传部老张打了电话。早知道是这样,我怎么能打那个电话?秦书记没有理睬侯省长的解释,专心看稿子。侯省长说:“听说李卓群也搞得不像话,那些绯闻和他的那些做法哪里还像一个县委书记所为,简直就是一部反面教材嘛!”

秦书记从稿子里抬起头,问:“就这两稿来看,是经过精心构筑而炮制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他杨正怀有这个胆子?他的动机又是什么呢?”秦书记放下稿子,微笑道:“就是这样的稿子也不能发!”

“您是说,李卓群没有问题?”

“李卓群这个干部我多少耳闻一点,对他在冲南搞干部分流,老薛和我说过,我也是同意了的。大方向是对的,至于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搞清楚,怎么能发这样的文章?至于他的那些绯闻,要经过调查落实。我现在不对这些事情表态,等问题弄清楚了再说。你看怎样?”

“那好吧。我看李卓群那些事十有八九是有些影子,一点影子没有的事怎么能弄出这么大动静?还有据欧阳说,前天和昨天都有干部上访,反映李卓群的问题。”

“我这里有欧阳送来的关于反映李卓群的材料,我们一道看看,一会卢部长要来,我们一道听听对李卓群任职经过的介绍。”侯省长同意。

秦书记打开一只卷宗,里面分门别类装着反映李卓群在冲南各方面的所谓恶劣做法和表现的材料。侯省长打开的卷宗里是李卓群和多个女人裸和求欢的淫秽照片。还有一只光盘。侯省长一张张看过照片,将他们送到秦书记面前的茶几上,将光盘放进办公室一边电视机旁的vcd播放机里。打开电视机,摁下播放键。电视机里立刻出现闻文制作的《追逐太阳的人》。秦书记停止了阅读,和侯省长专心看电视。

卢部长推门进入,秦书记示意他先看电视。三人静静地看完那篇配乐报告文学。侯省长走过去关了电视和vcd,走回坐下,静静地瞧着秦书记。

秦书记看着卢部长问:“老卢,你怎么看这个?”

卢部长整理一下笑容,坦然地却是巧妙地回避这个直接话题,说他李卓群认识是从去年对干部考察和民主评议的报表里开始的。那次,报表里李卓群被推评议为计委……哦,你看我还是改不了口,应该叫发改委。评议为最优,焦主任推荐他为发改委副主任人选。后经过干部处再次考察确认了这个推荐和评议。我当时向主管的鲁书记汇报列入提拔副厅级人选,鲁书记确认这个拟定的任用。后来常委会通过了这批干部任命。拟在新年开始宣布。第二天,薛逢阳来省里和鲁书记点名要李卓群去冲南,鲁书记说要经过常委会讨论。

秦书记说:“这个我知道,老鲁和我说过,我当时同意了。后来在常委会上重新调整了对他任命。老侯,你还记得吗?”

“记得,我当时还有点不理解。怎么让他兼任市委副书记他不愿意,是不是有点矫情了。”

卢部长继续道:“我和李卓群正式会面是那次薛逢阳在场时的谈话。此后,李卓群再也没有来过我那里。后面的事都是薛逢阳亲手操办的。通过那次谈话,我发现李卓群并不是官瘾十足的人。虽然年轻,处变不惊,应对得体。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此人有一股干事业的特质。我当时就明白了薛逢阳为什么点名要他。后来,发改委老焦和我还打了几次饥荒。问我为什么将他干将调走。”

秦书记微笑道;“这么说,你对李卓群的评价是正面的?”

侯省长道:“仅凭那次会面?”指着茶几上的材料和照片,又问:“这些东西你还没看过吧?”

卢部长笑道:“看过。”

“看过?我也是刚刚看到的,触目惊心啊!”侯省长道。

卢部长说:“他们也没有忘记组织部。前天上午,我的秘书送来这些东西。我当时就看过,感受和侯省长完全一样:触目惊心。但是我却不敢完全相信,那么年轻有为的年轻干部真的就这样自毁前途了?就这篇配乐文章来看,李卓群的谈话那是有水平的,也是合适的。如果能够证明作者在文章里所提的事实是真实的,我想,这篇配乐文章应该是正面的。”

“我不否认李卓群在冲南干了一些事,但是,他授意或者叫暗示这么干,那就是有企图了。这些材料里反映的其它问题,你卢部长怎么看?”侯省长有些咄咄逼人。

秦书记笑着说:“我看这样,在事情真相没有完全搞清楚之前,我们不忙于下结论。老卢,你从部里抽两个人会同纪委欧阳书记的人共同组成一个调查组去冲南。”

侯省长道:“我赞成!但是,要想调查出真实情况,还要打消冲南干部群众心理对李卓群的畏惧心理才行。”

“你的意思我知道,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哎,老侯,杨正怀那篇文章是直接送给你的?”侯省长没有料到秦书记有此一问,但他又不愿将刘景仁牵扯进来。微笑道:“哦,是我的秘书转交的。我回去问问秘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哦,这就不必了。我也就是这么一问。”

“秦书记,你对这些材料和照片似乎不大相信?”

秦书记道:“据我的经验,一个负责的新干部到任至少有一年的时间要搞出点政绩来,尤其是年轻干部把政绩视作生命。不可能一到任,屁股还没有做热就这样胡作非为。他才下去多长时间?”

卢部长答道:“五个月零五天。从这些材料送达时算起,还减少三天。他们收集材料,归类,怎么着也需要一段时间。这么算下来,所反映的事是在四个月以内发生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