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上册》(19) - 晚唐风云 - 林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晚唐风云 >

第十九章《上册》(19)

十九十二官街烟烘烔,百万人家无一户林言乘杨复光忠武军和李克用沙陀兵在灞水与大齐军对峙之机,带领禁军人马,乘夜色护卫着黄巢及妃嫔退出长安。

接着,季达、霍存连夜带兵撤出长安,张归霸三兄弟率领守卫东渭桥的人马也随之退走。最后,尚让率部于夜半之时悄然向南退兵,跟随林言禁军人马之后,经蓝田关进入商洛山区。

天亮时分,杨复光发现灞水对岸塔楼上已无哨兵,再仔细察看大齐军大营,竟见不到一个人影,失声叫道:“贼军夜间偷偷跑了!”

李克用当即命康君立和薛铁山率领一万人马为前锋,乘木筏渡过灞水,经通化门进入西京城。紧接着,李克用亲率沙陀大军从光泰门入城,屯驻禁苑和皇宫大内。

沙陀兵烧杀抢掠成习,如今奉旨讨贼,击退黄巢,收复京师,自认功高无比,老子天下第一。于是,沙陀兵疯狂抢掠起来。凡是大齐军没有带走的东西,都成了沙陀兵的猎物。皇宫之内的金银物件,乃至衣物被褥帷帐,一股脑儿被沙陀兵抢去。最后,沙陀兵在大明宫燃起大火,接连数日火光冲天,富丽堂皇的宫殿群被烧成一片废墟。

将“三大内”皇宫抢光烧光之后,沙陀兵又窜进京城大街小巷,掠夺财物,抢劫妇女,到处放火取乐。无论商号店铺还是歌楼酒肆、王公府邸,皆付之一炬。

夏绥军、鄜延军、泾原军以及朔方军、凤翔军等方镇牙兵,听说黄巢大军退走,便争先恐后冲进城内,同沙陀兵一样,到处抢劫财物、奸淫妇女。他们见沙陀兵焚烧房屋取乐,也依样画葫芦,做起放火游戏。无分官署民宅,抢劫一空之后,再放上一把火,对着大火唱歌跳舞,如同游牧民族的篝火晚会一般,狂欢通宵。

长安城和城内百姓,陷入灭顶之灾。皇宫、官署、民宅、商肆,“十二官街烟烘烔”,被焚烧殆尽。自此以后,千年帝都一蹶不振,“长安王气黯然收”,再也不宜作为京都,走上了漫长的衰落之路。

诗人韦庄因“反诗案”陷入牢笼,被皮日休搭救出来后,又亲身经历了方镇牙兵和沙陀兵焚掠长安的灾难,九死一生逃出西京,来到洛阳。他亲眼目睹了唐军的种种暴行,满怀悲愤写下一首叙事长诗《秦妇吟》。此诗真实地记叙了帝王将相豪门权贵仓皇出逃和被屠戮殆尽的惨象,揭露唐军比黄巢军更野蛮地大肆烧杀抢掠的真情实况,触犯了朝廷忌讳。故此,韦庄诗集《浣花集》和《全唐诗》皆未收录此诗,竟致使其失传千年之久。清朝末年,外国人在敦煌千佛洞疯狂盗取文物时,发现了此诗手抄残本,将其盗运国外。直到公元1924年,国学大师王国维依据法国巴黎图书馆收藏的唐代张龟写本、英国伦敦博物馆收藏的五代后梁安友盛写本,加以校对订正,才恢复了《秦妇吟》一诗全貌,这一千古不朽的长篇史诗,方得以重现于国人面前。

由于唐军各路人马竞相在京城烧杀抢掠,没有哪个愿到深山幽谷去追击黄巢,大齐军得以安然越过蓝田关,在商洛山整顿兵马。困守华州的黄邺、盖洪,得到黄巢率领大齐军退经蓝田进入商洛的消息,在夜间突围而出,直奔蓝田追赶黄巢去了。

远在西川的田令孜,接到良田陂和零口大捷的奏报,以为唐军收复京城为期不远,便以僖宗名义颁诏,罢去王铎诸道行营都都统之职,改任其为检校司徒、义成军节度使,命其即刻赴任滑州。田令孜不愿让“南衙”百官之首王铎获取收复京城的大功,如让“北司”宦官杨复光指挥兵马攻占长安,收复关中,自己这个“北司”最高首脑便有了匡复社稷之功,于是擢升杨复光为天下兵马都监,成为总监军。

收复长安的捷报送达成都,田令孜率领群臣入朝向僖宗拜贺。他唆使心腹宦官和朝臣,奏陈田令孜匡扶社稷的功绩,僖宗当即加封田令孜为神策十军兼十二卫观军容使。而后,晋封收复京城功臣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河东节度使;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为弘农郡公、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王重荣为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琅邪郡王;朱全忠(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其余出兵勤王的方镇节度使及主要将领七十多人,一一加官晋爵。

黄巢大齐军屯扎商州山中,检点各部人马,尚有十二万三千余众。

商州上洛郡,有民户八千,人口五万。此地虽是穷乡僻壤,人烟稀少,然而较此时的关中州县,景况要好些。这里山高林密,野兽出没,虽然同是灾荒之年,百姓总还可以进山打猎捕鱼,采集野果。漫山遍野的野菜、树叶,皆能充饥。百姓在山中开垦零星荒地,种植粮食蔬菜,尚可糊口度日。

大齐军将士在深山幽谷中采集山果野菜,总算能够填饱肚子,体力和士气慢慢得以恢复。

黄巢和尚让、孟楷、黄邺、林言等连日商讨军情,谋划方略。大齐军刚刚经历饥馑和败衄,需要休养生息,眼下不宜攻打商州城,以免引来唐军围追堵截。

大齐军多是曹州、濮州人,将士们南北征战多年,思乡心切,纷纷请求打回老家去。黄巢也觉得回到家乡曹、濮一带,可扩充人马,东山再起。于是,黄巢带领人马,绕开商州城,向邓州南阳郡内乡县开进。黄巢的打算是,大齐军经内乡东下,攻占蔡州、陈州,再经汴州回到曹州、濮州。

大齐军在内乡县休整十日,补充粮草,购买马匹,修缮甲兵。

接着,孟楷、季达带领一万人马作先锋,黄巢率大队人马随后跟进,奔袭东方三百里处蔡州城。

孟楷率领先锋军抵达蔡州城下,黄巢大军接踵而至,将蔡州城四面包围。

蔡州刺史秦宗权,刚刚被朝廷晋封为检校司空、奉国军节度使。他召来部将胞弟秦宗言、秦宗衡和族弟秦诰、秦贤等人,商议应敌之策。

秦宗权说:“黄巢十万大军围城,咱只有一万多人马,兵力悬殊,须小心应付,不可贸然出战。”

秦宗言不以为然,慨然说道:“黄巢新败,士气低落,千里奔逃,粮饷不济,已成疲惫之师。我等应趁其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小弟我愿带三千兵马,杀出北门,生擒贼军大将孟楷,给黄巢一个下马威。”

秦宗衡、秦诰、秦贤纷纷赞成,说是我陈蔡兵骁勇善战,天下无敌,岂能惧怕黄巢贼寇?

秦宗权早有割据一方称霸中原之志,遂命秦宗言带兵出城,试探一下大齐军战力究竟如何。

秦宗言大开城门,放下吊桥,率领三千蔡州兵呐喊着冲向孟楷军营。秦宗权命秦贤带领一千兵马随后接应,以防万一。

秦宗权登上北门城楼观战。

孟楷和张言带领大齐军摆开阵势,迎战秦宗言。

秦宗言手提一柄长戟,出阵叫骂挑战:“草寇小儿,哪个敢与我战上三百回合?”

大齐军阵中,一员大将背插双锏,催马来到阵前,向秦宗言拱手道:“在下季达,敢问将军大名?”

秦宗言不屑道:“奉国军都将秦宗言。”说罢,舞动长戟便向季达杀来。

季达不慌不忙,抽出双锏,轻轻一格,将秦宗言长戟拨在一旁。

秦宗言不由大怒,用长戟连连刺向季达。季达只是轻轻地左挡右遮,护住身体,并不还击。秦宗言以为季达胆怯,迅猛进击,长戟雨点般刺向季达前胸肚腹。季达用双锏交叉向上一挡,震得秦宗言双臂发麻,手中长戟早已飞向空中。秦宗言正不知所措,却见季达用单锏接住落下的长戟,让长戟绕着锏旋转几圈,轻轻一送,长戟不偏不倚,落在秦宗言胸前。

秦宗言接过长戟,霎时羞得满面通红。

季达笑道:“在下冒犯将军了。请转告秦使君,我大齐军愿与秦使君讲和。将军请回吧!”

此刻,秦宗言已知不是季达对手,既然对方给足了面子,只好趁坡下驴,打马回城而去。

秦宗权听了秦宗言禀报,与几个弟兄商议和战之策。

秦宗衡愤愤说道:“黄巢想让我等臣服于他,不费刀兵占我蔡州,兄弟们便须听他摆布,却什么好处也得不到。不中!兄弟们打下江山是咱秦家的,凭什么要听别人使唤,替他人卖命?”

秦贤连连点头说,我们弟兄抱成团,有粮有兵,就可打遍天下,岂能在别人手下忍气吞声混日子?

秦宗权原本就不是甘居人下之人,此刻连连说道:“好,兄弟们志气可嘉。咱们死守蔡州,关闭城门,拒不出战,黄巢纵有十万大军,其奈我何?不消十天半月,黄巢粮草匮乏,必然退兵。”

于是,秦宗权分派秦宗言、秦诰、秦宗衡、秦贤四位兄弟,分别把守四门,固守城池。

黄巢见秦宗权不肯归顺,传令各部四面攻城,三日内必克蔡州。

孟楷、季达指挥人马,摆开抛石机和大弩机,开始攻城。

大齐军大弩机发射火焰箭和火药包,蔡州四座城门和城楼先后燃起熊熊大火,蔡州兵被射杀烧死甚多,城墙上一片惨叫之声。

接着,多路大齐军将士推着云梯盾牌车,越过城壕,抵近城墙,争先奋勇爬城。

蔡州兵从来没见过这般器械和战法,一个个吓破了胆,纷纷后退。

秦宗权率领三百亲兵登上城头,用滚木阻挡大齐军登城。双方激战至午后,蔡州兵伤亡大半,仅仅剩下三千兵马,已是筋疲力尽,无力再战。

秦宗权明白,若是再打下去,蔡州城必破,自己只能做黄巢的刀下鬼。他思来想去,觉得只剩下投诚一条路。

于是,秦宗权登上城头,向大齐军喊话:“在下蔡州刺史、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请大齐国季达将军答话。”

季达单人独骑,来到护城河外,向城头拱手道:“在下季达,敢问秦使君有何指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